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或者到沿海發達地區務工,慢慢地開始有人把孩子也帶到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流動兒童的教育、生活與發展的現狀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然而,到目前為止,能夠將孩子帶到城市的進城務工人員畢竟還只是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進城務工人員還沒有能力將孩子帶到城市。或者,因為城市沒有給他們提供合適的教育、生活環境而將孩子留在了農村,形成了父母和孩子分開的情況,即“留守兒童”。據全國婦聯最新調查顯示,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全國兒童總數的21.88%。
據一項調查得知,農村家庭愿意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在國家單獨二胎的政策支持下,由于農村沒有任何社會福利和保障的生存、生活現狀以及傳統文化中的“養兒防老”、“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使農村年輕家庭普遍渴望生二胎。
那么,如果生了二胎,仍然沒有能力把孩子帶到身邊,是不是留守兒童人數將繼續增加?
還有的務工夫妻生了二胎,把小的帶到身邊,而大孩仍然留到村里。這樣,是不是對留守的孩子更加不公,對于他們的成長和心理是不是會有更大的影響?
留守兒童其實是和流動兒童一樣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所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他們在個體成長與發展過程中具有某種同質性,因而,他們同樣應該引起我們社會有關部門的關注。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國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過程中,農村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還將繼續,而伴隨這種流動的背后卻是留守兒童賴以生存和成長的家庭的劇烈變動和變化。那么,處于這種變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學習條件,以及發展狀況如何呢?他們與父母都在家的孩子在身心發展以及學業成就方面有沒有什么差別呢?單獨開放二胎是否真的會面臨留守兒童的增加呢?
“單獨二胎”政策將給農村帶來哪些“變”和“不變”,將給農民生活帶來哪些壓力,本刊將為您進行深度解讀。
——編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