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偉
(江蘇賽力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22500)
淺析在設計中解決建筑結構問題的幾點措施
王坤偉
(江蘇賽力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22500)
就建筑來說,其結構設計和其實用性、美觀性、方便性以及安全性和成本控制等息息相關。所以,要想實現較好的建筑工程,離不開較好的結構設計。而就結構設計來講,出圖質量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而,為了更好控制在設計中伴隨的弊端,應該認真分析進行設計建筑結構時伴隨的各類問題并且探究相應解決方法,鑒于此,引出本文。
設計 建筑結構 問題 措施
1.1 高層建筑基礎選型方面
就高層建筑來說,在選用基礎形式的時候,應該采用具有較好整體性和較好滿足建筑物變形要求并且具有較好地基承載力的形式,如果沉降不均勻,還能進行相應的調節,進而實現實用又安全并且又符合經濟的目標。一般來說,如果建筑物有著較多的樓層并且有著較大的地下室柱距,同時其還伴隨較大的基地反力時,就可以選用平板式的筏形基礎。但是如果采用的筏形基礎為梁板式的,因為有著較大的基礎梁截面,在埋置的時候,就會有著相對較深的基礎深度,加之可能伴隨的水位將更是挑戰。同時,這種模式的混凝土進行澆筑時選擇的是分層式,梁支模相對復雜,所以可能使得工期延長,和平板式相比來說,其有著相對較低的綜合經濟效益。
1.2 設計地下室外墻伴隨的各類問題
要想確定建筑地下室外墻多厚,混凝土具有什么等級的強度以及防水的標準,應該結合建筑場地實際、建筑物位置的地下水位情況以及上部結構的承載極限等等進行綜合分析后再及時確定。就地下室外墻來講,如果是高層建筑,其厚度應該大于或者等于250毫米。同時,外墻需要選擇等級相對低的混凝土輕度,如果太高,就有有著相對較大的水泥用量,也容易伴隨裂縫。但低也有個限度,不能比C30還低。就地下室來講,如果有著一定的防水需要,確定其抗滲等級時,應該參考(最大水頭:墻厚度)值,但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能比0.6MPa還低。而就外墻配筋來講,控制的力量是一個和墻面垂直的水平荷載。這個荷載囊括了多個方面的壓力。一般來說,就地下室外墻來講,其和墻面垂直,一般在地基側面壓力下,大都會控制好整體側移,就土壓力來說,其和靜止土壓力十分類似,計算的時候,一般選擇的系數K為0.5。
1.3 連梁超筋伴隨的問題
就剪力墻來講,在其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連梁超筋十分常見。在連梁的聯接下,某段的剪力墻每個墻肢就能連成一次,于是連肢墻也就出現了,這樣的墻有著很好的抗側剛度,這主要是連梁的約束彎矩在發揮著作用。就連梁超筋來講,其指的是計算的剪力不符合相應標準。一般容易超筋的位置,大都發生在剪力墻結構里呈豎向并且是總高度三分之一出處的樓層。而在平面當中,如果具有較長的墻段,中間部分也容易發生這樣情況,同時,平面長度有著不均的大小,就大墻肢來講,也難免這種情況。
1.4 回彈伴隨的再壓縮問題
開發基坑的時候,就其摩擦角來講,在其范圍內,其坑邊的基地土被約束起來,就不會伴隨反彈,但坑中心卻伴隨一定的反彈,大多都是回彈,而一般都是人工處理。如果有著較小的基礎,就坑底來講,就將面對較大的約束,而若基礎是獨立的話,基本不伴隨回彈。在進行沉降的計算時,計算的依據就是基底附加應力。如果有著很大的基坑,就會像箱基,受到的約束相對較小。這時候,在進行沉降的計算時,計算的依據就是基底壓力。而坑邊土約束的地方就是一個安全的儲備,如此也是造成計算和實際相比偏大的重要因素。
2.1 和其他專業配合好,作出應有的溝通
當拿到提資圖的時候,需要做好相應的分析,還不能盲目下手,同時要和設計工作者盡心溝通,使得自身對工程選型以及功能有個大致的了解,要將建筑圖的目標理解清楚。可以和多專業的多多進行溝通,將每個專業中伴隨的問題進行明確并將方案確定出來,這樣也就形成了融合多專業的條件圖,如此,出圖后就將避免很多因為方案調整而屢屢修改的問題,也相應節省了時間。
2.2 將資料進行充分的收集
就建設工程來講,如果其計算參數選擇不對,也將會伴隨諸多問題,因而,在設計的時候,要基于相關標準進行合理參數的選擇。另外,不同的材料也將有著不同的荷載功能。所以,在進行設計之前,要重視對所需資料的充分收集,同時結合地域實際和工程實際以及相關標準將計算參數準確選擇,如此才能更為準確的進行設計計算,也控制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費,直接將返工控制在零狀態。
2.3 在進行建模之前需要做好相應的簡化處理
就建模來講,要做好在進行計算之前的相應處理。比如,要準確計算荷載,但是不能對其進行估計,在輸入懸挑/轉換層構件的時候,需要結合相關要求,同時還要考慮荷載可能伴隨是不良影響應該如何處理等等,如果是那些較難處理的復雜處,可以先采用力學的原理將其進行簡化處理,將計算的工作量及時減少。
2.4 要將計算參數的含義充分明確
在結構建模時,需要就其設計軟件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對各個參數的內涵充分明確,不能自行對參數進行修改,如果要修改,必須有有力的依據。每個參數都有自身適應范圍,一定要充分了解,可能其在磚混結構中是十分準確的,但卻不能適用于框架結構中,也可能其在多層結構中是十分準確的,但卻不能適用于高層結構中。而采用軟件進行計算的時候一定要基于這些基礎。另外,如果不能很明白結構概念,就設計工作者來說,也可能因為盲目信任軟件計算而伴隨各類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采用手算的方式做好復核,不能輕信軟件。
2.5 結合結構設計概念,將結構進行充分的優化
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要將優化設計充分考慮進來,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對于結構設計來說,需要考慮到多個方方面面,從結構的選型方面,到結構的布置等方面,將最為經濟和合理的結構設計計劃設計出來。而就高層建筑來講,應該仔細分析其和低層建筑之間的不同點,從而更好的設計出符合于高層建筑的設計計劃。
總之,對結構設計來講,其是一個系統的整體,因而需要理論扎實、思維創新并且工作認真。因而就設計工作者來說,需要基于每個基本構件做好相應的計算,并且充分了解相關規范和規程的內涵,和其他專業充分配合起來做好相關設計。另外,還需要及時總結在設計過程中伴隨的各類問題,從而為今后相關探究提供查找的依據。
[1]文俊,楊夢需.建筑工程框架結構設計中若干主要問題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
[2]郭軍權.基于安全度的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2(02).
TU7
B
1007-6344(2015)11-0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