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華
(荊州市五維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湖北 荊州 434100)
對公路路基設計高度的研究
黃小華
(荊州市五維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湖北 荊州 434100)
隨著社會的發展,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公路是基礎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和資金支持,土地資源一旦進行利用就無法再生,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進行控制和解決,保證公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主要對公路路基設計高度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為我國的公路設計提供有益建議。
公路 路基設計 高度
前言:在進行公路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這些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長久之后在社會的發展下勢必會引發更多的矛盾。高填路基公路在我國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路基形式,這種路基不僅占地多,同時施工也存在著較大的困難,甚至路基本身也存在很多質量問題,因此需要對此進行相應的分析和研究,以提升公路路基設計的合理性。下面將對公路路基設計高度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一)觀念的先進性原則
先進性原則是一種思想上比較積極向前的想法,然而在設計中一定要適當,在保證其合理和諧的情況來進行設計[1]。我國長久以來一直采取高填路基設計方法,設計部門和施工部門對這樣的技術也比較熟悉。但相對于低填路基來說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其思想觀念還是較為傳統,缺乏先進性,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加強指導。此外,低填路基的設計和建設應與當地的建設規劃相適應,二者結合來進行施工,提高設計的科學性。
(二)以人為本的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同時也是人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落腳點。低路基公路能有效的減少并合并適當的道路,雖然在這個環節中可能會會周邊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仍然有著諸多的優點。因此,可以在進行公路建設的過程中盡量的根據居民生活要求和生產習慣等來進行建設,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同時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避免由于設計問題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三)全方位考慮原則
路基的設計中應綜合性的來分析各種情況,并與區域周邊的環境和運輸方式之間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做到相互之間的協調。同時要將高速公路與普通公路之間進行連接,保證車輛在行駛中能進行道路的轉換[2]。此外,應全面對當地的環境、地形、氣候和水文特點等進行分析,了解當地不同的文化習俗和傳統習慣等。總之應全面的平衡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將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
(四)融入自然原則
自然是人類生活和發展的根本,無論進行什么樣的建設活動都應遵循自然原則,保障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低路基的建設能有效減少大挖大填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也能減少在資源和資金等方面的消耗情況。在自然環境保護的前提下來對其進行科學的改造將有利于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平原地區人口密集
當前我國公路路基設計中所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平原地區的人口密集問題。我國平原地區路網比較發達,人口眾多,而高速公路的要求則是全封閉立交。因此,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要想解決交通的問題就需要設置一部分能保證行人和車輛正常通行的道路。此外,由于平原地區的經濟較為發達,人口密集,因此會將通道的密度設置的比較高[3]。
(二)通道排水限制
通道處要求一定要有相應的凈空,下挖通道的排水問題給道路路基高度設計提出了要求,并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條件,因此,通道道路不能低于地面,從而要求提高公路的路基高度,用以保證通道的凈空滿足要求。
(三)水利設施限制
我國很大一部分農田耕地水利建設都不到位,很多的小面積耕地散布在公路兩旁,而這樣的耕地需要公路設置一定路段的橋涵,這就給公路造成了限制,要求路基一定要有著較高的高度。
在進行公路路基的設計過程中,高填路基對保障路基工作能夠始終處于干燥的狀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可以減少路基的凍脹問題出現,這對公路建設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高填路基也有利于設置下穿通道,但高填路基的設置會將原有耕地分隔,這對原本的耕地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方式,同時也對自然循環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此外,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會占用到大量的土地資源,因此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或耕地的面積減少,同時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而低填路基的設計中能夠有效的減少占地面積,施工更加的簡潔,同時也更加容易控制工程的質量。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所產生的病害較少,能有效地減少投資,車輛的行駛過程中也更加的安全、舒適[4]。但在低填路基的設計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由于路基高度降低會導致出現排水不暢的問題,給路基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同時也容易造成路面不平整問題出現。其次,低填路基容易出現駝峰豎曲線問題,這種問題的出現將嚴重影響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比較容易引發交通安全事故。再次,由于路基較低在進行施工中既要保證施工要求,同時也要根據規范來進行壓實,必要情況下需要進行加固處理,以此來提升公路的整體強度。此外,路基填土高度較低的情況下路基會降低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比較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
(一)軟土路基路段的特點
軟土路基定義是指強度低,壓縮量較高的軟弱土層路基,其主要特點有含水量高、孔隙大和觸變性高。在進行軟土路基的設計中存在著比較復雜的一面,主要是穩定性和沉降性的計算。因此,需要在明確地質資料的前提下來進行全面性的分析,最終明確軟基的處理方式。
(二)軟土路基路段高度設計
首先在設計中應注意到軟基沉降對路基高度設計所產生的影響。對軟土路基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當進行軟土地基的沉降計算,明確軟基的沉降量,并將路基高度設計充分的進行考慮。要保證實際路基的高度與路基設計高度加上預壓沉降量相等。設計人員應明確軟基下沉會給路基高度和寬度造成的影響,并明確對車輛行駛造成的不良影響。一般來說軟土層厚度不超過6米的路段,等級較低的公路路基可以不用進行處理,但要注意路基填土的高度也不能超過3米。只有保證路基的高度合適才能真正的為車輛提供穩定的交通環境,并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
結語:公路路基高度不僅影響著公路項目本身的造價和施工難易程度,同時對生態環境保護和耕地保護也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的公路路基設計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只要不斷的加以改進并重視起路基設計高度的問題,就一定能起到較好的效果,保證工程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劉剛.基于環保理念公路路基設計方法[J].黑龍江科學,2014,05(07):60—65.
[2]唐茂榮.平原地區公路路基高度設計淺見[J].四川林勘設計,2012,08(04):41—43.
[3]王勇,韓寶亮.西藏公路路基設計的選擇與研究[J].西藏科技,2011,03(12):63—65.
[4]周揚,王華治,王燕.山區地段公路路基高度設計小議[J].消費導刊,2014,07(05):82—88.
TU7
B
1007-6344(2015)11-0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