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男
(濰坊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41)
我國綠色建筑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李亞男
(濰坊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41)
綠色建筑是我國建筑工程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本文中,筆者簡單介紹了綠色建筑的概念、特征及意義,以及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
綠色建筑 現狀 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保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有專家提出,建筑工程施工及設計不當是造成資源浪費和城市污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須從建筑的設計、施工和使用本身,對建筑工程的現狀進行改善,以減少因建筑的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綠色建筑的提出,是環保觀念在建筑行業中的體現,也是我國建筑業未來的發展方向[1]。
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而是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等。綠色建筑是在建筑從規劃到拆除的整個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使用空間[2-3]。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綠色建筑在“建筑設計—施工—使用—拆除”的整個過程中,追求最少的資源使用、最少的環境污染和最舒適的居住辦公環境。
綠色建筑是我國建筑工程的主要發展方向。相比傳統的建筑的主要特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能耗低
綠色建筑本身較傳統建筑,能源消耗大大低。
2)設計因地制宜
綠色建筑是尊重當地的人文自然、風向氣候,就地取材。從這個意義上說,綠色建筑本身而言沒有明確的建筑形式,其設計具有因地制宜、因時而變的靈活性。
3)格局開放
綠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綠地、陽光、空氣、水源等,注重內外部的有效聯通,其布局較開放。
4)施工注重環保
環境保護是綠色建筑建設的整體指導思想。綠色建筑特別注重環保在工程中的具體實施。施工過程中,對于噪音、揚塵、惡臭等環境因素都進行重點控制。
聚焦環境描寫 在教學這一部分時,薛老師先讓學生找出文章中明顯的兩處環境,再通過朗讀、替換等方法讓學生感知環境描寫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公路”、“餐館”的環境描寫的教學,學生明白了環境描寫是為了襯托人物的心境、處境,薛老師趁熱打鐵,引導學以致用,當堂練習寫作——通過想象“里屋”的環境,續寫文章的結尾。
綠色建筑的研究與發展具有多方面的意義。首先是綠色建筑能夠構建資源節約型設計與施工方案,節約工程成本。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綠色建筑理念能有效減少電能、汽油、混凝土和水資源等多種能源的使用,對于建筑整體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綠色建筑能夠減少建筑碳排放量,符合國家低碳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綠色建筑對于施工工藝、施工機械等都達到了低碳標準,節約能源,禁止浪費,構建低碳環保施工現場。另外,發展綠色建筑還能夠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綠色建筑節能減排、提升城市形象。還能有效減小施工噪音,使市民在更為舒適的環境下生活與工作[3-4]。
我國的綠色建筑發展時間較晚,無論是理念還是技術實踐與國際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現有的綠色建筑項目主要作為試點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以及大城市,就目前來講,綠色建筑在國內的發展仍存在以下問題。
3.1 市場體制和管理體制不完善
市場經濟在我國已初具規模,政府關于綠色建筑的推行工作,更多地采用強制性手段,嚴重限制了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另外,綠色建筑具備公共產品的性質,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需要國家激勵性的經濟政策進行指引。而目前我國相關的綠色建筑法律法規配套的激勵性制度還不完善,以致綠色建筑的推廣工作舉步維艱。
3.2 評估體系不健全
3.3 綠色建筑技術落后
綠色建筑技術涉及多個方面,如太陽能風能﹑﹑中水地源熱泵。只有將眾
﹑多的綠色技術有效地結合,才能發揮綠色建筑的真正效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我國目前的綠色建筑技術落后,因此,政府應該加大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發推廣工作,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綠色技術。
從國際和國內發展情況看,綠色建筑成為當今建筑節能降耗的主要模式,其發展趨勢如下:
4.1 可持續性的建筑材料將受重用
建筑在建造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如果我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可降解、可回收,將會大大地減輕環境壓力,節約大量的資源。因此,今年的綠色建筑設計將會更注重對于可持續建筑材料的使用。綠色建筑材料將會更多地考慮替代自然資源耗竭型材料,減少對于自然資源的消耗。例如,鋼梁是由回收的金屬制造而成,除了可以替代木梁,減少砍伐樹木,還可以應對不同的氣候環境,提供更強的抗力[5]。
4.2 空氣對流設計方式將被提倡
在一些項目中,只要對建筑的設計方案稍作調整,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天然光,實現空氣對流,節省能源,使居住者受益。這種技術提倡在建筑兩側每五層設計一個三層高的花園中庭,按照氣體流動的基本原則,將其設計成一個透氣的建筑。
4.3 零能耗技術將被運用
零能耗建筑設計主要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燃料或其他可再生能源,為建筑提供電力和空調需求。它不僅能夠節省能源,還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零能耗建筑在前期的投入比較多,但其節能性及可持續性帶來的長遠利益是一個明智的投資[1]。
4.4 新型材料將被大量研發
綠色建筑使用的密封窗,通過在表面覆蓋金屬氧化物,在夏季阻擋太陽直射光線,在冬季保持室內溫度,大大地降低了空調成本。智能玻璃是,又被稱為電致變色玻璃,使用一點點的電,可以指控離子來控制玻璃反射光線的數量。在太陽熱高峰時間變色,晚上則變回透明。反射材料具有很高的太陽反射能力以及散熱能力,可以使得建筑更加涼爽,從而減低能耗,給居住者帶來舒適的居住體驗。從城市層面來講,冷屋面幫助減輕城市的熱島效應,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今年綠色建筑的發展,將會更加關注冷屋面技術的應用[3]。
綠色建筑作為一個新穎的理念,在世界范圍內逐步受到重視和發展。目前,我國在綠色建筑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許多方面需要改進完善。同時我國正處于城市化進程的關鍵時期,期間如何結合本土實際積極推行綠色建筑,開拓出一條既能滿足當前需求又具備中國特色的綠色建筑道路是當前的首要問題。
[1]韓金洋. 綠色建筑及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J]. 科技向導, 2012, (02):10-12.
[2]朱慧明. 綠色低碳建筑的意義及其發展現狀[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8, (08): 21-22.
[3]郭文. 淺談綠色建筑設計[J]. 中國西部科技, 2013, (04): 15-16.
[4]霍建邦. 淺談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與方向[J]. 山西建筑, 2010, (08): 31-33.
[5]王立. 關于對發展綠色建筑的幾點思考[J]. 武漢建設, 2010, (04):19-20.
S210
B
1007-6344(2015)11-0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