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閱讀文獻、查閱資料,主要分析了舒蘭市朝陽鎮土地利用的現狀及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加強土地資源管理,提高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效率的措施,以促進朝陽鎮經濟與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關鍵詞:朝陽鎮;土地利用;現狀;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9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3.064
1朝陽鎮自然概況及土地利用現狀
朝陽鎮位于舒蘭市中西部,距舒蘭市14公里,舒九公路穿鎮而過,卡岔河由東南向西北注入亮山水庫。朝陽鎮地下礦藏較豐富,主要有煤炭、粘土、河砂及各種非金屬礦物質。
朝陽鎮水利資源較為豐富,卡岔河穿境而過,有大小河流兩條,小型水庫11座,塘壩32座。土地肥沃,物產資源豐富。該鎮也是舒蘭市主要糧食產區,農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大豆為主。全鎮總土地面積12163.7公頃,耕地面積7753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64%;其中水田面積2238公頃、旱田面積5516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35公頃。現有林地1247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10%,其中天然次生林406公頃,人工林84公頃,水利交通用地160.1公頃 ,占總土地面積的1.4%;城鎮建設用地251.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1%;農村居民住宅用地479.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9%;未利用土地106公頃。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住房的不斷增加、招商引資建工廠、蓋樓房,建設各種園區,征用很多的土地,而這些土地大多數都是耕地,而且是土質肥沃,糧食產量高的耕地,致使全鎮的土地總量逐年減少,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所以,加強土地資源的節約和管理十分重要,也是該鎮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2朝陽鎮土地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
2.1土地利用結構失衡、各類用地浪費嚴重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該鎮的土地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各類用地不斷擴大。主要表現在:一是城鎮建設規模擴大,道路的擴寬、綠化及公共設施增多、農村居民住宅不斷增加,占用一些土地;二是招商引資各類項目用地、建工廠、蓋樓房占用的土地;三是由于該鎮地理條件復雜,平地少、崗地多、自然屯較多,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生產和生活習慣,居民點分散占用的土地;四是外地來本鎮挖煤、采礦工人較多,在煤礦和工礦附近,隨意搭建房屋,非法占用土地;五是有些被廢棄的煤礦、土礦,還有的村莊一些舊房屋無人住變成空心房等。上述問題,導致該鎮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2.2耕地質量下降、重利用輕養護
土地的利用不合理現象比較嚴重,土地利用方式單一,耕地質量下降,短期行為明顯。對耕地利用沒有長期打算,對農用地的投入少,有些耕地多年來施用化肥、農藥,很少使用農家肥等有機肥,導致耕地缺肥板結、糧食產量增長幅度上不去。加之該鎮丘陵崗地較多,部分耕地水土流失嚴重,部分毀壞的耕地難以得到恢復。還有的企業工廠污水肆意,使得土地資源受到嚴重污染,這些光用不養的行為進一步加劇了耕地總體質量惡化。
2.3土地管理不善、非農建設擴大
近年來,由于工業化、城鎮化建設使得該鎮各類建設用地面積日益擴大,大量農用地被占用。房地產、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大量的農用土地上建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隨著小城鎮建設推進,不可避免要占用一些土地,但以犧牲農用土地發展經濟來推動城鎮化進程是盲目和不可取的。一些地方不具備條件、不經批準、盲目建設開發區。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盲目鋪攤子,擴寬道路、擴大綠化面積,大量占用良田,不少企業盲目圈占耕地,搞花園式廠區,廠房該建多層的卻建單層,占地過多。有的企業甚至圈占幾百畝甚至上千畝。還有個別地方為滿足投資商的多占地不合理要求,壓低地價招商。這些問題導致耕地越占越多,土地利用率越來越低。
3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的對策
3.1抓好閑置土地清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進一步加大對儲備未利用、低效土地和閑置土地的清理力度,排查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詳細的記錄檔案,并根椐實際情況依法處置開發利用,從而節約大量土地資源,使其發揮最大效益。全面清理閑置低效利用土地情況。對依法應當無償收回閑置滿二年的土地,堅決進行無償收回,不符合法定收回條件的,采取改變用途等價置換、臨時使用納入政府儲備等途徑及時處理。對閑置房地產、特別是超過兩年的,嚴格按著國土資源部出臺的管理辦法征繳增值地價。
3.2加強土地管理、優化供地結構
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投入低產出高的節能項目,及拆遷安置和農民小區、重點急需項目,優先供地;原則上單獨對投資在幾百萬元工業項目供地、生產經營場所的獲得采取租賃標準廠房或租賃土地使用權的形式。強化用地審批監管,項目的落戶、竣工、驗收實行全過程管理,新建用地的項目必須充分消化現有閑置土地,在項目立項審批、核準、備案時,把企業現有閑置土地面積一起計算為用地規模,堅決控減投資強度與容積率達不到要求的供地面積。
3.3合理利用土地、拓寬利用空間
嚴格該鎮土地利用地規模,根據該鎮產業優勢、發展方向,綜合考慮產業發展所需用地,從而制定合理的人口聚集所需用地、公共基礎設施所需用地,確定合理用地規模,對項目用地進行科學規劃,嚴格控制建設項目用地的數量。同時,在各類企業建設中,杜絕建花園式廠區、圈而不用多占耕地,要向地下空間拓展,借鑒立體開發模式,廠房建筑能建多層的不建單層,能建地下的不在地上建。在項目建設中,不僅要考慮項目實際需要,還應注重節約土地資源。
作者簡介: 趙永政,大專學歷,舒蘭市國土資源局,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國土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