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林
1月19日下午,中央紀委研究室副主任歐召大在做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在線訪談時談到,有的地方政治生態惡化,干部被“圍獵”,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搞利益輸送,遏制腐敗蔓延的任務仍然艱巨。
中紀委把官場比作獵場,在高壓反腐的當下,可謂別有一番意味。由于有的地方政治生態惡化,干部被“圍獵”,這既是對官場不良現象的尖銳批評,更是對各級干部的諄諄告誡——如何謹防被“圍獵”,成為必須認真面對和深入思考的問題。
被“圍獵”的干部如何保持廉潔?關鍵的因素還在干部自身。“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反腐倡廉中具有特殊的意義。當前,黨中央將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提到了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各級干部只有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守道德底線,持高尚情操,立為民之志,干為民之事,正確對待權力,正確面對名利,才能在面對“圍獵”之時,多幾分“政治定力”,把控好前進方向。
當然,面對被“圍獵”的局面,凈化政治生態也必不可少。政治生態是一個地區政治生活現狀及政治發展環境的集中反映。一些地方發生了系統性、塌方式的嚴重腐敗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不良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嚴重破壞了政治生態。凈化政治生態,關鍵在于從嚴治黨、從嚴治吏。我們必須全方位、多視角對政治生態問題進行深入的反思剖析,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扎緊制度的籬笆,織密反腐的網絡,構建起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長效機制,從而打造出人民群眾滿意,黨中央放心,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
總之,只要干部自身硬,官場風氣正,干部被“圍獵”的局面就一定能得到改善,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就一定能形成,我們就一定能重建起群眾對我們的政治信任,形成更為強大的改革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