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由財政部、稅務總局、環保部三部門聯合起草的《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并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醞釀近十年之久的環保稅征收,也將進入倒計時。

《征求意見稿》規定,在中國領域以及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建筑施工噪聲和工業噪聲以及其他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保稅的納稅人。但是,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依法設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城鎮生活垃圾處理場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的工業固體廢物,都不征收環保稅。
《征求意見稿》提出,環保稅按照重點監控(排污)納稅人和非重點監控(排污)納稅人進行分類管理。所謂重點監控(排污)納稅人,指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冶金、建材、采礦、化工、石化、制藥、輕工(釀造、造紙、發酵、制糖、植物油加工)、紡織、制革等14個重點污染行業的納稅人及其他排污行業的重點監控企業。
日前,國家能源局正式批準《額定電壓0.6/1千伏鋁合金導體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標準編號NB/T42051-2015)行業標準,這是關于鋁合金電纜成品的標準,將于2015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了解,這是迄今為止鋁合金電纜行業最權威、最重要的一部標準,該標準自2012年開始編制,歷經三年,經過反復修改審議,最終獲得審批并頒布實施,對鋁合金電纜未來在我國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有專家分析認為,這部鋁合金電纜最重要的標準出臺,有利于規范鋁合金電纜的制造和市場競爭秩序。這標志著鋁合金電纜的相關標準已經配備完整,這將有利于執法部門的監管和提升行業門檻,推動鋁合金電纜行業的健康發展。
6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國家認監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意見》指出,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24號)以來,我國光伏技術進步明顯加快,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為光伏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場支撐。與此同時,也出現了部分落后產能不能及時退出市場、先進技術產品無法進入市場、光伏產業整體技術升級緩慢、光伏發電工程質量存在隱患等問題。為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加強光伏產品和工程質量管理,特提出八條意見:一、發揮市場對技術進步的引導作用。二、嚴格執行光伏產品市場準入標準。三、實施“領跑者”計劃。四、發揮財政資金和政府采購支持光伏發電技術進步的作用。五、加強光伏產品檢測認證。六、加強工程產品質量管理。七、加強技術監測和監督。八、完善光伏發電運行信息監測體系。
近日,國家環保部下發《關于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合格的函》(環驗〔2015〕115號),正式確認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通過竣工環保驗收。
經現場評審,國家環保部認為該項目落實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批復要求,經整改后配套建設了相應的環境保護設施,落實了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經驗收合格,同意該工程正式投入運營。
據介紹,為實現表外銅礦石的充分利用,擴大產能和生產規模,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紫金山金銅礦于2006年開始籌建金、銅聯合開發項目。項目工程總投資30.78億元,其中環保投資13.97億元,占實際總投資的45.4%。項目涉及金礦和銅礦系統,建設內容繁多,環保設施點多面廣、驗收調查范圍大。
本項目通過環保驗收,是紫金山金銅礦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實現了紫金山擴建項目合法合規運營,同時為集團公司上市再融資、環境信用評級和新建項目報批等創造了良好局面,進一步提升了紫金環保品牌和形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