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文
近日,筆者到陜西黃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采訪,結識了集團營銷公司李經理。他是1985年生人,現在領導了一個60余人的團隊。上級領導對他的評價是:提得出想法,寫得了文案,做得好營銷,管理團隊也是井井有條。對于這樣的多面手,公司自然委以重任。

在5月出版的《方圓集團報》上報道了三位分獲市、區“五一勞動獎章”及“技術標兵”的80后,他們年輕的臉龐彰顯著企業的蓬勃朝氣。其中,1983年出生的方圓集團企業文化中心聶主任和1985年出生的方圓二廠王廠長,筆者和他們均有過采訪接觸,他們都從平凡的崗位做起,善學習、能堅持、求上進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從出生開始,獨生子女政策給80后帶來的決定性影響,在成長過程中,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變遷給80后帶來的跨越時代的改變,現在成熟起來,工作、學習、生活的變革和拓展給80后帶來的困惑與警醒,80后已經不可避免地成了時代洪流中的一代人,而如今,80后肩負起了歷史和未來的重任。
一方面,介于某種年代歷史命運中間,在貧和富、閉塞和開放的邊界走過的80后,承繼了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他們又賦予這種精神新的時代內涵。他們不再是任勞任怨地接受指令,而更懂得開拓創新。正如“湖南伢子”李經理所說,他今天獲得的成功就是倚賴湖南精神“霸得蠻、耐得煩、吃得苦”。他大膽提出“黃金工業4.0”的概念,并用定制化理念打造黃金電商平臺。再如聶主任,廣告和新聞學專業出身的他,卻將英語水平打造的爐火純青,代表公司在世界級論壇上用英語演說,現在,他又自學冶金工藝等,擔任公司技術商務代表,成為助力方圓技術走出國門的“文人使者”。
另一方面,具有新時代特質的80后其實很好地迎合了產業發展的需要。我們正在打造有色金屬強國,“走出去”“請進來”的活動日益增多,境外開發資源逐漸成為主流,很多國際標準的制定由中國人主持;此外,電腦普及,建設“智能礦山”提上日程,“互聯網+”的理念滲入各個行業……顯而易見,80后是最容易接受并掌握這些理念與技能的群體,在目前而言,也是最大和最富活力的群體,他們已經逐漸成為中堅力量,既是行業的召喚,更代表了行業的未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