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15》,明確提出“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強調堅持把可堅持發展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著力點,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堅持綠色發展,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是再生資源產業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銅、鋁、鉛、鋅等材料對外依存度均超過50%,而且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發展,已步入資源循環的大周期。大量的汽車、家電等產品面臨著淘汰和報廢,大力發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實現廢舊物資資源化利用,既是有色金屬產業實現自身轉型升級的綠色發展內在要求,也是緩解我國環境資源瓶頸、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的有效途徑。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有色金屬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生產和消費規模逐步擴大,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社會效益日益顯現。2014年再生有色金屬主要品種銅、鋁、鉛、鋅產量達到有色金屬產量的三分之一。2014年我國回收利用資源替代了部分的原生資源,成了重要原生資源的戰略補充。
2013年,習近平在視察循環經濟示范企業時指出,“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是朝陽產業,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這不但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也強調指出,要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

再生有色金屬行業創新能力不斷加強。從原材料回收和交易的電商平臺,到利用物聯網技術提高倉儲運輸效率;從通過大數據分析為生產過程提供幫助,再到互聯網金融幫助企業融資和套保,新興的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已經在逐步改變再生金屬企業的經營方式,并不斷帶來新的創新模式。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已經為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建議》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培育發展新動力,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培育壯大若干重點經濟區,實施一批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堅持綠色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等等,幾乎所有的重要信息都與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密切相關。可以說“十三五”期間是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