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文
本文通過了解財務分析的概念及內容,介紹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不足。筆者認為改進企業財務分析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運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過去和現在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狀況進行分析與評價,從而為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及其他相關利益組織或個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并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或依據。
財務分析的內容主要根據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為外部分析內容和內部分析內容,另可設置專題分析內容。具體來說,企業財務分析的內容有:財務分析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等核算資料作為依據,采用專門的會計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的風險和營運狀況進行分析的財務活動。它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部分:
(1)財務狀況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是用資金進行反映的生產經營成果
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從不同方面反映企業的生產規模、資金周轉情況和企業經營的穩定程度。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包括:分析其資本結構,資金使用效率和資產使用效率等。其中資金使用效率和資產使用效率分析構成該企業營運能力分析,它是財務狀況分析的重點。常用指標: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等。
(2)獲利能力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是企業資金運動的直接目的與動力源泉,一般指企業從銷售收入中能獲取利潤多少的能力
盈利能力可反映出該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因此,企業的經營人員、投資者和債權人都非常重視和關心。獲利能力分析常用指標:主營業務利潤率、營業利潤率、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等。
(3)償債能力分析償債能力指借款人償還債務的能力,可分為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指企業保證及時償付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到期債務的可靠程度。其指標有固定支出保障倍數、利息保障倍數、全部資本化比率和負債與EBITDA比率等。短期償債能力指企業支付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到期債務的能力。其指標有現金比率、營運資金、速動比率、流動比率等。
(4)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分析是通過現金流量比率分析對企業償債能力、獲利能力以及財務需求能力進行財務評價。常用指標有銷售現金比率、現金債務比率、現金再投資比率和現金滿足內部需要率等。
(5)投資報酬分析
投資報酬指企業投入資本后所獲得的回報。投資報酬分析常用的指標有資本金報酬率和股東權益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報酬率等。
(6)增長能力分析
企業的成長性,是企業通過自身生產經營活動,不斷擴大和積累而形成的發展潛能,其是投資者在選購股票進行長期投資時最為關注的問題。增長能力分析常用的指標有利潤增長率、銷售增長率、現金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和股利增長率等。
財務分析是以企業財務報告反映的財務指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剖析,以反映企業在營運過程中的利弊得失、財務狀況及發展趨勢,為改進財務管理工作和優化經濟決策提供重要的財務信息。財務分析既是對已完成的財務活動的總結,又是財務預測的前提,在財務管理循環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財務分析通過對大量財務數據的歸納分析,使其提供的信息從定量到定性,由個別到一般,把原來財務核算所提供的“死”數變為“活”的情況,從而達到揭示現象本質的目的,是實現財務工作發揮管理職能的重要途徑。
企業財務分析的主要作用是為了評價企業的收益情況、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情況;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支持或參考依據。總之,財務分析并不僅僅是為了總結過去,更重要的是要對企業的未來做出預測和指導,使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能有所改進和提高。
對財務分析的作用認識不夠,分析的目的不明確。目前,我國一些企業的領導只重視生產管理、營銷管理,而忽視財務管理,或者只注意銷售額和利潤的增長變化,而沒有真正把財務管理與分析工作當作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沒有認識到財務分析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方法,從而不善于通過財務分析來全面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影響了財務分析的開展及其作用的發揮。在財務分析的目的上,往往也不是為了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而是強調滿足領導需要或滿足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
財務分析人員所依賴的資料具有局限性,使財務分析失去可靠的基礎。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企業以會計報表為核心的會計資料常常被人為包裝,其中既包括會計人員在不違反會計規范下對會計報表進行的修正,也包括一些企業為自身利益無視會計法規而提供的虛假信息,由此為依據做出的分析結果較大程度上與客觀實際不符,從而使財務分析失去意義。

財務指標的構建缺乏內在的邏輯性。財務比率的構建應當重視分子、分母之間的邏輯關系。但目前財務分析人員在進行財務分析時很少重視這方面的邏輯關系,不結合本企業生產經營的一些特點構造符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財務指標,致使一些分析結果根本不能反映本企業的實際情況。
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沒有抓住主要矛盾。財務分析報告內容繁多,可以從中分析的項目很多,但在全面觀察、融會貫通的基礎上,應當針對經營期內主要問題作重點分析,不能面面俱到,雞毛蒜皮什么問題都寫,但都寫得不深透。財務分析提供的信息瑣碎、零亂,企業的決策措施也就很難抓住要害,做到恰到好處。
財務分析結果與實際運用相脫節。財務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決策提供依據。但許多企業在好不容易組織力量把財務分析做好之后,并沒有將分析的結果用于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其結果是,既浪費了企業的有關資源,也使財務分析人員產生失落感,進而影響了員工參與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積極性。
在利用財務分析結果時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企業的生產經營是多方面的,企業經營狀況也是多方面的,財務分析所得到的結果也應是多方面的。一些企業在將財務分析結果用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時,往往只重視分析結果的一個方面,而較少重視和考慮另外一個方面,其結果是,企業運用財務分析結果進行的決策,使企業好不容易從一個極端中逃脫出來,又陷入另外一個極端。
隨著我國市場化的深入,我國的財務制度和管理方式也開始向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為企業提高經營與管理水平,提升市場競爭力做出更大貢獻,因此改進企業財務分析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