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初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格力電器的董明珠“董小姐”主動回應了她不久前關于格力派人打挖人者的言論,并表示:“你來挖人,我當然要趕你。”于是非議又起。
筆者認為,“董小姐”打人固然不對,格力內部的管理與文化可能會出現失誤,難道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對方理直氣壯派人到格力挖人的理由嗎?試想一下,在如今競爭已經白熱化的家電企業,如果你是“董小姐”,你會淡然一笑,置之不理嗎?
據資料顯示,格力目前擁有8000多名科研人員,每年在研發方面投入達40億元,創造出各類技術專利1.4萬多項,且2014年申請專利4100多項,平均每天11項專利問世。可是,一旦這些專利技術的人才被挖,帶走的肯定是格力的知識產權。據透露,2014年格力就有600多名技術人員被挖走,這些人都是格力的骨干或中層,正如“董小姐”所講“我們每年投入幾十億培養人才,培養一個人才需要五到十年。”可對方卻正如詩人徐志摩《再別康橋》的詩句一樣:“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甚至連“衣袖”都不揮,帶走的可不是“一片云彩”,而是眾多格力技術人員研發的成果專利。很多的專利技術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旦這張“紙”被捅破,技術被復制,格力的直接損失十分巨大,潛在的損失更是難以估量。看著為一己之私而讓企業的利益受到巨額損失,“董小姐”爆兩句粗口又如何?

也許有人爭辯說,員工跳槽是格力電器的工資低。可格力的工資低嗎?據《珠三角企業薪酬調查報告》,格力電器一線工人年薪一直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年終獎發放標準也隨公司發展而逐年提升。更何況格力電器無論規模和實力都是其他競爭對手望其項背的,也正如董明珠回應“如果說格力是血汗工廠,那么中國沒有哪家企業不是血汗工廠”。“董小姐”話語充滿的是自信,是實力。另外,那些真被競爭對手挖去,對方真的會給所許愿的位置和高薪嗎?其實不然。對方挖人時,為了吸引他們,往往是用極有誘惑力的薪水或崗位,讓人上鉤。但更有甚者,招聘時說得天花亂墜,可這些整體實力與格力相差很大的企業,會真有高薪高位給他們嗎?其實,除了個別之外,真正到了企業之后,實際情況卻是另一回事,或者定經營指標或者變口氣,認為反正已經招聘過來了,一切由我說了算。于是,該給的待遇縮了水,該給的位置找不見了,這使招聘到的人才十分失望,在工作中感覺委屈,但回頭已晚,“無臉”再回到原單位,一年或幾年之后,就又跳槽到其他企業中就職。
筆者曾經遇到一個跳槽的同行,對方說:“我恨死這些來招聘的人了,總是說得好聽,落到實處時往往打折扣。”這樣一來,一個原本好好的人才就這樣在跳槽中浪費了。
對此,筆者十分地同情“董小姐”的遭遇,更同情她在說打人或罵人時的無奈。要知道,在目前國內競爭亂象之下,“董小姐”的打人,不僅僅傷的是對方身體,更多傷的是維護我們企業尊嚴和事業平安的法律,如果我們的知識產權法規更細致一些,我們的保護商業秘密法律更嚴厲一些,一旦坐實侵害事實,按照法律條文,對方將被罰得元氣大傷或傾家蕩產,筆者估計“董小姐”會在睡覺時笑醒,還會這樣死皮賴臉地急著說打人或罵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