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麗
(山西煤炭中心醫院內分泌科 山西 太原 030006)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及多發的慢性內分泌疾病,其具有發病率高、慢性進展、致殘率較高的特點[1],其給患者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胰島素泵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要方法。本文觀察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患者,現匯報如下。
1.1 對象 將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的98 例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49 例,男26 例,女23 例;年齡34 ~79 歲,平均年齡(48.35 ±6.47)歲;病程1 ~16 年,平均病程(8.5 ±4.7)年;對照組49 例,男28 例,女21 例;年齡33 ~77 歲,平均年齡(48.74±6.65)歲;病程2 ~14 年,平均病程(8.2 ±4.2)年;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2];患者均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患者未服用其他降血糖藥物;兩組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方面大體一致;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如健康宣教等。干預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①健康教育 發放胰島素泵及糖尿病的健康宣教手冊,定期開展相關專題講座,建立其健康宣傳欄。②飲食調節 對患者制定健康、合理、科學的飲食計劃,禁忌暴飲暴食,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③心理疏導 患者忍受疾病長期折磨及死亡的威脅,易產生恐懼、緊張等心理問題。根據患者心理問題制定針對性心理護理計劃。通過放松、轉移等方法減輕其負性心理。④護患關系 護理人員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安慰、開導患者,給予其正能量。兩組均進行6 個月的護理措施。胰島素泵為美國羅氏卓越型血糖儀,檢測和記錄空腹血糖、餐后2 小時血糖及胰島素用量。
1.3 觀察項 記錄兩組血糖水平及護理滿意度的情況;護理滿意度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PSS18.0 軟件分析觀察項數據,選擇(均數±標準差)代表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通過X2檢驗表示。P <0.05 為有統計學差異;
2.1 血糖水平 干預組干預后胰島素用量、空腹血糖及餐后2 小時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0.05),見表1

表1 血糖水平在兩組間比較(均數±標準差)
2.2 護理滿意度 干預組護理滿意率為95.9% 顯著高于對照組79.6%,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在兩組間的比較(X2)
糖尿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的慢性疾病,其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常需長期服藥控制血糖的穩定,晚期并發癥也較多,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及身心健康。降血糖藥物及胰島素皮下注射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療方法[4],患者口服降糖藥存在依從性差、副作用多,不易耐受等缺點,而胰島素皮下注射因反復注射可增加患者痛苦,針刺點護理不當可引起感染及不愈合等,而胰島素泵能模擬人體胰島素的生理分泌,能夠穩定24 小時血糖正常水平。進而減少或避免皮下注射而引起的非生理性高峰[5]。首先應向患者發放胰島素泵正確使用的手冊。患者易產生焦慮、緊張等心理障礙,通過轉移等反復減輕其負性心理,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用溫暖的語言安慰患者。
本研究觀察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其結果顯示:干預組干預后胰島素用量、空腹血糖及餐后2 小時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0.05);干預組護理滿意率為95.9%顯著高于對照組79.6%,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0.05);因此,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效果顯著,患者胰島素用量少,血糖水平控制穩定、良好,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價也較高,進而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及治療依從性。這一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相一致[6]。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效果顯著,患者胰島素用量少,血糖水平控制穩定、良好,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價也較高,進而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及治療依從性,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1] 張麗萍. 胰島素泵強化加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中的應用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5,12(08):1705 -1706.
[2] 劉翠英,黃燦. 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糖尿病危重癥患者的護理探討[J]. 糖尿病新世界,2015,06(09):225.
[3] 蔡蕾. 循證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2015,06(04):220.
[4] 陳玉林. 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糖尿病患者療效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J]. 安徽醫藥,2015,05(03):1015 -1016.
[5] 李麗娟. 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08(06):1376 -1377.
[6] 張清愛,宋榮芹. 觀察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2014,19(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