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于1958年建成投產,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與發展,公司成為全球最大、品質最齊全的硅鋼產品供應商;高性能工程結構用鋼、精品長材等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四大戰略產品基地初步形成,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之一。2014年,武鋼排名世界500強企業第310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54位。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大環境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等問題集中爆發,武鋼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遭遇了新世紀以來最為困難時期。
為在逆境中尋求突破,公司主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行業深度調整的“新常態”,積極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轉型發展之路,提出并大力實施“一三五”發展戰略,即圍繞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加快推進由單純的生產經營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一業為主向一業特強、適度多元化轉變,由內陸發展向沿海、國外發展轉變,著力打造“質量武鋼、創新武鋼、數字武鋼、綠色武鋼、幸福武鋼”。
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武鋼始終把“以人為本,誠信為先,追求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共同提高”作為企業價值觀,在企業創效的同時,也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公司在日常稅務管理工作中體會到,要降低企業涉稅風險,實現誠信納稅,就要熟知并掌握稅收政策。與其在發生納稅風險后進行補救,不如事先控制納稅風險。
隨著國家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各種稅收政策不斷調整和出臺,加之武鋼下屬子公司多,管理層級多,涉及的稅收業務政策比較廣泛.為了及時獲取稅收政策,公司建立了內部財務人員QQ群,及時將與各子公司生產經營相關的稅收政策在群內進行宣傳;邀請稅務部門專家到武鋼,結合武鋼實際情況講解稅收政策;收集各年度最新稅收政策及日常經營中稅收問題的解答,編輯成冊,供各子公司人員學習和借鑒,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涉稅風險,為誠信納稅夯實了基礎。
在實施轉型發展過程中,公司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如內部資產重組、資產無償劃轉、股權置換、融資租賃等涉稅業務,往往涉及較大的稅款,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將會給企業帶來經營決策風險以及納稅風險。
為了避免因對稅收政策理解的差異可能帶來的納稅風險,公司及時加強與省、市、區稅務部門的溝通,在其指導和幫助下,通過研究稅收政策,提出稅務處理方案,實現了依法依規納稅。
如在實施“營改增”過程中,公司通過組織財務人員加強稅收政策學習,測算“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針對電信業務的復雜性,邀請了稅務部門就公司電信基礎業務和增值業務進行了劃分,提出“營改增”中應注意的稅收問題,實現了“營改增”的順利過渡。
“質量效益、誠信共贏、創新超越”——作為武鋼核心價值理念,體現在武鋼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誠信都將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石,引領武鋼實現逆境中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