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令歡
(作者系弘毅投資董事長、總裁)
能夠成為領導者的,是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而且提前半步,做好布局
當中國經濟調速換擋、資本市場風起云涌的時刻,我們如何看待環境和機遇?很多人會擔心、焦慮甚至失望,但也許我們把時間拉遠一點、視野放寬一點,就會看到,在風起云涌中隱藏著許多機會,而引領性的投資者會從這里開始自己未來的布局。
從數據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曾經是也將繼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從2010到2014年,中國對全球增長的年均貢獻為26%,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在這一階段對全球增長的年均貢獻為13%。毫無疑問,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為世界增長貢獻了最大的份額。而美國是世界流動性引擎,為全球貢獻了最大的流動性,不僅體現在美元是全球性貨幣,而且美聯儲做量化寬松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很快。
現在的情況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國貨幣政策不再大幅寬松,資金回流美國,全球經濟怎么辦?許多人對此非常擔心,但沒那么壞——一種秩序被打破之后,需要一定時間恢復到新的平衡,在新的平衡之中才有機會持續。我相信,全球投資者都是帶著對中國經濟、資本市場的關注來到這個會場的。
事實上,中國的經濟面臨著諸多挑戰,特別是在資本市場,投資中國的投資者信心受到很大沖擊。宏觀經濟方面可以由兩個數字說明:一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一直在下降,現在在 6%左右。二是MSCI 中國指數,市場的估值反映出對中國的前景非常悲觀,已經直逼 2008 年危機時最低點。
這時候的問題是,還可以投中國嗎?投中國還可以掙錢嗎?
實際上,在投資界有一件事是在不斷地被證明——能夠成為領導者的,是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而且提前半步,做好布局。
對于投資中國的前景,在外界眾多的質疑和猶疑中,我們做了認真的研究,結論是:中國仍然是投資熱土,但需要真正的專家,選擇什么樣的時機、什么樣的行業、什么樣的方式,如何進、如何退,與以往相比,對專業的要求、對貼近市場的要求都更高。
為什么中國仍是投資熱土?
首先,從長遠來看中國主動在“調速換擋”。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以前快速、粗放的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對此一個基本的觀察就是:過去5年—10年中國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轉換:從世界工廠變成了世界市場。可以看到,去年中國各種消費占全球的比重是驚人的:智能手機全球34%的消費在中國,鉆石首飾全球12%的消費在中國,在線游戲是18%,連巧克力的銷售也占了全球的 2%。而這個消費趨勢剛剛開始。
與此同時,一直做“世界工廠”的中國,正在逐步去產能,但產能在全球的占比依然很高:水泥全世界 59%的產能在中國,發電設備60%在中國制造,工程機械也在50%。但中國GDP占全球比重只有13%。
從這兩組數字可以清晰地看出這一趨勢——中國現在正處在從世界工廠往世界市場轉化的過程中。
轉型中很有意思的是,所有的事務都有兩面,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個時代尤其如此。經濟低迷,市場擔心消費下滑,但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的旅游團都變成了全球采購團,大家還在呼喚更多衛生、安全、健康的食品,呼喚著更多、更好的服務。這些旺盛的需求在今天還得不到滿足。這就是投資的機遇。
弘毅投資戰略的基本原則之一是絕不跟風,要對環境研究透徹并提前半步——太早了不行,跟隨更不行,要在一切都還不那么明晰的時候。過去3—5年,我們正是這么做的。此前弘毅在搭建投資組合的時候,以生產制造為主,這充分利用中國是世界工廠的主題。最近3—5年我們堅定轉型,提前半步執行,所以80%以上的投資在服務、消費領域。這是四五年之前開始的布局,今天看結果不錯。
如果解讀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增速確實在下降。但我認為這是健康的轉變:服務業在2011年占44%,2015年上半年占比52%,增加了8.2%;同期工業占比下降5.4%。
從弘毅投資的具體實踐看,這一轉型更加明確。上市企業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的數據是,建筑材料、設備制造快速下滑,但醫藥、酒店、城市服務、在線旅游鄧這些行業在快速增長。而且我們預測,四季度GDP速度可能會比現在更低,但消費、服務占比仍會穩健增長。
實踐說明,轉型不僅必要,而且已經發生,初見成效。
今天的中國轉型不單是中國的事,中國作為舉足輕重的大國,其成功轉型會惠及全球,將繼續是世界增長引擎,而且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望成為世界流動性的引擎。
結論是,轉型初見成效,而背后的驅動力也很確定,投創新,投開放、投改革。
國企改制、建立市場化的體制機制、提升企業價值,是重大和在全球獨一無二的投資主題。而國企改制是我們絕對領先的領域,是我們確定的戰略方向。
在新時期,國企改制的主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契合前面所說的,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資本輸入國”的“資本輸出國”的主題。
國企改制的途徑是通過市場“混合”,通過做主動的增值服務商,幫助管理層、大股東把企業做得更市場化,更有競爭力,做大做強做優。我們投資的錦江股份和城投控股都是服務行業,本身就將受益于整體經濟轉型的方向。比如錦江股份將通過國際并購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團之一。為什么有信心?因為成千上外的中國旅游者正在走向全球,而中國的企業最懂得消費者的需求;第二,中國以前酒店集團都是重資產,未來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從重資產型到輕資產轉型,主要掙管理的錢。企業不光會做大,收入多、利潤多,還能夠做優,資本市場會很喜歡,價值就上去了。
城投控股,擁有環保、地產、投資三塊主要業務,未來它的環保業務將成為專門、專業的固體垃圾焚燒處理公司,而且準備在中國的300多個城市鋪開,垃圾處理從填埋改為焚燒,節約土地資源、改善環境,再加上通過焚燒發電、回收廢舊金屬。房地產業務則重點做房地產金融,做資產證券化的排頭兵,用智慧去把資產變成有價格的流動性資產,投資全球。這個公司當然是應該更有價值的公司。所以,我們應該有信心,可以賺取高于市場的回報。堅定地投資改革。
中國市場會成為全世界今后20年最好的消費市場,因為新的需求層出不窮,但還無法滿足,斷層之中深藏機會。
以Pizza Express為例,它在英國共擁有430家店,而英國的城鎮人口是五千萬,Pizza Express全球CEO準備在今后10年再加一兩百家店。比較一下,中國城鎮人口7億多,今天只有25家店,而這25家店中,大多數單店指標是倫敦最好的店的兩倍。所以我們要幫助 Pizza Express把中國市場的潛力開掘出來,未來它仍然是世界品牌,但會是一個獲益于中國消費市場的、快速成長的新一代領先世界品牌。這就是中國的力量。
所謂“投創新”,其實創新不只是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是把很多低效環節打通。以金融創新為例,中國金融市場不發達的一個表現是交易和退出的工具不夠多、市場不夠大,而過去一兩年有了新三板和即將推出的戰略新興版,弘毅投資也獲益很多。
創新還包括弘毅自身的模式創新,比如為了進入醫院和餐飲領域,我們先找團隊,先搭架子,成立了醫院服務集團和餐飲管理集團,再通過投資、收購,形成量和質的雙重跨越。所以,創新無所不在,中國最重要的創新不一定是科技創新,而是模式、思想和政府職能轉變的創新。
弘毅作為投資人,我們悟出的道理——回歸價值,回歸本源,不斷創造價值,讓市場擁抱有價值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