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文成
文昌發射臺安全播出體系的構建
□ 蘇文成
本文主要介紹了文昌廣播電視發射臺播出體系的組成,對各個組成系統的技術特點、設備構成和安全性等方面做了詳細的闡述。
播出體系 供電系統 信號源 監控系統
文昌發射臺承擔著中央、省和本地共七套節目的無線發射任務,各套節目每天播出19小時,播出體系安全性要求極高。因此,合理構建好播出保障體系,對安全播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整個播出保障體系分供配電系統、信號源系統、發射系統、監控系統和防雷接地系統。各系統按三級臺站的要求配置,有條件的按二級臺站要求配置。
(一)供配電系統
供配電系統安全是保證播出設備正常工作的基本條件,電力不保障,安全播出就無從說起。我臺外電只有一路,且不是專線。為提高電力安全保障能力,避免發生單斷電點對播出造成影響,我臺供電系統分兩個不同路由給設備供電,配備了主、備柴油發電機組,發電機組具有自啟動和切換功能,另外還配備了120千瓦的UPS不間斷電源,UPS電源可供所有播出設備運行30分鐘以上。
本系統中,市電分兩路送入總開關1和總開關2,經兩路不同路由供給主、備發射機。市電中斷時,UPS電源逆變工作,保持給播出設備供電。主發電機組也自啟動,2分鐘后開始供電,互投自動切換至主發電機,主發電機給下游設備供電。日常工作中,主發電機處于自啟動狀態,備發電機處于手動狀態。若主發電機發生故障,通過切換雙路開關,能確保備發電機為下游設備供電。主、備發射機通過雙路開關,可任意接入到另一路由,從而確保當一路路由出現問題,通過應急切換,發射機可快速得到工作用電。另外,所有設備,我們都要求具有直通功能。
(二)信號源系統
信號源系統是發射臺的重要播出系統之一,主要包括信號源接入、切換和分配等環節。為保障節目源傳送安全,系統應避免單一信號源和單一傳輸鏈路。我臺信號源接入主要有2種方式:衛星接收、有線光纜傳輸。各路信號源通過跳線排連接到分配器,經分配器分配4路后再輸出,又通過跳線排,接到切換器,切換器輸出的信號再次經過跳線排接到主、備發射機和監控系統。我們要求切換器具有自動/手動兩種切換方式;斷電直通、來電恢復記憶;帶有信號靜幀、音視頻丟失報警功能。當切換器發生故障時,可通過應急跳線恢復信號傳輸,整個鏈路也做到了無單一崩潰點。
(三)發射系統
發射系統主要包括發射機、天線、饋線及其配套的同軸轉換開關、假負載、多工器等設備。系統的設備較多,運行環境也復雜,發射機功放單元在大電流、高溫環境下運行,天饋線常年日曬雨淋,所以故障發生率較高。為保障播出安全,發射的每套節目都配有主、備發射機,主發射機配有雙激勵器。主、備發射機通過同軸轉換開關與發射天線連接。同軸轉換開關可電動和手動切換。為加強日常維護工作,每臺同軸開關都接假負載,饋管接上充氣機。
(四)監控系統
目前各發射臺發射多套節目,如果只靠人工監聽監看,很難保障播出安全。所以必須建立信號監控系統,對信號源和播出信號進行監控,以確保播出安全。選擇關鍵點監控,可迅速判斷突發情況的范圍,縮短應急處理時間,最大限度地減少停播、錯播延播等人為責任事故的發生。我臺監控系統包括節目監控系統和電力監控系統。節目監控系統對節目源、發射機RF監測信號、開路信號集中對比監控,以快速判斷各環節各設備的運行狀況。開路信號選用2路不同的信號,以提高監控準確性。我臺還加強對電力環境監控,外電異常系統將切到UPS供電,同時啟用自備發電機組供電。監控系統對于設備故障和傳輸信號異常,有多種報警手段,相互補充,相互備份。報警方式包括設備報警、監控平臺語音報警、聲光報警等。
(五)防雷接地系統
我臺地處雷電多發區,雷電對播出設備的影響很大。防雷接地系統也尤為重要。機房防雷接地系統主要分3部分:
獨立接地網:由多個鍍鋅鋼垂直埋設,并通過與水平埋設的鍍鋅扁鋼焊接連成,距地面超過1米,地網的阻值≤1歐姆。
機房均壓等電位網:在機房四周敷設銅排,同時用銅箔按600mm×600mm井字格沿靜電地板骨平鋪,形成均壓等電位網。機房的設備做等電位接地處理,可消除雷電引起的帶有毀壞性的電位差,避免發生內部的設備和人被雷擊或高電位反擊。
電源防雷網:電源防雷采用三級防護,通過一級、二級和三級電源防護逐級泄放雷電流來保護設備。一級電源防護接在機房總配電房電源進線處,將較大的雷電流泄放入地;二級電源防護接在大功率UPS輸入端,三級電源防護接在終端設備電源進線端,分別泄放剩余的雷電流。
播出體系運行兩年多了,穩定可靠,實用性強,有效解決了以前設備故障造成播出技術事故的老難題,如雷擊設備突發事故、市電中斷突發事故、信號源事故等,達到設計預期目標和安全要求,同時又通過自動監測、控制、對比、報警等功能,提高了我臺安全播出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海南省文昌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