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聯鈞


[摘要] 目的 探討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在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中的應用。 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行手術治療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將選取的68例患者分為PKP組(n=34)和PVP組(n=34),分別采用PKP和PVP方法進行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滲漏和疼痛緩解情況,隨訪術后1個月椎體壓縮率和Cobb's角恢復情況。 結果 PVP組患者的單個椎體手術時間和骨水泥注入量明顯少于PKP組(P<0.05)。PVP組發生骨水泥滲漏14例(41.18%),PKP組發生骨水泥滲漏6例(17.65%),PVP組骨水泥滲漏發生率明顯高于PKP組(χ2=4.53,P<0.05)。術后1周,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較術前明顯下降(P<0.01),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下降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月,兩組患者椎體壓縮率和Cobb's角均較術前改善(P<0.05或P<0.01),且PKP組改善率明顯優于PVP組(P<0.05)。 結論 PVP 和 PKP 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較好,均能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PKP能更好地恢復椎體高度,減少骨水泥滲漏的發生率。
[關鍵詞] 椎體壓縮骨折;骨質疏松性;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經皮椎體成形術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2-0055-03
椎體壓縮性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其最常見的原因為骨質疏松[1]。隨著人口老齡化,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由此產生的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需積極處理[2]。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主要治療方法是保守治療,但需長時間臥床休息,且并發癥較多[3]。近年來,經皮椎體成形術(PVP)及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逐漸發展成為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常用的微創手術,均有良好的止痛、恢復椎體高度和矯正后凸畸形的作用,但其適應證、臨床效果等方面存在差異[4,5]。本研究探討PKP在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中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行手術治療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68例。納入標準:術前檢查為新鮮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且椎弓根及椎體后壁完整[6]。排除標準:①伴有明顯椎管狹窄或椎管內骨折片;②伴有脊髓和神經根受損癥狀和體征;③其他惡性疾病引起的椎體壓縮性骨折。采用隨機數字表將選取的68例患者分為PKP組(n=34)和PVP組(n=34),分別采用PKP和PVP方法進行手術治療。本研究方案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前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損傷椎體數和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1.2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及經單側椎弓根注入骨水泥,骨水泥統一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2.1 PVP組[7] 取俯臥位,在C臂機透視引導將14G穿刺針從一側椎弓根外上緣緩慢鉆入直至針尖達椎體前1/3處,將調制好的骨水泥在側位嚴密透視下通過壓力注射器注入椎體內,當骨水泥到達椎體后壁時停止注射,待骨水泥硬化后拔除穿刺針。
1.2.2 PKP組[8] 穿刺入路同PVP組,待穿刺針尖達椎體前1/3處時退出針芯,置入工作套管,套管前端置于椎體后緣,使用手動鉆在椎體內鉆出一通道,放入擴張球囊,于透視下緩慢撐開球囊直至滿意高度,取出球囊,將調制好的骨水泥注入椎體內,當骨水泥到達椎體后壁時停止注射,待骨水泥硬化后拔除穿刺針。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滲漏和疼痛緩解情況,隨訪術后1個月椎體壓縮率和Cobb's角恢復情況。
1.3.1 疼痛評分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9],從0~10分分別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
1.3.2 椎體壓縮率測量[10] 采用椎體側位X線片測量椎體壓縮部位高度及相鄰部位上位椎體高度,計算椎體壓縮率。
1.3.3 脊柱Cobb's角測量[11] 測量椎體側位X線片骨折椎體上終板與下終板的垂線夾角。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內比較行配對資料t檢驗,組間比較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滲漏比較
PVP組患者的單個椎體手術時間、骨水泥注入量均明顯少于PKP組(P<0.05)。PVP組發生骨水泥滲漏14例(41.18%),其中側方滲漏8例、椎體前緣滲漏3例、椎體后緣滲漏1例、上下終板滲漏2例。PKP組發生骨水泥滲漏6例(17.65%),其中側方滲漏4例,椎體前緣滲漏1例、上終板滲漏1例。PVP組骨水泥滲漏發生率明顯高于PKP組(χ2=4.53,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滲漏比較(x±s)
注:與PVP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VAS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周,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較術前明顯下降(P<0.01),但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下降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疼痛評分比較(x±s,分)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1
2.3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椎體壓縮率、Cobb's角恢復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椎體壓縮率和Cobb's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個月,兩組患者椎體壓縮率和Cobb's角均較術前改善(t=3.79、2.94、3.06、2.39,P<0.05或P<0.01),且PKP組改善率明顯優于PVP組(t=2.37、2.21,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椎體壓縮率、Cobb's角恢復情況比較(x±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PVP組術后比較,▲P<0.05,▲▲P<0.01
3 討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已成為危害老年患者生活質量的一大殺手。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的治療以往臨床上常采用保守治療,患者需嚴格臥床2~3個月,其復位效果及癥狀改善療效欠理想,而長期臥床給患者帶來的是骨質疏松的加重及肌肉廢用性萎縮,且長期臥床會引發尿路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褥瘡和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患者致殘率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較明顯[12,13]。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一旦明確診斷即可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以迅速消除劇烈的腰背部疼痛,使患者在短期內恢復正常生活,減少保守治療的并發癥[14]。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PVP已成為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首選術式[15]。但隨著PVP的廣泛應用,研究發現部分患者術后椎體高度恢復較差,術后骨水泥滲漏發生率較高,一旦發生骨水泥滲漏會造成較多的并發癥,嚴重可引起肺栓塞等危及生命。因此,減少PVP術后骨水泥滲漏成為近來研究的熱點[16,17]。PKP是在PVP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的新型手術方式,可明顯恢復椎體的高度,降低骨水泥滲漏率,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18-20]。楊豐建等[21]研究發現PVP 和 PKP 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均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前者能更好地恢復椎體高度,減少骨水泥滲漏率。本研究結果發現,PVP組患者單個椎體手術時間和骨水泥注入量明顯少于PKP組,骨水泥滲漏發生率明顯高于PKP組,且兩組患者術后1周VAS疼痛評分均較術前明顯下降,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下降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PVP 和 PKP 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較好,均能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前者手術時間較短,后者骨水泥滲漏發生率較低。同時研究發現術后1個月,PKP組患者椎體壓縮率和Cobb's角改善率明顯優于PVP組。提示PKP組在椎體高度恢復方面明顯優于PVP組。
總之,PVP 和 PKP 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較好,均能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PKP能更好地恢復椎體高度,減少骨水泥滲漏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劉楠,陳亞平,周謀望.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進展[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9,15(8):618-622.
[2] Heini PF,Orler. Kyphoplasty for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J]. European Spine Journal,2004,13(2):184-192.
[3] Phillips FM.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s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 Spine,2003,28(15 Suppl):S45-S53.
[4] Yamada K,Matsumoto Y,Kita M,et al. Long-term pain relief effects in four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metastatic vertebral tumor[J]. J Anesth,2004, 18(4):292-295.
[5] 鄭召民,李佛保. 經皮椎體成形術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問題與對策[J]. 中華醫學雜志,2006,86(27):1878-1880.
[6] 鄭召民,李佛保. 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的適應證及如何認識“預防性手術”[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7,17(11):805-806.
[7] 孟飛,曾文魁,王愉思. PKP與PVP治療骨質疏松性腰椎壓縮骨折的比較分析[J]. 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2, 33(1):56-58.
[8] 孫剛,金鵬,劉訓偉,等. 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的技術操作及相關問題的探討[J]. 中華放射學雜志,2007, 41(11):1224-1227.
[9] Huskisson EC. Measurement of pain[J]. Lancet,1974,2(7889):1127-1131.
[10] 明江華,周建林,方海濱,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7,22(5):368-370.
[11] 陳亮,楊惠林,唐天駟. 后凸成形術治療多椎體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的療效分析[J]. 中華骨科雜志,2009,29(4):310-314.
[12] Kobayashi K,Shimoyama K,Nakamura K,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mmediately relieves pain of osteoporotic verte 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nd prevents prolonged immobilization of patients[J]. Eur Radiol,2005,15(2):360-367.
[13] 王羽豐,林定坤,陳博來. 56例骨質疏松癥并發脊柱壓縮性骨折的發病特點及療效[J].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9,17(1):51-52.
[14] 項良碧,周大鵬,田竟,等. 椎體成形術在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 實用骨科雜志,2008,14(8):449-451.
[15] 王生介,譚紅略,厲曉龍,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及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骨折[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7,15(24):1851-1853.
[16] 楊益民,任志偉,張智,等.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圍手術期并發癥分析[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0,20(3): 235-238.
[17] Duran C,Sirvanci M,Aydogan M,et al. Pulmonary cement embolism:A com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J].Acta Radiol,2007,48(8):854-859.
[18] 徐寶山,胡永成,閆廣輝,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的相關問題探討[J]. 中華骨科雜志,2009,29(5):430-436.
[19] 袁宏,趙喜濱,孫治國. 球囊單側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7,17(12):913-917.
[20] 張斌. PKP與PVP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對比研究[J]. 當代醫學,2013,19(10):37-38.
[21] 楊豐建,林偉龍,朱炯,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1,21(1):50-54.
(收稿日期: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