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宏 王麗巖 魏洪妍 李錦蘭 牛慶玲 王秀華

[摘要] 目的 探討高壓氧聯合功能訓練對腦癱患兒運動功能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在我院確診并進行治療的小兒腦癱患兒72例作為研究對象,兩組患兒均予運動功能強化訓練(Bobath法),觀察組同時聯合高壓氧治療,高壓氧治療:每日1次,連續治療10 d,間歇20 d為1個療程,連續3個療程后觀察療效。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療效及治療前后GMF評分的變化。 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4.4%,顯著高于對照組(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238,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GMF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GMF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t=2.421、2.235,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87,P<0.05)。 結論 高壓氧聯合功能訓練較單純的功能訓練對改善患兒的運動功能效果更好,二者聯用可以明顯改善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從而進一步提高腦癱患兒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腦癱;高壓氧;功能訓練;運動功能
[中圖分類號] R74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2-0065-03
小兒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CP)簡稱腦癱,是指患兒自出生后1個月內,因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是中樞性運動障礙(永存但可變化)及姿勢異常,同時伴有智力、語言、視聽覺等多種障礙,目前多采用以功能訓練為主的綜合治療[1]。功能訓練對改善腦癱患兒運動功能非常重要,是治療腦癱的根本目的。高壓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對腦癱的治療作用目前已在國內外文獻中有較多的臨床報道[2],但其聯合功能訓練對腦癱患兒運動功能的改善情況報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討高壓氧聯合功能訓練對腦癱患兒運動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在我院確診并進行治療的小兒腦癱患兒72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神經學組編寫的《小兒腦癱瘓的定義、診斷條件及分型》的診斷標準,年齡4個月~5歲,平均(2.3±0.9)歲。其中,<1歲12例,1~3歲40例,3歲以上20例。將全部入選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兩組在年齡、性別、腦癱類型等臨床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入選病例的一般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予運動功能強化訓練(Bobath法)[3]:指導和輔助患兒依照按照正常兒童的發育進行訓練站、走、爬等運動。動作由小到大,由輕至重,反復強化訓練,引導患兒完成每一個動作,每日1次,每次30~40 min,1個療程15次,治療4~7個療程。其中觀察組同時聯合高壓氧治療。根據患兒年齡,不足4個月者應用嬰兒高壓氧艙,>4個月患兒應用多人空氣加壓氧艙,2歲以上兒童采用面罩吸氧。高壓氧治療:每日1次,連續治療10 d,間歇20 d為1個療程,連續3個療程后觀察療效。所有患兒行高壓氧治療期間均由父母陪同進行。高壓氧治療期間功能訓練不間斷。
1.3 運動功能評估
采用GMF評分標準,根據患兒的翻身、仰臥、爬、坐、站、走、跑、跳等進行分別評估,評分方法為5級法,評分越低,說明患兒運動功能越好[4]。
1.4 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治愈(正常化):異常姿勢消失,Milmni運動發育各項指標均接近正常,Vojta姿勢反射7項基本正常,肌張力基本正常。②顯效:異常姿勢基本消失,Milmni運動發育指標明顯改善,Vojta姿勢反射有兩項異常,肌張力有所改善。③有效:異常姿勢好轉,Milmni運動發育指標略有改善,肌張力略有好轉。④無效:臨床各項治療指標無變化[5]。
1.5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療效比較
見表2。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4.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6.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238,P<0.05)。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GMF評分比較
見表3。治療前兩組患兒的GMF評分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GMF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t=2.421、2.235,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t=2.387,P<0.05)。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GMF評分比較(x±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 討論
腦癱多是由于窒息、早產、黃疸等因素導致的一系列腦組織缺氧缺血性病理變化,具體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姿勢異常等,約有2/3病例合并有智力障礙,1/2的病例伴有不隨意運動及視、聽、言語功能異常。由于腦癱患兒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軀體移動障礙,語言表達能力差,可導致自理能力下降、外傷等[6]。
至今為止,臨床上尚無治療腦癱的特效中藥和西藥,多采用以功能訓練為主、藥物輔助治療的綜合療法。其中,運動功能訓練是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通過運動功能訓練可刺激運動和感覺,促進腦細胞發育和神經髓鞘形成;而神經營養藥物可促進損傷修復;高壓氧可提高血液和腦組織局部供氧,改善腦循環、降低顱內壓,使受損的神經組織獲得修復[7-9]。本研究兩組均以Bobath法進行功能訓練,Bobath法以反射性抑制的手法,抑制異常姿勢及運動模式,通過反復強化刺激,促進正常運動模式的建立,從而改善患兒異常肌張力及運動功能。而HBO治療通過在高壓環境下,吸入100%氧氣,提高機體血氧含量、血氧張力、增加血氧彌散距離,改善了腦缺血缺氧狀況,緩解可逆性缺血半影區(ischemic penumbra)受損腦細胞的功能或喚醒了原來處于靜止期的“惰性腦細胞”,促進了腦側支循環的建立和疏通微循環,改善了腦組織的能量代謝,加速了受損腦組織的修復和腦功能的恢復[10-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達94.4%,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66.7%,且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GMF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t=2.387,P<0.05),證實高壓氧聯合功能訓練可以明顯改善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鄭豐強、吳翔[13]將58例腦癱患兒分為對照組30例給予靜脈滴注腦活素10 d+按摩、運動功能訓練、語言能力訓練、針刺等綜合治療,研究組28例同時聯合高壓氧治療,3個療程后研究組運動功能有明顯改善,對照組無明顯變化,證實高壓氧結合按摩、運動功能訓練等治療腦癱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高壓氧聯合功能訓練較單純的功能訓練對改善患兒的運動功能效果更好,二者聯用可以明顯改善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進一步提高腦癱患兒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俞寧. 綜合治療小兒腦癱療效觀察[J]. 山西中醫,2010, 26(9):39-40.
[2] 龍穎,余明,雷學,等. 高壓氧綜合治療對小兒腦癱運動功能的影響[J]. 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05, 9(12):151-154.
[3] 李唯,董紅琴,王燕,等. 高壓氧配合功能訓練治療痙攣型腦癱療效觀察[J]. 遵義醫學院學報,2007,30(3):312-313.
[4] 王芳. 小兒腦癱診治配合高壓氧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1):48-49.
[5] 宋獻麗,許立民,樊秋萍,等. 高壓氧綜合治療小兒腦癱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 中國臨床新醫學,2011,4(7):666-668.
[6] 范艷萍,宋福祥,趙彥博,等. 智能運動訓練系統對提高腦性癱瘓患兒運動功能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0,2(3):248-249.
[7] 陳小聰,黃紹平. 指導家長參與和強化運動訓練對腦癱患兒粗大運動功能的療效影響[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5):417.
[8] 何玉清,羅佳美,劉敏. 應用粗大運動功能分級對腦癱患兒康復訓練的影響[J]. 中國康復,2012,27(6):449-450.
[9] 梁秋雁. 運動功能訓練在高危腦癱嬰幼兒康復中的重要作用[J]. 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9(63):23-24.
[10] 梁秋雁,張盤德,楊杰華,等. 高危腦癱嬰幼兒早期康復干預對運動功能的影響[J]. 中國康復醫學,2009,24(12):1137-1139.
[11] 熊國鋒. 運動功能訓練綜合治療高危腦癱患兒的效果觀察[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7):1423-1424.
[12] 范艷萍,李偉,許洪偉,等. 智能運動訓練系統結合綜合康復訓練對提高腦癱患兒粗大運動功能的研究[J]. 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4):35-36.
[13] 鄭豐強,吳翔. 高壓氧綜合治療小兒腦癱及其對患兒運動功能的影響[J]. 臨床醫學工程2013,20(12):1553-1554.
(收稿日期:201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