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前江
【摘 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許多教師思考的問題。的確,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面對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壓力,教師就不得不尋求各種有效的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化的效益。筆者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04
所謂課堂教學效率,是指有效課堂時間與所有課堂教學時間的比值,也就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獲取知識。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進行,課堂效率逐漸被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上。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實踐,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繼續努力,從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入手,從學生的需要入手,尋求各種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課堂教學的特點
在一個長期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面對面交流,進行學習活動。這種教學模式之所以能夠延續這么長時間,肯定是有其本身的優點。具體來說,課堂教學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集中、直觀地進行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書本知識,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能夠進行直接的交流。課堂教學有其明顯的特點,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不能不考慮課堂教學的特點。
1.集體性。集體性是課堂教學最明顯的特點,課堂教學的模式就是一間教室、一個教師、一群學生。一位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學生,學生在同一個空間里同時進行學習,并且全體學生接受的是同樣的教育、學習的是同樣的內容。集體性學習能夠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在別人的行為的影響下,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自己獨自學習時的散漫、拖拉等問題的出現。但是另一個方面,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每個學生的認識能力、接受能力、學習能力等等是不同的,教師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針對具體每個學生進行教學,而要想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只能是盡量使每個學生達到效益最大化,才能使整體效率得到提高。這就需要每個學生做出努力,找到自己的薄弱點,盡量彌補,以使自己適應教師的教學節奏。
2.學習時間長且集中。這是課堂教學的另一個特點,除了把全體學生集中起來一起學習之外,課堂教學的時間也是非常集中并且很長的。這雖然保證了學習時間的充足,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學生長時間處于學習的狀態中,會產生疲憊和厭煩感,學習興趣和思考活躍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減少,這時候如果課堂教學仍然是單純的說教,會使課堂變得沉悶枯燥,學生也會很難集中精力和注意力繼續學習。一旦發生這種狀況,課堂教學效率必定會大大降低。
3.計劃性。教師要使課堂教學具有計劃性。作為教師更應該清楚,課堂教學絕不是想講什么就講什么,講到哪算哪,甚至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故事、舉出的事例等,可能都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經過精心安排的。課堂教學都是有一定的中心和計劃,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是需要認真備課的,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合理安排課堂上的教學步驟和環節。
二、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正是由于課堂教學有這樣的特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中,就要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式,達到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1.優化課堂設計。作為教師要熱愛本職工作,對教學工作充滿熱情。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根據課改不斷反思著自己的教學現狀,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做好備課工作。教師的備課狀況非常重要,可以說備課情況直接決定著一節課的成敗。試想一下,教師如果不重視備課工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毫無計劃和目的,而是想到哪講到哪,必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反而使學生處于迷茫狀態中。例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涉及到一種語法,如果教師沒有認真準備,不能把這個語法知識系統地向學生進行介紹和講解,學生會學得一頭霧水。因此,教師要重視備課工作,認真對待,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合理計劃課堂教學,優化課堂設計。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教材雖然是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材料,但是畢竟雜亂,學生時間寶貴,仍然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優化和整合。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的難易程度,合理安排每節課的內容,要由少到多、由易到難,這樣才不會對學生造成壓力。其次要對教學程序進行優化。說教性的課堂模式會使得課堂變得沉悶枯燥,學生很容易失去聽課興趣,又何談提高課堂效率呢。因此,教師要改變之前講得多,說得多的狀況,只進行必要的講解,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另外,教學程序要更加有靈活性和互動性,這在課堂設計中要體現出來。教師可以多增加一些促進互動的環節,例如課堂提問、集體討論等,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課堂設計要有開放性,最好能夠讓學生參與進來。例如,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一個問題多數同學都不太會,可以臨時改成討論課,教師帶領全體學生一起討論,得出結論。
2.改進課堂教學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之后,就要以一種利于學生易于理解和學習的方式講解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肯定有這樣的體驗,對于相同的內容,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摒棄陳舊的教學方式,用先進的方式引領課堂教學。教師不要一味地依靠說教法,而是積極實踐討論法、問題教學法、探究法等方法。另外,教師要豐富英語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多為學生創造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的組成是教師、教材和學生,所以要提高課堂效率,學生的學習行為也是關鍵的一環。因此,教師要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轉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
在新課改的推進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課堂的主人。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要讓學生一致處于被動聽課的狀態中,而是盡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發揮。
除此之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例如養成課前預習、課上積極參與提問等習慣,減輕對教師的依賴作用,在課堂上發揮主觀能動性。
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值得追求的問題,并且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努力。相信師生之間只要認真實踐、積極改進、相互配合,就一定能達到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