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清和



當今的茶會,已經(jīng)成為茶界的一道絢麗的風景,茶會的組織,又多以茶席的形式和面目出現(xiàn)。好看、靚麗的茶席布置,幾乎雷同,多是席主表情嚴肅,插一枝花,一壺五杯,刻意模仿的痕跡明顯。千篇一律的茶會、茶席、雅集,讓參與者失去了新鮮感以后,漸漸地審美疲勞,讓人感覺茶席的存在變成了形式主義,以至于感覺刻意、刻板、耗時、費力,背離了自在愉悅喝茶的初衷。
為什么會出現(xiàn)以上這些現(xiàn)象呢?究其本質(zhì),還是我們?nèi)狈Σ柘O計的本質(zhì)理性認識。那么,什么是茶席呢?我認為,茶席是為品茗構(gòu)建的一個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學空間,它以茶湯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空間形態(tài)中,與其它的藝術形式相結(jié)合,共同構(gòu)成的具有獨立主題,并有所表達的藝術組合。茶席,不是刻意地“擺”,是用心地去“布”。應天之時,載地之氣,加以材美與工巧,藉以實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茶的融合溝通,協(xié)和相親。器具之間,不是干枯的羅列展示,彼此有著生命的相生相惜,有著氣韻流動的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為了讓我們更美、更風雅地去喝茶。茶席是實用且美的藝術,二者不可孤立與分割。它首先是實用,其次才是美。茶席營造衍生出的美感,是為實用去服務的。日本的工藝大師柳宗悅說過: “隨著使用,器皿之美與日俱增。棄之不用,器皿便會失去意義,美亦將不復存在,故而美是用的表現(xiàn)。”所以說,茶席是有思想、有表達、有詩情、有畫意的茶道藝術組合。既然茶席是一個以茶為靈魂的茶道美學空間,那么這個空間里的所有載體與構(gòu)件,都要服從和襯托于茶這個主體,而不能喧賓奪主。故明代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說: “知蓄書史,能親筆硯,布景物有趣,種花木有方,名日清致。”茶席的清致,與陳眉公所言又是何等的相似!茶的品飲,又以湯色、滋味、香氣和氣韻為主,而感受這四個要素,必須依靠和調(diào)動我們的感覺和知覺,去細細體會與品味。 “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只有不斷減少茶道空間里影響眼、耳、鼻、舌、身、意的干擾因素和信息沖擊,我們的身心才能變得松馳和沉靜,我們的直覺和感覺才會更加敏銳與精準。因此茶席的設計,力求簡古通幽,質(zhì)樸素雅。正如米開朗基羅所說: “美就是凈化過剩的過程。”美麗與否,在于你如何剔除那些影響美麗的因素。這個觀點,與德國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設計哲學不謀而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心的愉悅沉靜與否,還與茶席平面的大小、泡茶人的坐姿、泡茶人在水平作業(yè)區(qū)域內(nèi)的最大伸展能力,以及身心能夠承受的負荷,茶席的色調(diào)、煮茶器、泡茶器、品茶器把持的舒適性、泡茶、分茶的邏輯秩序等因素緊密相關。
我們真正理解了茶席的概念之后,就會感悟到茶席的存在,不只是徒有形式,是為解決和厘清我們泡茶的邏輯順序與方便性,是讓我們美且更便捷省力地去泡茶、分茶。
茶會是一場關于茶的盛宴,也是一場充滿禪意的雅集。在茶席上,能品到心儀的佳茗,欣賞到別具特色的茶器,能遇到愛茶的人,也能學到渴求的專業(yè)知識。茶會是種種美好因緣的和合,因此茶聚的時刻,特別受到茶人們的珍視。從茶席的布置、插花、煮水、提壺、瀹茶、分茶,到焚香、聽琴、品飲、回味等,不惟坐席中的主客是一期一會,茶湯與當下的花姿,當下主客的心境,當下席上的光影,均是不可再來的一期一會。
莊子說: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儀,萬物有成理而不說。”節(jié)氣的變換,萬物的榮枯,四季的秀色,天地的大美,都蘊含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演化之中。與時俱進,不同的季節(jié),有不同的寒溫燥濕,有不同的花開花落,更有不同的茶飲。品飲不同的茶,便勾勒出與茶與季節(jié)相融合的不同的茶席,或清雅、或清涼、或樸素、或華麗。怎樣設計出一個讓人滿意的茶會、茶席呢?限于篇幅,只能枚舉一二,見一斑而窺全豹。例如,炎炎夏日的茶席,要以簡淡翠綠的色調(diào),營造出清涼的品茶空間,茶品的選擇也多以綠茶、生普、新白茶為主;冬季的茶席,要體現(xiàn)出溫暖貼心的特點來。千利休在日本茶道的四規(guī)七則中說: “做茶事,要使人感覺到冬暖夏涼。”因此冬天的茶席,需要通過插花、茶湯、茶器的色調(diào)、席布、茶境等方面,營造出溫馨與關懷,讓人從孤寂中看到明媚,從蕭條中窺到春色,從積雪中望見春水,從寒冷中覺知春意。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從茶里感知到春天,品出人生的溫暖和希望,就是冬之茶席的要旨。
另外,茶會雅集大家本是為交流而來,因此,我不太同意當今茶會中絕對“止語”的嚴苛要求。在茶會活動的進行過程中,人與人之間,不是不可以交流,但需安靜輕聲,以不影響到第三個人為度。
茶會結(jié)束后,廢水、茶渣,以及茶會產(chǎn)生的垃圾,要進行必要的分類,并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能利用的盡量回收并再利用,不能利用的,要傾倒于指定的位置,一切收納工作,要有條不紊。珍惜資源,愛護環(huán)境,盡量抹掉碳痕跡,方不負這席有滋有味、優(yōu)雅養(yǎng)心的茶。茶會的一點一滴,行住坐臥,體現(xiàn)著參與人的態(tài)度與修養(yǎng)。一場清心安靜的茶會,需要每個人的默默付出和傾心支持,才會讓自己安于當下,在細節(jié)之美中慢慢吃茶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