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振廷|文

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集團”)近日舉行的員工懇談會,用請吃飯的方式,“賄賂”員工給企業提意見,這個方法,剛剛看到時,筆者一笑而過,但細心一琢磨,這家企業一請15年不間斷,卻讓筆者感覺這家企業不簡單,這家的老板是用“嘴軟”,讓員工想得更多的是企業。
論吃請,按中國的常理一般是有求于人,才會去做的事情,當然也包括家人親情之間的禮尚往來。且不論后者,在我們的企業里,有幾個董事長、總經理在過年的時候想過請自己的員工吃飯?有幾個是真心地想到員工家里走一走看一看?筆者認為,恐怕即使有,也是作秀的成分多。而今天的金龍集團董事長李長杰卻實打實地把員工當作自己的家里人,實打實地體會員工的冷暖,實打實地把“員工的利益高于一切”。也許有人說李長杰也是作秀,但筆者就會反問:你這樣作秀15年試試?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很多人的思維定式里,“摳門”是這些企業老板的代名詞,但在李長杰所在的金龍集團卻恰恰相反,對員工的事情,企業做的總是很大氣。年底請每一位員工吃飯只是他們善待員工的舉措之一。據悉,在很多媒體的報道中,金龍集團員工購車給予半價補貼、員工生日企業宴請、提供免費午餐、免費洗浴、勞模先進免費旅游等等,讓員工嘗到了作為企業一員的自豪感。另外,員工只要在工作上有創新,那就是一個字:獎!在金龍集團發展的歷史上,對全面攻破銅管生產技術工藝有突出貢獻的員工,李長杰獎勵一輛價值20多萬的轎車;對完善銅管鑄軋工藝技術的關鍵技術人員獎勵15萬元;對新能源鋰電隔膜材材料生產技術研制成功的攻關小組獎勵10萬元,關鍵個人獎勵5萬元,當然金龍集團每年對員工進行技術創新獎勵更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善待員工,讓員工真正把企業當“家”,激發的將是員工的才智和無窮盡的創新力量,作為多年的企業管理者,李長杰深深懂得這一道理。每天只要在單位,中午吃飯時李長杰拿上餐具和員工一起排隊就餐,不搞小飯桌特殊化。他還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郵箱對員工公開,員工只要有意見都可以和他聯系,像這樣以人為本的企業,真正地把員工當家人,員工何不以此為家?員工何不賣力干?
其實,對我們的工人,真的不用講一些大道理,他們需要的是真真切切的關懷。但在一些企業里,員工也有評為勞?;蛳冗M等榮譽,榮譽給的很大很大,但一聯系到物質獎勵時,卻顯得十分的小氣和蒼白。這樣的企業,員工何以愛企業?力量何以凝聚?創新何以有動力?發展何以能百年?
我們奉勸一些企業還是應該多學李長杰對員工的“賄賂”,要知道,“吃人家嘴軟”,“嘴軟”的員工常在基層一線,看到的問題多,心中的想法也多,勢必心有妙招,這些妙招的積累之后,我們的企業是否會更加“硬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