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文
黃河之畔,太行山下,歷經58年風雨歷程的河南豫光金鉛集團,幾代人篳路藍縷,以前瞻的眼光、創新的智慧和堅實的步伐,打造出一張“綠色冶煉、循環發展”的靚麗名片,以勃勃生機矚目世界!
中原大地,雨露潤澤。河南豫光金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光金鉛或豫光”),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上市公司中國500強、有色金屬行業鉛鋅領域大型骨干企業,國家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首批入選《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企業、全國廢舊金屬再生利用領域試點企業、首批清潔生產化示范企業、首批河南省城市礦產示范試點單位,正以循環經濟發展觀念為先導,緊緊圍繞“做強有色主業,做大循環經濟,加強資本運作,加快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依托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開辟出一條高效、節約、低碳、環保的綠色發展之路。

作為重有色企業,固然要追求財富、創造價值,但財富利潤必須建立在保護生態環境之上,如是,企業才會擁有持久的生命力。董事長楊安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思路決定出路。豫光金鉛,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敏銳地捕捉到:中國有色冶煉發展的未來在于環保。他們首開行業先河,開始了“工業出城、項目上山”的綠色冶煉之路。公司先后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及自主研發,研制開發出非定態二氧化硫轉化技術、全濕法金銀生產技術、鉛冶煉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熔煉技術、廢舊鉛酸蓄電池自動分離—底吹熔煉再生鉛新工藝、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煉鉛等多項國際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始終引領中國鉛冶煉行業的技術升級和發展方向。公司工藝裝備水平、環保治理和節能減排水平始終走在全國同行業的最前列。
資源有限,創造無限。豫光金鉛,依托鉛鋅銅為主體的有色金屬冶煉產業,通過相關多元產業鏈的延伸、銜接,把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從主業中綜合回收金、銀、銻、鉍、硫、鎘、銦等多種有價元素,真正把有限的資源吃干榨凈,做到物盡其用。
2002年起,豫光開始生產和銷售合金產品。目前已有鉛基合金、鋅基合金等100余種合金產品。
2003年12月,10萬噸電鋅工程奠基。
2005年12月,10萬噸再生鉛項目廢舊蓄電池分離工程奠基。
2007年8月,10萬噸極板項目一期工程奠基。
2007年11月,鋅業余熱發電項目投運。
2008年6月,投資4000余萬元開工建設綜合廢水治理系統。
2011年3月,豫光金銀深加工系統投運,積極開發金銀深加工產品,目前擁有生產、銷售、回購等產業鏈系統。
2012年2月,豫光在江西源豐開工建設18萬噸廢舊蓄電池回收中心,投產后,豫光金鉛廢舊鉛酸蓄電池年處理能力將達到54萬噸。
2012年3月,銻還原爐成功試產。
2012年4月,1萬噸陽極泥擴建項目投產。
2012年10月,豫光再生鉛廢舊塑料改性造粒綜合利用項目分色回收系統投產,將廢舊鉛酸蓄電池中的塑料進行分色回收。
2013年1月,豫光成立了冶金機械制造公司,具備再生鉛冶煉系統全包建設能力及各類冶金機械、爐窯等設備的制造能力。
2013年5月,豫光濺射靶材項目拉通投產,代表公司進軍高新材料產業,產出金、銀、銦稀貴金屬靶材、陶瓷靶材、貴金屬粒線材等產品。
2014年,豫光冶煉渣綜合處理技改工程竣工投產,填補了河南省陰極銅產品的空白,成為豫光循環經濟產業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玉川大地,風生水起。豫光正以循環經濟為發展主線,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循環“食物鏈”,重點構建鉛鋅銅冶煉系統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一個資源循環利用的閉合經濟圈,實現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內部循環和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外部大循環。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豫光擁有有色金屬產學研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鉛鋅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色冶金研究院等研發平臺,擁有鉛高效清潔冶金及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煉鉛技術、廢舊鉛酸蓄電池自動分離底吹熔煉再生鉛技術、底吹熔煉技術集群、鋅冶煉銻鈷渣綜合回收利用技術等一批自主創新、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豫光先后起草或參與制定了國家及行業標準80余項,擁有科技成果200余項,專利150余項。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自主創新,成為豫光推動循環經濟產業不斷發展的強大原動力。一個技術雄厚、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循環經濟產業,正在健康、綠色、創新、多元的良性軌道上蓬勃發展。
當今社會,再生資源利用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我國第一批符合《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的兩家企業之一,豫光從2002年開始,就邁上了再生資源開發之路,開創了再生鉛和原生鉛相結合的新模式,使鉛工業步入了“生產—消費—再生”的循環發展之路,豫光因此被譽為“世界再生鉛發展的中國樣本”。
2005年,豫光成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全國廢舊金屬再生利用領域試點企業。
2007年3月,一期10萬噸再生鉛項目投產。采用自主研發的“廢舊鉛酸蓄電池自動分離—底吹熔煉再生鉛”先進工藝。
2009年10月,豫光第二條廢舊鉛酸蓄電池處理系統破土動工。
2012年2月,豫光開工建設了江西源豐18萬噸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中心。目前,豫光廢舊鉛酸蓄電池年處理能力達到54萬噸,成為世界廢舊蓄電池處理能力最大的企業。
2014年4月,豫光入選國家環保部符合《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第一批企業名單。
近年來,豫光積極參與國家《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基金管理制度》、《再生鉛行政許可證》管理辦法、再生資源返稅修改辦法等制定工作,在我國再生鉛行業居于主導地位。
2012年,豫光申報國家城市礦產建設示范單位,并成功入選首批河南省城市礦產建設示范單位。短短的三年多時間,豫光逐步完善了內外資源循環生態產業鏈、再生鉛產業鏈、再生鋅產業鏈、再生銅產業鏈、再生鋁產業鏈等五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并在發展再生鉛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繼續發展再生鋅、再生銅及稀貴金屬綜合回收等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同步開展國內外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逐步將豫光打造成為世界再生金屬領域的標桿企業。
豫光堅持進行工藝技術升級改造和“三廢”綜合治理,環保投入在同行業名列前茅,占總投資比重的25.2%,環保治理水平在國際國內均處于領先水平。豫光的水處理工藝被國家環保部列入“2009年先進污染防治技術名錄”,處理過的生產廢水達到人體直接飲用水平。2010年,豫光被省環保廳作為企業環境監督員試點單位和河南省節能減排十大領軍企業之一。2012年豫光被環保部確定為重金屬污染防治治理樣板企業。2013年被環保部和工信部等六部委列為全國首批重點行業清潔生產試點單位之一。2014年5月,豫光榮獲了我國工業領域的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同年,“YUGUANG”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滄海橫流楊帆越,鯤鵬展翅任翱翔。放眼未來,生態豫光必將奏響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強勁樂章,也必將以鮮明的循環經濟特色寫下世界有色冶煉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