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紅,李映霞
(湖南商學院,湖南長沙410205)
伴隨我國現代公司制的普及,職場生存成為當下中國人一種全新的社會存在方式。描述當代白領們在職場中的成長,同時分享職場生存規則的“職場小說”應時而生。在職場眾生圖中,職場“新女性”形象獨樹一幟。這些女性形象如李可《杜拉拉升職記》中的杜拉拉、秦于?!睹讒I,快跑》中的米婭和崔曼莉、《浮沉》中的喬麗等,不僅個性鮮明,而且還整體呈現出經濟獨立、勇于挑戰、堅持自我的特征;這些女性在職業中追求自立,在情感中處于主導地位,在與男性相處中呈現一種和諧的狀態;具有全新的兩性觀。這些特質不僅是我們以前的文學作品中傳統女性形象無法比擬的,也是在此類文學作品之前的“女強人”形象所不具備的。她們成為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作品中一道獨特的女性風景。
職場小說中刻畫的這一類新女性形象,其家庭背景平凡普通、相貌平平;她們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擁有高學歷。她們都是知識女性,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高學歷,因此有機會進入較好的職場平臺,成為職業女性,依靠自身的勤奮努力,通過正規的手段實現人生目標。比如《杜拉拉升職記》中的杜拉拉出身于普通家庭,相貌平平,沒有背景,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民營企業上班,不甘于人生就此平淡,在面對職場騷擾之后,杜拉拉毅然辭職,向外企DB公司投出橄欖枝,成為DB公司行政部的一員,在激烈的職場角逐中,賣力地工作,不依靠男性、不依靠潛規則,成長為一位精明干練的HR經理,年薪漲到23萬,擁有令人嘖嘖稱贊的收入、地位和頭銜。崔曼莉的《浮沉》中喬莉也與杜拉拉有相似之處,喬莉在北京上大學,受過高等教育,畢業后選擇遠離杭州的家留在北京發展,進入世界500強的賽思中國做一個前臺,抓住機會,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做起了銷售。經過幾年的打拼,最后簽下7億元的大單子。
“喬莉坐在回家的出租車上,看著窗外繁華的城市燈火,不免有一點猶豫,自己這樣努力辛苦地打拼,是不是沒有什么價值?但是轉眼,她便開始譴責自己,她寧愿這樣吃苦,也要證明自己可以在社會上獨立,而且可以生活得很好。她苦笑了一下,也許女人太要強了不是什么好事情,可是自己已經變成這副模樣,想改變也來不及了,這就是現在的社會,可以讓各式各樣的人按照他們對人生的理解去生活、去索取,這就是一份寬容。”①
以上引自《浮沉》中的文字,寥寥數語,我們不難看出,喬莉作為職場女性不同于其他女性,寧愿吃苦,有目標,有理想,在為職業、人生努力拼搏,在工作中適應社會,通過社會改變自己,對于“各式各樣的人按照他們對人生的理解去生活、去索取,這就是一份寬容?!眴汤虻倪@番想法正是職場新女性的新的價值觀。
職場“新女性”在現下知識經濟發展處于波瀾壯闊的背景下進入職場,她們從事著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興趣驅使,她們在職業中投入更多的熱情。盡管是在逆境中成長,同時能夠在工作的艱辛和努力中尋找到快樂和滿足感。她們在自己的職場生涯的規劃上設定了正確適當的目標,遇到困難,不退縮,不放棄,在逆境中成長,通過自己的智慧摸索出一條生存之道,并在職場中游刃有余,這些都代表了職場新型“新女性”事業獨立的形象。
李可刻畫的《杜拉拉升職記》中的杜拉拉,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職場菜鳥,一路成長為一個專業干練、精明能干的HR經理,期間經歷了眾多艱難險阻。在剛剛進入DB時,因為直爽、不通情理的性格使然,杜拉拉在公司里屢屢遭受打擊,來自上司、不同科室的折磨、玫瑰的小手段等等,使得杜拉拉深感挫敗,環境總是讓她喘不過氣來,但是杜拉拉并沒有就此氣餒,或者直言放棄,而是在內心中對職場為自己建立了一個探險的大冒險樂園,把DB企業幻想成一個可以冒險、探險的世界,在這個冒險的樂園中,杜拉拉把自己幻想成一個可以在江湖中游走的小小女劍俠,把這些打擊、困擾轉變成一場場征服的游戲。最后,不僅在這些打擊困難逆境中成長了,還提升了薪酬和地位。
《浮沉》中的喬莉作為新時期的女性,同樣展現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同樣地體現了不輕言放棄的精神,在逆境中以一種別樣的方式解決職場中遇到的困境。在“晶通”的單子上,喬莉別具匠心用一盤棋來博弈,把合作的勝負用一盤棋來決定是否繼續下去,對合作勝負用下棋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體現了喬莉在職場中的生存智慧,在職場困境中善于找方法、找解決途徑。同時在面對職場工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公司已經明白告訴她晶通的單子可以放棄,去進行下一個項目后,喬莉在自己感到絕望的時候都沒有放棄,依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求新的解決方法,她總能夠用自己的智慧,找出最直接最有效地解決方案,而不是去依靠他人,最后簽下7億元的單子。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職場小說中刻畫的職場“新女性”也是能夠在職場困境中不拋棄、不放棄,在逆境中尋求新的解決方法,并且自信沉穩地展現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面對職場出現的困境也能夠游刃有余地解決,從而實現自己在逆境中的成長。
在職場小說中,職場女性的情感生活也是一大亮點。在小說中,愛情、家庭、婚姻等已然不是職場女性唯一的心靈寄托和依靠。職場小說中刻畫的“新女性”在女性意識覺醒、肯定自身價值后,在選擇自己的人生伴侶時,把擇偶觀和戀愛觀的主導權都把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一味地被動。她們對愛情的追求和擁有是建立在自立自強的基礎上。與傳統女性相比,她們不會因為父母的“媒妁之言”、社會地位、物質財富、等級觀念,以及公司規定等外在因素,而放棄感情選擇。不會因為一套房子一輛車就把自己嫁出去,或者因為父母的壓力就隨意決定自己的情感,她們更加尊重情感的選擇,追求的是男女情感的平等。
職場小說中的“新女性”在經濟自主、社會地位提升、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的基礎下,對異性的情感標準出現多樣化,財富和物質固然成為一部分人擇偶的標準,但多數職業女性并不會因此為了“上位”服從“潛規則”。如職場小說中刻畫的典型人物喬莉和杜拉拉等,在面對物質誘惑來換取愛情時能堅定自己的立場,不以感情或身體去違背自己的原則。她們與男性一樣,追求在兩性情感關系中的獨立人格和尊嚴。在相對公平的情況下,并不希望犧牲自我委曲求全來換取愛情,這說明職場女性在情感中尋求的是一份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例如在《浮沉》中作者重點刻畫的女主人公,職場小說中的女主角:27歲還處于單身狀態的喬莉,不免常常要面對閨蜜“趁著年輕,找個金龜婿嫁了,要不到老了,吃虧的是自己”的告誡,面對父母的“年齡不小、該解決個人問題”的催促,以及詹德明勸解的說辭:“女人要學的東西,你一樣不會;你學的東西,都是男人應該學的,”詹德明看著她,“現在我明白了,女強人就是這么造就的,世界真奇怪啊?!薄芭说膶W問很大,”詹德明說,“學溫柔,學大方,學漂亮,學性感!學討男人歡心,學著讓男人花光錢,還要感動得涕淚橫流。這些,都是本事!……?”喬莉表示長這么大,她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這不是有違平等嗎?大家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照顧?!雹诿鎸ΨN種這樣的看法、外在的壓力,喬莉并沒有一味地被動,而是依然渴望能遇到欣賞自己的能力、需要被呵護的時候能有一個人陪在身邊,渴望與伴侶之間心靈的契合。
當職場女性在“職場”與“感情”出現沖突時,她們并不會去犧牲自己的工作去成就男性,同樣在情感生活中,也不依附于男性。女性更多的是處于一個主導地位,并不是一味犧牲。例如《杜拉拉升職記》中的杜拉拉和王偉:王偉作為職場精英,英俊、多金、體貼、善解人意,具備了眾多女性夢中情人的特質。而杜拉拉姿色平平,又是一個職場菜鳥,此時杜拉拉的魅力體現在個人品質和工作素質中,她吃苦耐勞,聰明果敢,表現出色,于是王偉被她吸引。但杜拉拉和王偉同為DB公司的員工,③“公司明文規定:公司對談戀愛沒有相關限制,不過員工之間要結婚的話就有規定了,直線上、下級之間不可以有婚姻關系,否則其中一個要調開——一般說來,夫妻雙方中會有一方主動離開公司。”辦公室戀情有一方必須離開公司,為了不影響事業,杜拉拉要求和王偉選擇隱瞞戀愛關系。“公司里有哪個經理在內部談戀愛的,要是被公司知道,你是銷售總監,總不會離開,那不就得我離開嗎?我好不容易升到經理,不愿意這么快就離開。”④這說明她在戀愛與事業兩者之間,更明顯傾向于事業。而王偉也是尊重杜拉拉的想法,同意兩人的戀愛關系不對公司的人公開??梢钥闯鲈凇抖爬氂洝分卸爬鳛榕裕谇楦兄袑僦鲗У囊环?,并沒有因為為了男性放棄自我,為了情感放棄自我、犧牲自我。當愛情與職場兩者發生沖突時,杜拉拉選擇自己的事業,最終的結果是王偉做出讓步,辭職了,杜拉拉繼續留在DB公司。杜拉拉卻并沒有為愛情表現失意而不能好好生活,放棄工作,仍舊是兢兢業業地工作,并且取得了更高的地位。所以,職場小說中的“女強人”擁有獨立的生存能力,在相對公平的情況下,并不希望犧牲自我委曲求全來換愛情,更多的是希望在情感中得到自主。
職場中的“新女性”們也渴望愛情,但是并不隨意付出自己的感情,相比較其他的職業女性,她們更渴望與伴侶之間是心靈之間的契合,希望愛情中沒有摻雜其他的附屬條件。對于結婚這件事,職場“新女性”更希望是因為幸福而結婚,而不是因為年齡、來自家庭的壓力和外界的社會壓力,更不是因為結婚而結婚,她們更多的是追求情感自主。因為追求在事業中自我價值的實現,追求情感平等和相互尊重,難免錯過社會普遍認定的最佳婚戀年齡,于是被稱作“剩女”,這是對女性的一種極大的不尊重。但實際上“?!闭f明我們進入了一個文明的社會,女性有了更多的自由,對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尊重和理解。這也說明職場女性在投身職場后女性意識覺醒,肯定自身價值,向往自由,追求人生價值,逐漸改變了傳統的戀愛觀念?!笆E且环N進步的表征,在現代社會里,婚姻家庭雙方經濟獨立,女性不依賴于男性,女性可選擇是否繁衍后代,生活的多元化使得女性對待婚姻的態度有了變化。”⑤
除了上述特征之外,在職場小說中,這些職場新女性更表現出一種清醒現實的生存智慧:一是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二是熟知職場生存規則,三是善于處理與男性之間的關系。這類“新女性”,她們能夠認清自己所處的職場環境,不好高騖遠,不虛談浪漫化、理想化的職場環境,拒絕理想、浪漫化的幻想;懂得如何利用有效資源,懂得如何交往、溝通、協調、合作,懂得如何做人,在維持著嚴謹而又寓意微妙的職場生存規則時進退有度,又不失自我,慢慢從職場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生存之道。而且,她們在追求女性自主的征途中,不再是一味地采取與男性對抗的做法,而是更看重兩性之間的和諧平衡。
如《浮沉》中的喬莉,剛剛進入銷售時,對銷售一竅不通,并沒有幻想銷售是很好做很簡單的工作,對銷售她深知自己是一片空白,既沒有過高地讓自己處于理想化的狀態,也沒有讓自己處于消極的態勢,而是認清現實,知道銷售是個競爭激烈的環境,想要成功就必須得努力。中喬莉在正式成為銷售后“知道銷售是用數字說話的,現在,她的人事關系全部轉到了銷售部,如果長時間賣不出東西,她就要走人了。進入賽思集團的銷售部,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被自己白白浪費了,那多可惜,而更可怕的是,如果離開賽思去新的公司應聘,別人聽說她是因為賣不出一分錢東西才離開的,那誰還愿意雇用她呢?”⑥喬莉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所以在職場中積極了解職場生存規則,不斷完善自己,迅速成長。她在工作之余向銷售業績優秀的前輩學習,同時也翻看著內容又陌生又枯燥程序員手冊,她告誡自己不許偷懶,不許放棄。喬莉知道在簽單之前,就需要跟客戶見面,陪喝茶、陪聊天、陪吃飯是不可避免的,對此,喬莉并沒有表現出排斥、不喜,而是面帶微笑地與客戶談技術、談職場、談打球,甚至談人生。由此可以看出成長起來的喬莉深諳職場游戲規則,能夠合理地把握自己的處事方式,體現出清醒的職場生存智慧。
職場女性在職場生存中不可避免會遭遇困境,但她們并不是采取一味地與世隔絕的心態,沒有表現出與職場環境格格不入,與男性敵視的狀態。比如《杜拉拉升職記》中胡阿發為難杜拉拉,《浮沉》中客戶方衛軍對喬莉的潛規則,職場女性能夠及時快速地做出反應,避免使自己受到傷害。在《杜拉拉升職記》中,小說開頭就描寫了杜拉拉受到公司老板胡阿發明里暗里的職場性騷擾,杜拉拉并不是拍案而起、憤然離去,在生存面前,她只能智取?!袄磺笏人砷_手,他一松手,她幾乎想大呼救命或者馬上跑出去,但是拉拉舍不得那份薪水。都說EQ在斗爭中成長得最快,她果然急中生智”,⑦用自己的智慧保護了自己,巧妙地替自己解了圍。
《浮沉》中喬莉同樣受到過職場騷擾客戶的騷擾,而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當客戶方重要人物工程師方衛軍對她進行性騷擾,并威脅她,提出無理的性要求時,她沒有慌張失措、被迫委屈自己犧牲自己,也沒有就此知難而退,放棄自己的訂單,喬莉把與方總工的對話錄下來留下證據,并巧妙利用方總工妻子的關系,沒有正面和客戶發生沖突又保護了自己,充分體現出職場女性在職場事業生存困境中的生存智慧。
職場小說中的“新女性”在工作中與男性或女性相處更是呈現一種和諧的狀態。《杜拉拉升職記》中的杜拉拉在剛進入DB與海倫關系緊張,到最后成為無話不談、互相幫助的好友,離開DB公司的玫瑰給予杜拉拉忠告,可以看出這類女性能夠在職場中做到同性之間的相處融洽。同時男同事也樂于幫助杜拉拉,在工作上給杜拉拉出謀劃策,欣賞杜拉拉、贊揚杜拉拉的表現,以上種種方面可以看出,杜拉拉與DB公司的男同事相處也是呈現一種和諧的狀態。《浮沉》中的喬莉在工作上一開始與劉明達合作,到最后與陸凡合作,相互配合,都能夠體現出女性和男性在職場的和諧相處。
值得注意的是,在職場小說中,并沒有把男性刻畫成“在場的缺席者”,許多職場女性初入職場時,都或多或少地得到過男性上司、同事在工作上的指導和提點,把女性和男性放在同一地平線上,讓他們共同參與,共同競爭,共同協作,共同進步,呈現出兩性在職場上的和諧,而非對立?!芭浴币矎脑瓉淼膹膶俚匚惶幘持饾u向主體地位變換,在生存、平等、發展的追求奮斗中,顯示出自己的智慧和光芒。
注 釋:
①崔曼莉,《浮沉2》,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98頁。
②崔曼莉,《浮沉2》,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03頁。
③李可,《杜拉拉升職記2》,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8頁。
④李可,《杜拉拉升職記2》,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57頁。
⑤管健,《剩男剩女,我剩故我在》[J].民生民意周刊,人民論壇,2011年,54~55頁。
⑥崔曼莉,《浮沉1》,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10頁。
⑦李可,《杜拉拉升職記》,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0頁。
[1]盧緒玲.從邊緣到邊緣——以女性主義的視角解讀《杜拉拉升職記》[J].影視評論,2010(1),28-30.
[2]管健.剩男剩女,我剩故我在[J].民生民意周刊,人民論壇,2011(1),54-55.
[3]荒林.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思潮的演變[J].廣東社會科學,2005(1),155-161.
[4]楊國蓉.“杜拉拉”的生產與消費——兼女性主義視角的闡釋[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3.
[5]閆寒英.中國本土職場小說中的父權制意識色彩[J].求索,2011(7),213-215.
[6]孫銳.從現代職場小說看新女性的生存困境[D]吉林:吉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