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利民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福建 漳州363000)
新常態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侯利民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福建 漳州363000)
國有企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現狀是隊伍不穩定,工作方式單一,缺乏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為提高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國有企業應緊緊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以人為本的工作機制,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開啟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努力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以人為本;國有企業;人文關懷;群眾路線
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的生命線,是黨的領導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得到體現的重要保證。國有企業擔負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不斷改進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通過適當的方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要解決關系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探索出多渠道、全方位、行之有果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為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堅強后盾。
在我國,國有企業生產資料國有,是公有制經濟的一部分。公有制經濟是“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重要支柱,是當前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物質載體。“國有企業是一種國家參與和干預經濟的工具與手段。”[1]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對國有經濟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正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結構調整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存量與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營造良好的改革輿論氛圍,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活力,為企業改革發展集聚正能量,是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2]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亟需面對深層次的問題,針對錯誤思潮不斷涌現的狀況,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需開辟新的“戰場”。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培養企業職工具備良好的社會心態,健康的思維方式,個性得到發展但不張揚,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
目前,國有企業內外政策、經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隨著人力資源市場的發展,職工隊伍呈現出新變化:農民工、大量勞務派遣人員逐漸成為員工的重要組成部分,職工存在著很多不同的想法。在新常態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更加艱巨的任務,沒有正式編制“約束”的職工,流動性比較大,同時學歷較低,很難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傳統的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象和環境已經發生改變,其運行方式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難以把握伴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職工思想變化,缺乏立見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形式主義嚴重,缺乏嚴肅性和實效性。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不穩定。十四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確立,并有效運轉。伴隨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利潤的驅使,公司治理結構與思想政治工作之間存在某種張力,帶來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開始下降甚至被邊緣化。國有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直接與經營效益掛鉤,待遇比較高,而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的工資由于沒有辦法直接與企業的經營效益聯系起來,所以他們的工資偏低,心里很難平衡,大部分職工的怨氣來源于收入增長太慢,總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勞動,收入付出不成比例,時間一長很多思想政治工作人員開始另尋出路。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不穩定、不被重視導致職工流動性加大,人才損失嚴重,工作隊伍不穩定。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單一。傳統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為求見效快、管理方便,采取“一刀切”,效果明顯,但是弊端也不小。忽視職工的內心感受,強制性而不是自愿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難以開展的。受教育者只會機械地學習、領會,有時候對學習內容囫圇吞棗,甚至會產生反感的情緒。企業職工會缺乏一種歸屬感,主體意識不強,主人翁的姿態很難體現出來。這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缺乏職工配合,沒有說服力,起不到引導、教育的作用。導致的結果是:領導很難在第一時間了解到職工的想法,對職工的思想波動摸不準、吃不透,思想政治工作沒有針對性。思想政治工作甚至成為了領導和職工之間的一種對抗,甚至是“貓和老鼠”的游戲,使思想政治工作變得死板、僵硬和被動。
第三,缺乏強力的組織保障。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層面的,體現的是軟實力,對企業利潤的作用難以數字化,表現不出直接的促進作用,領導層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個人層面,慣于使用行政命令,不帶頭示范、身體力行;在組織層面,以開會落實文件,工作流于形式,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僅僅局限在8小時之內。殊不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24小時全方位的跟蹤,否則容易“前功盡棄”。大部分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經費投入不多、隊伍渙散,思想政治工作機構被合并裁減、合署辦公,無獨立辦公場所,嚴重影響正常開展工作。
勞動力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國有企業要改革用人機制,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加強對全員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證國有經濟的社會主義方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緊緊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適合企業發展的工作方式。
其一,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體現對職工的人文關懷,打破僵化的方法,把工作延伸到工作之外,真正體現24小時全方位關心。國有企業要重視與職工的溝通交流,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把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制度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進行問卷調查,引入數學統計的方法,科學分析職工的思想動態變化,及時制定思想政治工作預案,形成一問題一方案,必要時采取心理疏導措施。采取崗位家訪等方式與職工進行互動交流,對職工進行全方位的身心關懷,有針對性地拓寬職工訴求通道,維護職工正當權益,培養主人翁責任感,把握職工思想動態,活躍工作氛圍,提升職工心理素質,引導干部職工身心和諧,促進職工身心健康,與他人和與社會之間和諧相處。盡可能把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消滅在萌芽中。跟蹤職工對工作的心理感受和情緒反應,建立心理疏導機制,幫助化解工作壓力,保持身心平衡,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培育員工的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使之保持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心理素質,促進企業員工的穩定性,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機和活力。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緊跟時代,更好地發揮職工的聰明才智,凝聚力量,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增強職工的歸屬感。
其二,開啟方便快捷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動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新變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視發揮網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4]。”在經濟新常態下要善于運用現代化新媒體自媒體等網絡媒介,構建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網絡體系,讓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發揮作用。在方式方法上適應互聯網+時代,特別是手機、微信、微視頻等新媒體廣泛普及的新趨勢,用簡單易記的形式,以圖、文、影等多種現代化手段,創建和增設職工互動的工作平臺(如微博、微信等),發揮新媒體方便快捷的作用,傳遞“好聲音”,傳播正能量。激發職工的參與意識,吸引職工群眾廣泛參與,加強自我學習和教育。
其三,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做好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全局性的工作,建立健全企業法人治理體系,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建立國有企業《黨委議事規則》,合理配置國有企業現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資源,采取董事會成員、黨組織骨干和經理班子成員“專兼結合、一崗雙責”、“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等任職方式,整合現有人力資源,統籌兼顧,形成工作合力。一要強化黨組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責任意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企業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進行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形成大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必須動員企業各方齊抓共管,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5]認真貫徹落實黨的重要會議精神,做好理論學習和教育活動,把黨中央最新的理論成果和會議精神及時傳達到每位職工,不留死角。定期舉行職工思想研討會,建立良好的上下溝通渠道,做好面對面溝通和一對一談心,跟蹤職工思想動態,找準與員工的想法和希望的契合點,真正把工作做到實處。二要創造性地開展國有企業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國有企業工會組織要依法履行職責,按照代表職工利益,促進企業發展,組織好職工代表大會。行使民主權利進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在業務管理方面建立協商制度,對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事項,搭建征求意見、提出建議的網絡平臺,便捷暢通的溝通渠道能更好反映群眾呼聲,當好聯系黨組織、企業和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三要用制度保證工作隊伍的穩定。堅持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與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設置,實現制度對接。建立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的機制,為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職稱申報提供政策支持,構建高中初級職稱配備合理、老中青三代相結合的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通過制度設計,把考核標準量化納入企業崗位考核體系中,實現常態化管理,最大限度調動職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企業活動的全過程。國有企業領導實行“一崗雙責”,要擔負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帶頭學習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執行并推動落實有關規章制度,以實際行動支持思想政治工作部門的工作。
黨的建議要與國有企業中的法人治理同步完善,確保黨對國有企業改革的領導。深入開展“三嚴三實”教育實踐活動,保持國有企業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加強國有企業干部作風建設,回應國有企業職工訴求,解決反映強烈的問題,才能更好地保證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堅持群眾路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兼顧不同職工的文化需求和利益訴求,發揮職工主人翁作用,調動職工積極性,使職工自愿地參與到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1]黃速建,余菁.國有企業的性質、目標與社會責任[J].中國工業經濟,2006(2):68-76.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5.
[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7.
[4]曹洪雯,李樹榮.基于社會網絡視角的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路徑創新探究[J].中國職工教育,2013(24):73-74.
[5]朱耀斌,何一成,周玉文.新時期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經驗[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1(3):93-97.
Analysi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Norm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HOU Li-min
(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s,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zhou 363000,Fujian,China)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important forc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the team instability,a single work, the lack of strong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oughts political scientific level,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establish a people-oriented mechanism,focusing on huma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open convenient way of working hard to modernize their governance capac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human-oriented;state-owned enterprises;humane care;mass line
D64
A
1007-5348(2015)09-0036-03
2015-07-22
2012年福建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以人為本'理念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JA12437S)
侯利民(1981-),男,河北邯鄲人,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責任編輯: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