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娜
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理念的若干研究論述
□秦娜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傳播的途徑也愈加豐富,這就給廣播電臺節目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新聞節目也不例外。因此,應對廣播電臺新聞編輯的工作理念進行創新,從而使廣播新聞節目能夠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以及不斷變化的審美情趣。基于此種情況,筆者對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理念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淺見,希望能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
在廣播電臺新聞播出時,難免回到策劃工作的干預和影響。廣播電臺新聞作為一種具有較強動態性的新聞傳播渠道,很難對其進行準確掌握。作為新聞傳播的一種重要途徑,廣播電臺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必須要不斷對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以更好地履行國家和社會的職責。本文以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工作理念的重要意義作為文章內容的切入點,并對廣播新聞編輯創新的體現以及創新路徑進行了詳細地闡述。
新聞編輯應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積極投身到新聞節目改革的浪潮中去,加速其改革進程,提高改革速度,只有這樣,才能為廣播新聞行業的高效發展夯實牢固的基礎。由此可見,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興工作理念的重要意義,那就是不僅能夠幫助傳媒單位和社會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更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具體內容如下:
(一)能夠幫助傳媒單位和社會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人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廣播電臺,其重要地位正在不斷地提高。為了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情趣,新聞編輯應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首先,新聞編輯應在日常工作中,嚴格按照相關方針政策來執行,并保證工作不會出現失誤。其次,新聞編輯樹立積極的工作態度,增強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新聞趨勢進行認真分析和觀察,主動出擊,將新聞編輯方針的目的性和主觀性充分地體現出來,促進新聞編輯方針作用的提升。
(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
只有對新聞編輯策劃進行創新,才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新聞傳播的理念就是,新聞編輯者不僅要追求良好的傳播效果,并且要結合廣播電臺的傳播規律。從現實角度來說,新聞的傳播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據新聞受眾的感受和體驗。由此可見,加大對新聞受眾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新聞傳播的負責人,新聞編輯應對新聞受眾的思維方式以及心理特點加以認真的研究,并使制定出的新聞內容,具有較強的可視聽性、參與性和社會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成功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提升收聽率,有效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
廣播新聞編輯應與時俱進,通過創新來提高其競爭力,只有對傳統觀念和模式進行突破,積極探索新的工作形式,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也就是對新聞內容、形勢以及編排手段的創新,具體內容如下:
(一)創新新聞內容
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撲面而來,如何有效地在眾多的新聞中篩選出重要的信息,成為了擺在了相關工作人員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新聞編輯應提高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因為,只有含金量教高的新聞才能激發受眾觀看的欲望,這就給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進行新聞內容選擇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不同水平聽眾的需求,還要緊跟時代的趨勢,把新聞和咨詢進行有機融合,擴大新聞的價值。此外,所選擇的內容也應貼近人們的生活,體現出百姓關心的事件和話題,從而實現新聞的信息化、生活化。更為重要的是,新聞編輯還應對新聞內涵進行充分發掘,將最為重要的核心內容直接傳播給受眾,保證新聞的含金量,提高其附加值。
(二)創新新聞形式
對新聞形式進行創新,可以說是廣播新聞編輯創新工作理念的重要環節,更是實現廣播新聞創新的重要途徑。廣播新聞傳播的最大特點就是以聲音為渠道,因為這種傳播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體現在無法滿足聽眾的視覺上需求。因此,新聞編輯想要有所創新和突破,必須要下大功夫,對新聞形式進行創新。比如,可以在進行新聞廣播的過程中,添加一些互動環節,激發聽眾的參與興趣,也可以提高播音員的幽默感和綜合素養,提高廣播新聞的趣味性。此外,可以將廣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通過把新聞嚴肅性和音樂感染性充分結合在一起,通過良好氛圍的構建,讓聽眾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不僅能讓聽眾從廣播中能夠獲取有效的信息,還能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三)創新新聞編排
廣播媒體想要有效地提高收聽率,必須要開展好新聞編排工作。新聞編輯應避免出現內容編排出現重復的現象,否則不僅會讓聽眾感覺單調,并且毫無新意。因此,新聞編輯應在不同的時段,進行不同節目的編排,將廣播的獨特性充分突顯出來,激發廣大聽眾的收聽熱情,有效促進收聽率的提升,從而提高廣播媒體的核心競爭力,為其經濟效益的提升保駕護航。
廣播新聞編輯創新的有效路徑有很多,具體來說,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豐富報道內容、完善廣播新聞形式、提高新聞節目編排的科學性,具體內容如下:
(一)豐富報道內容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獲得新聞信息的渠道多了很多。這就給廣播新聞節目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廣播新聞編輯應對新聞內容進行拓展和豐富,并以通俗易懂、便捷的方式,傳播出最大量的信息。同時,還應對網絡優勢進行充分利用,實現圖片新聞、文字新聞到有聲新聞的順利轉變。此外,不僅要在新聞內容上下功夫,更要在聲音上打動受眾,因為聲音是幫助節目和受眾建立良好溝通的有效渠道,從而使新聞報道能夠貼近聽眾的心靈,使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完善廣播新聞形式
第一,廣播新聞編輯應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多采納聽眾的建議和意見,樹立服務理念,不斷對廣播新聞形式進行強化和完善。對于當天非常重要的新聞,新聞編輯可以采取整點的播報方式,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進行插播,比如在遇到地震、水災等和群眾安危相關的事件,應保證在第一時間內向聽眾進行傳達,體現出新聞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可以在新聞節目錄制的過程中,增加一些和聽眾進行互動的環節,聽眾不僅是新聞受眾,更是新聞的傳播者,從而構建了節目和聽眾之間良好的溝通途徑。
(三)提高新聞節目編排的科學性
節目編排是否合理對廣播新聞編輯創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合理的節目編排會讓聽眾產生一種抵觸的心理,讓聽眾對節目產生不良的印象,降低了收聽率。因此,新聞編輯應給予節目編排足夠的重視,提高其科學性,根據不同的聽眾群體進行不同節目的編排,使節目的內容和計劃性能更加協調。只有這樣,才能創新廣播新聞節目,提升節目的新鮮感,使節目效果更加理想。
總而言之,廣播新聞編輯應打破傳統觀念的藩籬,通過對新聞內容、形式以及編排技巧的創新,加速推進廣播新聞編輯工作的進程。同時,新聞編輯應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轉變工作理念,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從而促進廣播新聞行業的良性發展,實現廣播新聞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1.譚天,陳菲.終端制勝:廣播新聞的形態之變——兼論廣播新聞研究的現狀[J].中國廣播,2012(09)
2.斯琴格日樂.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創新的實現路徑及意義初探[J].新聞研究導刊,2015(17)
3.謝梅,涂念.國內外公共廣播經典案例研究——對成都公共廣播網發展的借鑒意義[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01)
4.丁謙.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臺新聞編輯所肩負的責任[J].新媒體研究,2015(05)
5.陳秀芳.論廣播電臺新聞編輯應該具備的能力[J].新聞傳播,2013(06)
(作者單位:廣西人民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