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偉,王俊濤
(1.國家電網煙臺供電公司,山東煙臺 264000;2.國家電網煙臺牟平區供電公司,山東煙臺 264000)
供電企業職工技術創新機制建設探索
孫建偉1,王俊濤2
(1.國家電網煙臺供電公司,山東煙臺 264000;2.國家電網煙臺牟平區供電公司,山東煙臺 264000)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日益增強。怎樣才能將創新轉變成為驅動企業發展的主動力,在企業落地生根,成為供電企業日益關注的課題。在新形勢下,開展職工技術創新活動既要有堅強的機制保障,又要突出特點,靈活多樣,全面激發廣大職工的創新能力,為企業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展示國有企業應有的生機和活力。
職工技術創新;機制建設;企業發展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常態的發展期,外部因素的驅動力不斷弱化,必然引導企業將目光投至內部創新驅動上,而廣大職工的創新創造能力的充分發揮對企業的創新創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組織好、發揮好廣大職工的主動性,打造堅強的機制保障,不斷創新活動載體,成為供電企業應對新時期的重要舉措。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新常態是改革發展的一個全新階段,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孕育新突破,國力競爭和各種力量較量更趨激烈。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為科學技術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把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與職工隊伍建設有機結合,是企業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職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源泉。因此,要站在時代發展和企業發展的高度,深刻認識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重大意義。
(一)深入開展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是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源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供電企業作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的骨干力量,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和責任,因此應率先實現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規模擴張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道路。深入開展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的具體措施,有利于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利于激發職工創新活力,有利于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二)深入開展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是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好企業的有效途徑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開展職工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源泉。開展職工技術創新,有利于職工更加廣泛深入地參與企業改革發展,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自豪感和主人翁責任感;有利于進一步拓展職工事業平臺,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提升素質、全面發展;有利于進一步維護好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落到實處。因此,應通過群眾性創新實踐活動,發揮好、利用好一線職工的創造活力,讓更多創新潛能釋放出來,讓更多創新成果涌現出來,促進企業科技水平整體提升,在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帶頭和表率作用。
(三)深入開展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是企業提升職工素質、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內容
企業間實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當前,知名跨國企業紛紛把職工崗位創新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花大力氣加以推進。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供電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國際化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的人才比例還存在較大差距。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一線職工往往缺少創新的習慣、能力和環境,雖然時常有“創新”的沖動,但卻不
敢嘗試、不能嘗試或無法堅持下去。深入開展職工技術創新工作,適應了做強做優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內在需求,順應了廣大職工實現個人價值和理想抱負的迫切愿望,有利于實現職工和企業共同發展,有利于構建企業與職工的共同價值觀念,有利于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在實踐中,為加強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要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推進保障機制,為做好新時期的職工創新工作提供有效的載體,積累有益的經驗。
一是建立完善的組織保障機制。職工技術創新活動不同于科研人員的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發動職工進行技術創新是鼓勵“草根創新”、鼓勵藍領技術工人各展其能,讓創新從精英工程變成職工活動。為此,企業黨政有義務為職工技術創新管理工作提供必要資源,要定期聽取匯報,搞好政策研究,加強工作指導,解決實際問題,使職工創新各項活動真正成為“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工會作為企業黨委聯系職工的橋梁和紐帶,有責任在職工技術創新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要主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握工作定位,發揮自身優勢,提升工作能力,推動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深入開展。廣大職工要胸懷遠大理想,腳踏實地工作,發揚刻苦鉆研、銳意創新的優良傳統,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奉獻創新智慧,投身創新實踐,建功創新事業,做創先爭優的最佳實踐者、突出貢獻者。“領導有力,工會搭臺、人人參與”保障機制的建立,為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建立職工成才保障機制。創新的事業需要創新的人才。只有建立起完整的人才梯隊,才能保障職工技術工作不斷前行。一是要增強職工創新意識。積極發展“敢為人先、爭創一流、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利用“大講堂”形式,深入開展創新教育,引導廣大職工增強學習意識、創新意識和創新責任感,為創新打牢基礎。二是要加強職工職業技能培訓。按照“創新+實訓”培訓模式,開展創新工作室“1+3模式”創建,突出“以訓促學、以賽促練、名師帶徒、結對共建”四項功能定位,保障職工隊伍職業技能素質和技術創新能力“雙提升”。三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充分利用社會教育培訓資源和網絡平臺的作用,廣泛開展多層次的發明創造知識普及和職工職業技能培訓、技術創新培訓活動,培育更多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善于創新的創新型職工。
三是建立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創新支撐發展,最重要的是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要結合職工技術創新管理工作特點,制定下發諸如《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管理辦法》等系列管理辦法,將職工技術創新作為對職工表彰獎勵、晉職晉升、培訓深造的重要依據,讓職工的創新想法得到尊重、創新舉措得到支持、創新成果得到肯定,強激勵,重示范,帶動更多職工參與崗位創新。建立最佳實踐庫,匯編最佳成果集,統一編制最佳成果培訓課件,拓展成果推廣載體和渠道,實現創新成果共享。組織召開創新成果現場推進會,以現場觀摩的形式,在更大范圍內推動成果應用,并把成果工藝水平固化,形成標準化流程全面推開。
四是建立職工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激勵機制是創新發動機。有了激勵機制,職工的創新積極性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企業是職工創新的最直接受益者,要以企業單位為主體對職工創新成果進行獎勵激勵。建立創新人才培養管理制度、創新發明報告制度、獎勵報酬制度,明確創新發明完成后單位和創新發明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責任、獎勵和報酬等。完善正向激勵機制,不斷激發職工技術創新活力,以總經理獎優獎為載體,對職工優秀質量管理成果、技術創新“金點子”建議等職工創新進行物質獎勵。借力“創建先進班組、爭當工人先鋒號”等系列活動,在所有班組中評選先進班組、評選優秀班組長。堅持實效性、系統性、推廣性原則,每個季度組織對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評審,對優秀成果命名為“優秀創新成果”,按成果質量分別給予適當獎勵。
總之,職工技術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意義重要,影響深遠,作用巨大。職工技術創新工作開展的成效與公司機制建設、職工參加等多項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才會越發濃厚,企業發展才會有不竭動力。
(責任編輯:曹木易)
F273.1
A
2095—7416(2015)06—0039—02
2015-10-27
孫建偉,國家電網煙臺供電公司工會副主席。王俊濤,國家電網煙臺市牟平區供電公司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