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開亮
近年來,各省市電視臺都開辦了幫忙類節目,節目開辦之后,吸引了大量的受眾,切實提升了電視臺的收視率。隨著幫忙類電視節目的發展,其內容、表現形式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而促使幫忙類節目繁榮發展。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還是暴露了一些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節目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促進幫忙類節目發展,就需要切實解決當前存在的弊端,尋求突破創新。
近年來,各個電視臺紛紛推出了幫忙類電視節目,這促使電視臺的新聞播出格局發生了變化。原有的電視新聞報道模式為“我采訪,你收看”,這是一種單向報道模式,受眾基本無法參與新聞節目;而幫忙類新聞節目出現之后,電視新聞報道模式發生了改變,變為“你點題,我采訪,你收看”,在這種模式下,受眾與電視新聞之間的互動性增強。①而且,幫忙類電視節目的重點在于“幫忙”二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幫忙類節目是幫助百姓的一個平臺,百姓可以進行求助、投訴、傾訴等,由此也促使這類節目具備平民化的特點。幫忙類節目制作的宗旨為“貼近百姓、貼近生活、為百姓服務”。自2 0 0 6年開始,各個電視臺紛紛推出了具備自身特色的幫忙類節目,比如安徽經視的《幫女郎幫你忙》、揚州廣電總臺的《新聞女生幫你忙》、江門廣播電視臺的《女幫辦》等。幫忙類節目通過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和報道,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充分將媒體的親民意識體現出來。
盡管幫忙類新聞節目發展勢頭比較好,但是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題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幫忙類節目的內容上來看,幾乎所有電視臺都以家長里短的小事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內容的單一性。而且,連鎖反應是幫忙類節目發展中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例如,當電視幫忙類節目播出了家暴內容的節目,并且圓滿地解決了存在的家暴問題時,那么接下來欄目的熱線就會出現很多的家暴問題。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節目播出的內容來源,但是長時間對同一類內容的播出,不僅會令觀眾出現審美疲勞,而且還容易造成負面影響,影響社會的發展。②另外,由于幫忙類節目的題材大部分都是家長里短、民眾糾紛等,會逐漸失去對觀眾的吸引力,降低收視率。第二,容易產生社會負面影響。幫忙類節目主要是提供幫助,在進行報道時,采用介入式的方式,然而當介入的方式不恰當時,會產生社會負面影響,違背新聞道德、法律法規等。比如,某臺的一期幫忙類節目《為何終止我的保險合同》,節目中的當事人為一位老人,他生活貧困,為了防止在生活中受到傷害,老人買了一份保險。然而由于老人患有糖尿病,保險公司就要終止與老人的保險合同,老人不理解保險公司的做法,因此找到了幫忙類節目組。對此,記者首先對老人的保險種類進行了解,在老人的保險中,保的疾病中并不包含糖尿病,然后對保險公司終止合同的行為進行調查,最后,保險公司給出解釋。盡管弄清楚了問題的原因,但是節目在進行報道時,出現了傾向性的譴責,這給保險公司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之所以會導致社會負面影響出現,主要的原因就是節目組的人員出現了角色越位行為。③
在幫忙類節目發展的過程中,報道的主要內容就是家長里短的小事,長時間下去,受眾就會產生收視疲勞,進而降低節目的收視率。要想實現節目長遠的發展,就需要增加節目的內容含量,豐富節目的題材,通過創新性的報道吸引受眾的注意,提升收視率。《閑事婆·和事佬》欄目在發展的過程中,就進行了豐富題材、增加內容的嘗試。在保留原有板塊的基礎上,欄目增設三個新的模塊:新聞板塊、故事板塊、生活小竅門板塊。新聞板塊主要是對當天、當地的重要新聞進行報道,故事板塊僅限于講故事,并不會提供幫忙,而生活小竅門則是針對幫忙而設置的。改版之后的《閑事婆·和事佬》受到大量觀眾的喜愛,切實地提升了收視率,促進了欄目的發展。
對于幫忙類電視節目來說,主持人是節目的靈魂所在,也是節目的品牌代表,因此,要重點打造有自身風格特色的主持人。與其他的節目相比,幫忙類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進行節目突破創新的過程中,要重點突出主持人效應。④主持人應該走出演播室,參與到事件的采訪中,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增強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同時,還應該策劃出多種類型的活動,打造主持人的形象。主持人要深入到社區當中,融入到百姓當中,切身地了解百姓的困難,為百姓提供幫助,成為百姓的知心人,贏得百姓的喜愛。例如,江門廣播電視臺的《女幫辦》節目,每個月舉辦一次“女幫辦進社區”活動,協調政府服務部門和義工組織,深入社區,為居民解決實際困難,節目主持人和“女幫辦”記者在現場與群眾進行互動,有效地增加了節目的影響力。此外,主持人還應該樹立自身獨特的主持風格,提升自身的個人魅力,從而拓寬節目的影響范圍,吸引更多受眾觀看節目,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窺私心理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所謂窺私心理,是指對于別人的私事人們都有窺探的欲望。對于身邊的人和事,任何人都具有窺私欲望,不過不同的人所具備的欲望程度也不相同。體現在受眾身上,在觀看幫忙類節目時,受眾會更為關注隱私相關的內容。有些幫忙類電視節目在進行制作時,就會刻意迎合觀眾的這種心理,然而,當迎合的度不恰當時,就會發生侵犯當事人隱私的問題,引來當事人的不滿。⑤現階段,電視幫忙類節目所選擇的題材會越來越多地涉及到當事人的隱私,比如夫妻矛盾、懷疑子女非親生而鑒定D N A等題材。節目在進行制作時,會將情節制作得比較離奇,將個人隱私暴露在眾人面前。然而,過度的曝光隱私會給當事人帶來比較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涉及隱私類內容的題材進行制作時,要合理把握制作的度,保證制作出來的節目既能滿足受眾的欲望,還能夠保證當事人的隱私,最終達到提升收視率的目的。
幫忙類節目主要的受眾就是普通百姓,因此,除了利用新聞性來保證收視率之外,還需要增強節目的實用性。所謂實用性,是指節目為百姓提供有幫助的信息。在幫忙類節目發展的過程中,內容多以家長里短的瑣事為主,這種單一的內容不會長期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因此,就需要通過實用性來提升收視率。實用性的內容可以涉及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為百姓提供有幫助的信息,為受眾提供實質性的服務,提升受眾觀看節目的忠誠度。⑥
幫忙類節目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題材類型單一,內容不夠豐富等,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幫忙類節目的發展。基于此,各電視臺就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通過創新來打造有自身特色的幫忙類節目,同時,通過節目內容的豐富、主持人效應的發揮、實用性的增強等措施來進行創新,從而廣泛吸引受眾的關注,提升幫忙類節目的收視率,促進電視臺長遠的發展。
注釋:
①沙麗.電視幫忙類節目的現狀及發展規劃建議[J].新聞研究導刊,2015(06):43
②劉磊.“幫忙”類電視節目的價值與創意——以安徽電視臺《幫女郎幫你忙》為例[J].新聞世界,2009(07):71-72
③吳延霞.幫忙類民生新聞節目的新突破[J].中國地市報人,2012(06):81-82
④任紅雨.打造大平臺——幫忙節目的升級之道[J].當代電視,2014(09):101-102
⑤金崢.浙江廣電集團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展望[J].視聽縱橫,2013(02):69-70
⑥謝思.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定位[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04):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