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楠
男色當道:消費社會下韓劇“男色”消費解讀
□高楠楠
在消費文化日益繁榮的社會背景下,大眾媒體作為消費文化的積極建構者,不斷挖掘新的消費熱點,而“男色”業已成為新的利益攫取點。本文以消費社會為背景,探討韓劇中所表現出的顯著“男色”消費特征,并從“男色”作為視覺形象被消費、作為符號意義被消費以及“男色”消費中的權力再生產這三個方面對其進行解讀。
韓??;消費社會;“男色”消費;女性權利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技術的進步以及其所帶來的物質的不斷豐盈,當前社會已經經歷了由生產為主導的社會時期向由消費為主導的社會時期轉變。消費社會作為一種現實或是一種生活方式,已經滲透到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費文化已逐漸占據當前社會文化中主導文化的地位,在此過程中,大眾傳媒功不可沒。其通過描繪物質盛宴的所謂現實景象、傳遞物質消費等同于人生價值實現的神話等手段,潛移默化地建構消費文化、傳播消費文化。在此般高度物化的社會中,一切物與非物,都可被賦予某種新的意義、某種物的價值從而被消費。
在這場不斷挖掘新價值以期刺激新消費的奢華與豐盛之中,“男色”作為一種視覺形象、一種符號意義,成為新的利益攫取點,以消費對象的身份展示到琳瑯滿目的櫥窗中。而將“男色消費”推向極致的典范,非韓國偶像劇莫屬。修長挺拔的身形、入時考究的穿搭、溫柔體貼的浪漫氣質匯聚一身,通常是韓國偶像劇中男性角色塑造的標準配置。這種常被詬病為換湯不換藥的韓劇人物設定卻深受其受眾——尤其是女性受眾的追捧與喜愛,“長腿歐巴”的風靡正是消費社會下“男色消費”的一個縮影。
“在消費的全套裝備中,有一種比其他一切都更美麗、更珍貴、更光彩奪目的物品——它比負載了全部內涵的汽車還要負載了更沉重的內涵。這便是身體?!痹诓ǖ吕飦唽懴隆断M社會》中這段論說的時候,他所在的社會中,作為“最美的消費品”的身體還基本都是女性身體,而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不斷豐富與發展后,男性身體也比肩女性身體,成為視覺盛宴中的消費品。
韓國偶像劇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席卷亞洲以來,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男神形象,從早期以《天橋風云》的張東健、《冬季戀歌》的裴勇俊等為代表的第一批成熟、內斂型男神,到現如今以《聽見你的聲音》中李鐘碩、《來自星星的你》中金秀賢為代表的最新一代長腿、時尚的暖男型男神,在此間變化中,不僅可以看到大眾對男色審美的多元變化,亦可見“男色消費”的愈演愈烈之勢。消費社會是審美全面商品化,商品全面審美化的社會。①如詹明信所言“美感的生產已經完全被吸納在商品生產的總體過程之中”,正如陳列在貨架上的普通商品以精美包裝爭奪消費者的注意,電視劇制作也愈來愈看重“俊男靚女”出演所帶來的視覺快感對受眾的吸引力。
韓劇主要面向廣大女性受眾市場,因而更加重視對男性角色的視覺塑造。近年來,韓劇中男性角色的造型更偏重于凸顯身體輪廓的修身服飾,以著重表現劇中男性演員的長腿、肌肉等明顯對女性受眾具有吸引力的男性特質。如在韓劇《急診男女》中,為了表現男主角扮演者崔振赫一米八六的修長身材,在該劇第一集中即出現了男主角跳上桌子跳舞取悅眾人的情景,攝像機以仰拍的視覺表現方式,對男主角修長的腿、白襯衫包裹下寬廣的上身等進行了三十秒的中近景表現,其意欲引起女性觀眾視覺刺激的居心不言自明。除了在緊身服飾下凸顯的男性身材,近年來韓劇中亦常出現直接裸露的男性形象,如在2013年收視火爆的電視劇《繼承者們》中,首集開篇即用兩分鐘表現了男主演李敏鎬著緊身衣沖浪和淋浴的鏡頭以奪人眼球。
波德里亞提及,在將身體圣化為功用性身體指數的過程中,即不再是從宗教視角中的肉身或工業生產視角中的勞動力看待身體,而是從物質性或“有形的”的理想性出發把身體看作自戀式崇拜對象的過程中,美麗和色情是兩個主導主題。②韓劇中除了著重表現男性身體特征方面的視覺刺激,也重視從審美角度對男性形象進行“美麗”性裝飾,如服飾、配飾、發型、妝容等。韓劇的一大特色即是其對潮流風尚的敏感度極高,人物造型更是其展現時尚、引領潮流的重頭戲。以2015年新劇《海德、哲基爾與我》為例,片中男主角每次登場皆以一套全新造型亮相,而這些看起來低調的服飾、配件,悉數為眾一線品牌的當季T臺新款,制作方對視覺華麗的追求可見一斑。
在波德里亞看來,面向大眾的商品生產運動的重要特征,是在資本主義交換價值的支配下,原有的“自然”使用價值消失了,從而使商品變成了索緒爾意義上的符號,其意義可以任意地由它在能指的自我參考系統中的位置來確定。因此,消費就不能理解為對使用價值、實物用途的消費,而應主要看作是對符號的消費。③
韓劇除了運用視覺刺激將“男色”置于審美對象從而被受眾消費以外,同時亦多使用賦予“男色”以浪漫氣質的手法,使其作為理想伴侶的符碼被女性受眾消費。女性通常被認為具有重視情感體驗超過感官體驗的生理特征,而韓劇在向女性受眾進行訴求時,便很好地利用了女性群體的這一特質。韓劇中的男性主要角色多被塑造成擁有白馬王子品質的理想伴侶形象,他高大帥氣、溫柔專情、為愛人傾付所有,男性角色的人格魅力超越性感魅力,被置于最高地位。韓劇所運作的是理想伴侶的符碼,通過敘事營造關于戀愛的浪漫幻想,以加強女性受眾的情感愉悅,使其沉迷其中。在這一過程中,“男色”作為一種代表浪漫氣質、理想伴侶的符號意義被消費。如《來自星星的你》中金秀賢扮演的“都教授”,是一位來自外太空因事故而滯留于地球的男性角色,在與女主角的相遇及傾心后,他默默地保護女主角為其保駕護航,頗有白馬王子為拯救遇險公主而披荊斬棘的浪漫特質。完美的“都教授”隨著《星》劇的播出為演員金秀賢帶來了巨大的人氣,而被粉絲所追捧的更多的是金秀賢本身,還是他所扮演過的角色呢?這個問題,可從每當演員被爆出與角色氣質不符的私生活“丑聞”時,粉絲大呼幻滅的現實中找到答案——被消費的正是“男色”所代表的符號意義。
消費社會對消費及再生產的強調,使諸多傳統社會生活的規律隨之消解,“社會關系更趨多變、更少通過固定的規范來結構化,消費社會也從本質上變成了文化的東西”④。消費社會對符號的過度生產導致了固定意義的喪失,大眾在無窮無盡的象征符號及影像的狂轟濫炸中,被搞得神魂顛倒,找不出其中任何固定的意義聯系。固定意義及規范在消費社會中的消解,使得傳統社會的一切價值和標準都讓位于由大眾傳媒所構建的新的消費文化,任何階級、種族、性別都可以根據其在消費關系中所占據的主體地位從而獲得消費文化所賦予的向上流動的權力。
由于信息產業時代的到來,經濟自主權獲得極大解放的女性群體對爭取女性權利愈發重視,這種女性意識的覺醒及兩性權力的博弈在大眾傳媒中不斷凸顯。女性受眾在對韓劇中“男色”消費的過程中,占據消費主體地位,繼而獲得主動權力。傳媒文化制造者為了追求其經濟效益也樂于迎合女性受眾的這種權力意志需求,近年來韓劇也逐漸涌現了一批知性、獨立的新女性形象。而韓劇的一種最新趨勢更能清晰反映出這種權力變化,即其在情節設定中出現了女強男弱——女性為拯救者,男性為被拯救者的劇情模式。如《沒關系,是愛情啊》《海德、哲基爾與我》《殺了我、治愈我》這三部近兩年的最新劇作,皆講述了罹患精神疾病的男主角被女主角拯救的故事,其中對男主角發病時孱弱無助的表現與對女主角自始至終堅韌勇敢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反差。這無疑使女性受眾在觀劇過程中,通過角色代入心理掌握了主動權。
電視劇作為大眾傳媒的文化產品之一,不僅反映著社會現實也在積極建構社會現實。韓劇中通過女性的觀看視角對“男色”的視覺形象及“男色”的符號意義進行表現,為女性受眾提供以其自身審美進行視覺欣賞及獲得心理愉悅的機會,在此過程中媒介賦予了女性觀者絕對的主體權力,這種媒介使用中的主體意識也將潛移默化地使更多女性對現實生活中自身的主體地位愈加關注。
注釋:
①呂鵬.性屬、媒介與權力再生產:消費社會背景下電視對男性氣質的表征研究[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25
②[法]讓·波德里亞.消費社會[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143
③④[英]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譯林出版社,2000:124,21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