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利
(大唐保定熱電廠,河北 保定 071051)
某廠脫硝系統故障分析及處理措施
劉大利
(大唐保定熱電廠,河北 保定 071051)
通過對某廠脫硝催化劑失效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催化劑失效原因,為其他電廠總結出寶貴經驗。
脫硝 催化劑 環保
某電廠鍋爐為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超高壓、自然循環汽包爐、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單鍋筒型結構、四角切圓燃燒方式、平衡通風、固態排渣、全鋼結構構架、懸吊結構、半露天布置燃煤鍋爐,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燒技術。
脫硝系統改于2013年9月開工建設,12月19日通過168試運。脫硝系統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工藝,鍋爐尾部煙道內設四組SCR反應器按照 2+1層設計;催化劑選用催化劑廠家株式會社蜂窩式催化劑;SCR反應區布置在鍋爐高溫段空氣預熱器出口和省煤器之間,還原劑為尿素,尿素制取氨氣采用熱解工藝;催化劑采用聲波和蒸汽聯合吹掃方式。
脫硝系統投入運行不到一年,因環保指標達不到國家標準,停機進行檢查,發現脫硝系統催化劑失效。
2.1某廠機組脫硝系統工藝流程布置
為滿足催化劑最佳反應溫度要求,機組SCR反應器布置在高溫空氣空預器與省煤器之間,每側SCR反應區分為兩個室,中間布置一次風熱風道。高溫空氣空預器出口煙溫控制在300℃-350℃之間,煙氣通過高溫空氣空預器下喇叭口和均流板進入反應器
2.2某電廠機組脫硝系統部分設計參數:
燃煤收到基高位發熱值:20.99 MJ/kg
SCR入口煙塵濃度:40g/Nm3
SCR入口SO2濃度:4030 mg/Nm3
SCR入口NOX濃度:500 mg/Nm3
脫硝效率:>82%
NH3 逃逸率:3ppm
3.1運行中甲乙側氮氧化物參數存在偏差
該廠脫硝系統自投運以來甲乙側脫硝出口氮氧化物就存在偏差,2013年 12月月度平均值甲側為80 mg/Nm3、而乙側為115 mg/Nm3,兩側差值35 mg/Nm3。隨著運行時間的推移,脫硝甲乙兩側出口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偏差值越來越大,同時從2014年3月底,凈煙氣氮氧化物開始間斷性超標(超標幅度在5-10%左右)。期間電廠組織對尿素質量、尿素溶液濃度、噴槍、氮氧化物表計、氧量表計、噴氨格柵、吹灰系統、煤質、燃燒調整方式等進行了檢查,并對存在的問題采取了相應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氮氧化物超標排放情況,但始終沒有解決甲乙側脫硝出口氮氧化物偏差大的問題。
3.2吹灰器運行情況
脫硝系統投入后,聲波吹灰器連續運行。蒸汽吹灰每天白班吹灰一次。9月28日停機后檢查乙側催化劑堵灰嚴重,10月8日機組啟動后發現甲乙兩側出口氮氧化物偏差達95 mg/Nm3,采取增加蒸汽吹灰頻次,每班蒸汽吹灰一次,但氮氧化物偏差依舊未解決。
3.3機組爆管后催化劑檢查情況
該廠2013年1月5日乙側省煤器泄露一次(省煤器布置在催化劑下),停爐檢查未發現催化劑有異常。2014年6月24日因后包墻水冷壁管泄露停機檢修,停機后對催化劑區域情況進行了檢查,未發現有塌陷或堵塞、積灰現象。考慮到水冷壁管爆管后水蒸氣對催化劑的影響,7月份送催化劑樣品到催化劑廠家株式會社進行檢測。脫硝率72%正常(新試樣73%),檢測結論催化劑效率正常。
3.4機組停運后對催化劑的處理
2014年9月28 日,機組停備消缺,停備期間檢查發現SCR反應區催化劑有積灰堵塞現象,電廠采用真空吸灰裝置對催化劑進行了吸灰處理。10月8日投入運行,投運后發現脫硝裝置性能進一步下降,凈煙氣氮氧化物排放接近上限值,間斷性超標次數明顯增加。
2014年11月2 日,按照該省關于APEC期間保證空氣質量措施要求,機組停備。機組停運后打開SCR反應器發現催化劑層上鋼絲網上有塊狀積灰物(取樣送河北電科院化驗,含大量NH4HSO4),催化劑堵塞嚴重。電廠聯系催化劑廠家提供催化劑積灰處理辦法,按照催化劑廠家提供的吹灰指導手冊,組織人員將催化劑逐層取出,利用壓縮空氣(0.6Mpa)進行吹掃清理工作,期間催化劑廠家派專人到現場進行指導。清灰期間采取了塑料布包裹的防潮措施(見圖6)。11月13日機組啟動,脫硝投入運行后發現凈煙氣NOx排放超過200mg/Nm3,增大噴氨量和調整燃燒參數,氮氧化物依然沒有降低跡象,匯報河北公司后停機分析處理。3.5測試結果
11月2日機組停運后電廠取催化劑試樣送第三方進行檢測,部分項目檢測結果如下:
催化劑比表測試:固化端為43.42 m2/g、非固化端為53.87 m2/g
機械強度:軸向強度為1.628MPa、徑向壓強為:0.232MPa
催化劑堵塞堵塞率:13.99%
催化劑脫硝效率:79.2%
催化劑活性K0值:29Nm/h
氨逃逸率:18ppm
通過檢測結果,機組催化劑微觀比表面積為43.42m2/g,較正常值(波紋板式催化劑在50 m2/g左右)明顯減??;催化劑活性K0值為29 Nm/h,較出廠35 Nm/h明顯降低,已經不能滿足繼續使用條件。機組脫硝系統實際運行中熱解爐尿素溶液噴槍已調至最大值,但凈煙氣氮氧化物濃度遠大于排放限值。由此判斷催化劑性能降低或者部分失效
4.1正常運行噴氨量過大,氨逃逸高
電廠聯系河北電研院分別測試了甲A、乙C、乙D三臺反應器的出口NOx濃度場,從測試結果看,甲A反應器出口NOx濃度分布較為均勻,乙側反應器出口部分位置的NOx濃度高,即實際出口NOx濃度分布情況較測試結果更差。經過甲、乙兩側脫硝出口氨逃逸測試結果看,乙側各個測孔的逃逸氨濃度均很高,范圍為34~62ppm,即乙側出口NOx濃度偏高并不是由于供氨量不足造成的;甲側的逃逸氨濃度相對較低,但是部分位置仍然超過了3ppm的設計要求;甲、乙兩側的逃逸氨濃度大大增加了空預器積灰堵塞以及腐蝕風險,嚴重影響了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通過氨逃逸測試結果,可以推斷出反應器內部存在煙氣短路或者催化劑失活情況。但為保證環保指標要求,電廠不得不繼續采取加大噴氨量的方法來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長期運行后形成了惡性循環。
4.2受熱面爆管影響
受熱面爆管機組事故停運時,依照原處理方式是保留引風機運行抽出爐內蒸汽,由于催化劑布置在鍋爐尾部豎井,尤其是水冷壁和過熱器爆管后,難免會有濕蒸汽通過催化劑,增加了催化劑粘結細灰的可能性,減少了催化劑本身的比表面積,降低了催化劑的活力。
4.3蒸汽吹灰過于頻繁
一般情況下,蒸汽吹灰作為聲波吹灰器的輔助,只有聲波吹灰器故障或發現催化劑積灰較嚴重時,才進行蒸汽吹灰。因為吹灰蒸汽的參數及吹灰部位的煙氣參數都不是很高,蒸汽進入和細灰混合,當氨逃逸率升高時,會大大增加硫酸氫銨的生成,生成的硫酸氫銨附著在催化劑表面,使催化劑的活力降低。
4.4停機檢修催化劑的吹掃方法不對
因為該催化劑的強度較低,采用壓縮空氣進行吹掃而不是采用負壓吸附,有可能造成催化劑小孔堵灰,減少了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同時用壓縮空氣進行吹掃,降低了催化劑的強度,減少了催化劑的使用壽命。
4.5運行過程中催化劑入口煙溫較低
機組脫硝投運以來,鍋爐尾部煙道SCR反應區煙氣溫度甲側在330℃,乙側在310℃左右,低于催化劑最佳反應溫度(330~380℃)
4.6空預器風溫較低
機組脫硝系統SCR反應器布置在高溫管式預熱器與省煤器之間,而噴氨格柵布置在高溫預熱器前。由于機組運行時高溫預熱器風側進口風溫在200℃左右,管壁溫度低,為生成NH4HSO4創造了條件,煙氣中的SO3和噴入的氨在管式預熱器管壁上能形成NH4HSO4并附著在高溫預熱器管壁,導致煙氣側NH4HSO4與灰塵粘附在一起在管內壁上形成一層硬殼狀物質。附著在管壁的NH4HSO4隨著溫度場變化(升降負荷)發生脫落,碎片進入催化劑孔洞堵塞煙氣通道。形成積灰堵塞催化劑活性物質的微孔,減少催化劑微光比表面積,同時造成其他區域煙氣流速增大,導致催化劑層表面沖刷磨損嚴重,造成催化劑效能下降。
二、機組正常運行時打開熱風再循環門(有暖風器的投入暖風器),提高進入高溫預熱器的風溫。
三、嚴格控制噴氨量,按照設計并依據SCR出口NOx濃度調整SCR脫硝系統噴氨量,嚴格控制氨逃逸不大于3%。如環保指標仍不合格,不應采取加大噴氨量的方法,應及時調整機組負荷和燃燒,降低機組負荷以減少脫硝系統的壓力。
四、設計時應考慮防止SCR反應區流場分布不均的情況,通過試驗拿出解決方案。
五、設計時考慮SCR反應器煙溫區域,防止低負荷時由于煙溫低生成硫酸氫銨附著物,并防止高負荷時燒壞催化劑。
六、設計應充分考慮聲波吹灰器的覆蓋范圍,防止有死角造成催化劑積灰堵塞、磨損。蒸汽吹灰作為輔助盡量不投入,只作定期試驗。
七、鍋爐受熱面爆管后的催化劑保護目前是個難點,各廠應做好防范措施防止爆管。
該廠最后更換了全部催化劑,現運行良好。為防止催化劑失效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各廠應吸取經驗教訓,嚴格按照規程制度進行操作,同時加強缺陷處理,防止設備損壞、鍋爐爆管造成的催化劑失效。
TU723
B
1007-6344(2015)02-0078-02
于超(1989.02)男 助理工程師 專業方向:建筑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