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全球最致命但也是最容易預防的女性癌癥類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罪魁禍首,導致了99%的宮頸癌病例,其中2種基因型(HPV-16/18)占到了70%。接種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一種有效手段,當前宮頸癌疫苗的免疫程序通常為2針(0,6個月)或者3針(0,1,6個月)。然而令人擔憂的現實情況是,有相當多的年輕女性并沒有按規定及時地完成2針或3針注注射。這是否會降低疫苗預防HPV感染的效果呢?近日,來自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UL)的研究人員,對宮頸癌疫苗Cervarix(HPV16/18 AS04)2個大規模隨機雙盲III期研究(NCT00128661,NCT001226810)的數據進行了匯總分析,比較了注射1針、2針、3針疫苗預防HPV感染的有效性。結果發現,接種Cervarix預防主要基因型HPV毒株(HPV-16/18)感染時,接種1針與2針或3針的免疫保護率一樣好(85.7% 比 76.0% 比77.0%)。該項激動人心的研究結果已于近日發表于《柳葉刀·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這些激動人心的發現,有望解決宮頸癌疫苗接種方面存在的嚴重現實問題,即:有多達三分之二的年輕女性沒有及時地完成免疫程序所要求的全部2針或3針接種。而對于衛生當局,這一發現則意味著,盡管大多數女性并沒有完成接種程序,但也沒有浪費錢。1針免疫程序不僅能提高接種的完成率,還能降低疫苗接種成本,這將促使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將HPV疫苗納入常規的疫苗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