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虹
(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中醫院 上饒 334400)
產后出血是婦產科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是導致 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占產后出血的70%以上,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加強子宮收縮是及時止血的關鍵。現廣泛采用的子宮按摩、子宮動脈結扎以及促宮縮藥物等均為有效的止血方法[1]。藥物治療最常采用的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促進子宮收縮,其效果較好,但其敏感性個體差異較大。為此,我院在應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基礎上加用中藥制劑縮宮止血合劑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其臨床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婦產科分娩的產婦中發生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86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為單胎、頭位,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無難產因素,排除心血管疾病或其他血液系統疾病,排除合并疤痕子宮、子宮肌瘤等并發癥以及巨大兒或羊水過少者。將86例產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實驗組中,產婦年齡19~37歲,平均(26.82±5.43)歲,孕周38~41周,平均(39.12±1.03)周,其中初產婦40例,經產婦3例;經陰道分娩26例,行剖宮產17例。對照組中,產婦年齡18~38,歲平均(27.82±5.51)歲,孕周37~42周,平均(39.21±1.24)周,其中初產婦39例,經產婦4例;經陰道分娩27例,行剖宮產16例。兩組產婦的年齡、產婦類型、孕周及分娩方式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產婦給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療。產婦在產后第2 d口服米非司酮(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分別為早飯前50 mg及晚飯后25 mg,第3 d上午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600 μg,等待胎囊排出;實驗組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縮宮止血合劑治療,口服縮宮止血合劑(武漢康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00 ml/次,2次/d,連服1周[2]。
兩組產婦胎囊排出后開始測量出血量,每次出血或月經來臨時,通過醫用紗布放置會陰部進行經血收集,收集前后分別進行紗布稱重,計算二者之間的差值,并換算為體積,并與月經量進行比較,同時觀察比較兩組產婦的轉經時間及轉經經期。轉經時間指胎囊排出至下次月經來潮的持續時間,轉經經期指胎囊排出后(即轉經后)下次月經來潮的經期時間長短[3]。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 )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中陰道出血量<月經量的產婦為24例(55.81%),對照組陰道出血量<月經量的產婦為10例(23.26%),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實驗組產婦轉經時間和轉經經期分別為(20.22±2.38)d和(3.92±1.13)d,對照組產婦轉經時間和轉經經期分別為(31.39±3.06)d和(6.08±1.42)d。實驗組產婦轉經時間和轉經經期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引發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較多,包括胎盤因素、子宮收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以及軟產道損傷等,其中最主要原因為子宮收縮乏力[4]。臨床治療產后出血主要以及時止血并補充血容量,以保障重要臟器血液供給為主要原則,并增強子宮收縮。臨床常用的促宮縮藥物為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米索前列醇為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其對子宮平滑肌具有較強的收縮作用,且見效快,口服30 min即達血藥濃度的高峰,并具有服用方便、吸收良好、作用時間長等優點。但臨床因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產后出血甚至死亡的風險仍較高。為此,本研究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制劑縮宮止血合劑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縮宮止血合劑主要成分為黨參、益母草、三七粉、紫草等。其中黨參可補氣、生津、養血;益母草可活血祛瘀;三七粉可活血化瘀、止血;紫草可止血、清熱、解毒[5]。諸藥合用共湊“祛瘀不傷正”、“補血不留淤”之功效。且大量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益母草和紫草有促進宮縮、降低產婦毛細血管通透性和抑制微生物感染的作用,三七粉可促進血管收縮,可有助于止血[6]。因此,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縮宮止血合劑可有效促進產婦宮縮和止血,防止不良事件發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婦轉經時間和轉經經期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療基礎上加用縮宮止血合劑能夠有效提高止血效果,縮短產婦轉經時間。但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對于產后出血者需進行嚴密隨訪,尤其加強對疤痕妊娠、年齡較大或宮頸機能不全產婦的隨訪。同時注意預防感染。綜上所述,在常規用藥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基礎上加用縮宮止血合劑,能夠有效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量,縮短轉經時間和轉經經期,促進產后子宮修復。
[1] 張玲, 張燕, 聶世書, 等. 藥物防治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研究進展[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2, 4(1):68-72.
[2] 李紅. 米索前列醇聯合縮宮素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臨床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 2013, 10(29): 134-135.
[3] Leduc D, Senikas V, Lalonde AB, et al. Active management of the third stage of labour: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 J Obstet Gynaecol Can, 2009,31(10): 980-993.
[4] 潘青榮. 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原因及防治[J]. 中外醫療, 2011, 30(36): 37-38.
[5] 劉霄妮.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兩種藥物治療方法的比較[J]. 江西醫藥, 2009, 44(5): 481-483.
[6] Zheng J, Xiong X, Ma Q, et al. A new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for postpartum haemorrhage with atony[J]. BJOG,2011, 118(3): 37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