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訂補——以高樹等十人生卒年為中心

2015-04-11 11:34:06朱則杰盧高媛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人文學院杭州310028

朱則杰,盧高媛(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人文學院,杭州310028)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訂補——以高樹等十人生卒年為中心

朱則杰a,盧高媛b
(浙江大學a.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b.人文學院,杭州310028)

摘要: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從清代詩歌(包括散文)文獻學的角度來說,代表了迄今為止該領域學術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該書作為基準,對其中難免存在的若干舛誤與疏漏進行訂正與補充,從而使之盡可能地更趨完善,這也就成了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同時,這些遺留下來的問題,其難度相對來說也是最大的?,F在即根據平日讀書所得,對其中高樹、易順豫、王守恂、江朝宗、成多祿、許鐘璐、徐兆光、曠世斌、傅岳棻等十位作家生卒年的有關問題予以訂補,供作者及其他相關讀者參考。

關鍵詞:清詩;清代作家;《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清人別集總目》;高樹

盧高媛(1990—),女,四川成都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在清代詩歌(包括散文)的文獻學研究領域,近年相繼出版了李靈年、楊忠兩位先生共同主編的《清人別集總目》和柯愈春先生所撰《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兩種巨著。兩書均為16開三大冊,各著錄清代作家近兩萬人,別集約四萬種。特別是《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以下簡稱《提要》),更可以說是后出轉精,代表著目前該領域研究的最高水平。

但不難想見,涉及這么多的對象,即以《提要》而論,這里面的各種疏忽、缺漏乃至錯誤,自然也是難以盡免的。并且遺留下來的這些問題,一般說來,其難度恰恰也是最大的。對這些問題進行訂正和補充,正可以使兩書更趨完善。特別是關系到《提要》本身以及日后《全清詩》、《全清文》等內部排序的作家生卒年問題①,更是解決一處是一處,完成一家多一家。因此,筆者在日常讀書的過程中有所發現,即隨時將它們記錄下來,并陸續整理成文,相繼分組發表,提供給編著者以及其他有關讀者參考。本篇主要取十位作家,仍舊按照《提要》著錄的先后立目排序,依次考述;有些同時涉及《清人別集總目》的問題,也附此一并予以指出。

一 高樹

高樹,《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1]1872[2]1916。

按高樹的生年,今人江慶柏先生編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已經根據其《金鑾瑣記》自序署款“乙丑年[民國十四年,1925]三月十七日,珠巖山人高樹自敘”及所注“時年七十八”[3]1,推得為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4]660。又高樹《鸰原錄》第一題《癸卯臘,城弟下世。山人于軍機班當值,日寂然獨坐方略館,思城弟事,以韻語紀之。丙午秋回瀘,書一卷交九弟,今已不可覓。昨夜見草稿,擇可辨認者錄存》三十五首,第三十三首“五千二百日相依”云云之后有附識:“乙

丑年八月二十五晨,七十八歲叟蔚然氏書于燭下。”[5]17亦可佐證(蔚然,乃其字)。

而已故朱彭壽先生《安樂康平室隨筆》卷六記“生平所見耆老,年屆八十者”(總第七十一則),內有:

奉天奉天府知府、瀘州高蔚然先生樹,八十二。(咸豐甲寅生,乙亥年卒。)[6]281

這里“甲寅”為清咸豐四年(1854),“乙亥”為民國二十四年(1935)。又其《清代人物大事紀年》,也記載有高樹的生卒年,與此相同,并且生年還系有出生月日“八月十五日生”[7]1415-1737。檢今人秦國經先生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履歷單·光緒朝”,收有高樹“現年五十三歲”、“現年五十二歲”兩份履歷[8]第7冊,533,582-583,逆推其生年,大致與朱彭壽先生所記相近。由此看來,朱彭壽先生所記生年,很可能是依據此類履歷或者科舉考試的硃卷等取的,是通常有意往小里說的“官年”,不如前引高樹兩處自記可信(另參下文兄弟次序)。而所記生日,通常不會造假,結合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而換算作公歷為9月12日。又卒年,因為別處未見記載,并且大致就發生在朱彭壽先生著書之際,所以應該可以采信,至少聊勝于無。如此通計,高樹享年應該是八十八歲。

另外,《提要》本卷將高樹大致歸入“生于咸豐元年至五年(1851-1855)”者,范圍本來與朱彭壽先生所記相合。但同卷此前還著錄有高樹兩(孿生)弟高枬[1]1845、高楷[1]1846,生年均定為咸豐二年壬子(1852)。而高樹小傳至少已經敘及為“楷兄”,卻仍然排在兩弟之后,這確實是一個疏忽②。

附帶提及關于前及高樹《鸰原錄》,所收都是悼念兩弟的七言絕句,一人一題。前引第一題,標題開頭即敘及高枬(字城南)的謝世時間——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臘”十二月(公元已入1904年)[5]3。又第二題《壬子二月,在上海避亂,得漢口鉞侄稟,言九弟已于去歲臘月廿九在瀘病故,詩以紀痛》二十首標題[5]19,以及最末一首“與弟家書寫一通”云云自注“壬子二月……得……鉞侄報,九弟去臘廿九去世”[5]26,則具體記載了高楷(兄弟排行第九,高枬第八,高樹第七)的忌日——這里“壬子”指民國元年(1912),其上一年為清宣統三年辛亥(1911),十二月二十九日于公歷已入1912年之2月16日。《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于高枬、高楷兩人的謝世時間,正是據此記載[3]660,661。而《提要》分別稱其“卒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卒年不詳”,則可照《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予以更正或補充③。

同時,《鸰原錄》第二題第十一首“正畫孿生出浴圖”云云自注,還詳細、生動地記錄了兩弟的出生:

咸豐壬子年十月廿四夜,我才三歲,與八姊同榻睡。八姊搖我醒,呼曰:“七呀,我母生一雙弟弟,你不起來看一看么?”……[5]22

這里其他暫時不論,而高枬、高楷的生日則可以確知為咸豐二年壬子年十月二十四日(公歷1852年12月5日),較高樹小四歲。前述《提要》所定兩弟生年,與此正相吻合。而《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正文均定為咸豐三年癸丑(1853)④,則晚了一年。

必須特別指出的是,《鸰原錄》內部作品有關自注,在敘及兄弟三人的年齡而需要推算的時候,存在著不少自相抵牾之處。即如上引第二題第十一首自注“咸豐壬子年……我才三歲”,逆推高樹本人生于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比前述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晚了兩年;與兩弟相較,也只年長兩歲。又如第一題,第四首“雉堞峨峨數仞危”云云自注:“咸豐庚申年[十年,1860]……城南弟時才八歲?!盵5]5第八首“提筐緩步往書齋”云云自注:“[咸豐]戊午年[八年, 1858],山人九歲……八、九兩弟才六歲?!盵5]7逆推高樹本人同樣生于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而兩弟卻生于咸豐三年癸丑(1853);兄弟相較,則變為差三歲。再如第一題第十五首“左右齁齁傍母眠”云云自注:“是時兩弟三、四歲,我六、七歲,咸豐甲寅[四年,1854]、乙卯[五年,1855]年事。”[5]12雖然兄弟相較同樣差三歲,但逆推兩弟生于咸豐二年壬子(1852),而高樹本人卻生于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又與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三十年庚戌(1850)都不一樣了。如此一來,簡直全部亂套。即使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正文所定兩弟生年,以及《提要》稱高樹“年八十六卒”——假如從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計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也都不為無據。因此,關于高枬、高楷特別是高樹的生年,仍然有必要繼續留意其他更為可靠的資料。

二 易順豫

易順豫,《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1]1918[2]1391。按今人朱德慈先生《近代詞人考錄》第一部分《悉其生平 知其詞集》“易順豫”條,曾依據已故顧廷龍先生主編《清代硃卷集成》,考得其生年為同治四年乙丑(1865)[9]171。檢《清代硃卷集成》所收易順豫履歷,原文記其出生時間更加具體,為:“同治乙丑年閏五月十五日子時生。”[10]第328冊,303換算作公歷即1865年7月7日。

附帶關于《清代硃卷集成》所收人物履歷,有可能故意將年齡往小里說。但易順豫此處,同治四年乙丑(1865)確實閏五月,因此比較值得相信。另外,易順豫與其兄易順鼎等人,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春曾在湖南長沙結“湘社”,有關作品由易順鼎、程頌萬兩人合輯為《湘社集》,其卷首易順豫《序》有“順豫亦自念年二十七,無所成”之語[11]264。逆推其生年,也正是同治四年乙丑(1865),可以進一步作為佐證。

《提要》本卷將易順豫大致歸入“生于咸豐十一年至同治四年(1861-1865)”者,范圍正合。

三 王守恂

王守恂,《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已定其生年為同治三年甲子(1864),而卒年尚缺[1]1931[2]127。按今人編纂的《<益世報>天津資料點校匯編》第3冊,“人物往來”類“1937年”有“王守恂逝世(1月23日)”條:

王守恂,字仁安,曾任前清河南開封巡警道,民國后任會稽道尹,近隱居津門,與各遺老名士唱酬,詩文頗佳,突于日前病故,年七十三歲,遺著有《王仁安文集》三卷,未刊者一卷,現有門弟子王綸閣、王北瞻、徐鏡波、張異蓀等,籌備定期聯合窗友公祭云。[12]第3冊,1581

據此推測,王守恂應卒于民國二十六年(1937)公歷“1 月23日”稍前數日,而于農歷仍在對應的丙子年(公歷1936年1月24日至1937年2月10日),所以其享年按傳統的農歷虛齡計算正是“七十三歲”。至如今人編纂的《天津近代人物錄》王守恂小傳將其卒年標注為“1936”[13]22,則很可能是忽略了農歷年末于公歷往往跨年這一點。

四 江朝宗

江朝宗,《提要》稱其“生于同治三年(1864),卒年不詳”[1]1932,《清人別集總目》則定其生卒年為“1859-1943”[2]571。按江朝宗的生卒時間,除此之外還有數種不同的說法,總體情況十分復雜,有必要重新予以考察。

先說謝世。

江朝宗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經投靠敵偽,擔任過北京市長。今人常人春先生所著《近世名人大出殯》一書,內有一篇《大吹“七定京師” 難掩投敵罪惡——漢奸江朝宗喪事始末》,開頭就說:

民國32年(1943)9月21日,北京各大報刊均以赫然篇幅刊登了所謂“迪威上將軍”江朝宗去世的消息。[14]302

中間又具體敘述:

江氏……民國32年(1943年)……9月20日下午5時死于北京南池子南灣子寓所。[14]303

文末所列“主要參考資料”,有敵偽北京《新民報》1943 年9月21日第4版《江宇澄上將昨逝世,三定京師遺惠在民》(宇澄,乃其字)等連續五篇相關報導[14]308,從謝世一直到“出殯”,因此可以確信無疑。

再說出生。

民國十三年(1924)署名觀瀑主人著《人鑒》一書,卷上“江朝宗”條列有其生辰八字“辛酉”年“辛丑”月“戊寅”日“辛酉”時[15]105,亦即清咸豐十一年辛酉十二月二十五日酉時(公元1862年1月24日)出生。該書雖然為命數迷信之作,但成于江朝宗生前,所以這個生辰八字應該不致造假,反而最值得相信。前及朱彭壽先生《安樂康平室隨筆》卷六記“生平所見耆老,年屆八十者”附“現時生存諸人”,末尾按語附帶敘及:

迪威將軍、旌德江宇澄先生朝宗……咸豐辛酉生;開歲庚辰[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八十。[6]282

又其《清代人物大事紀年》記載江朝宗“生辰”[7]1473,均與此相合,可以參證。唯后者將江朝宗的卒年定在民國三十三年(1944)[7]1741,令人不可思議。

另外,常人春先生在前引該段具體敘述之后接下來說江朝宗“終年80歲”,并加有一條對應的尾注:

江朝宗乃前清同治二年(1863年)生人,至民國32年(1943年)病故,享年80歲。但報喪文告及舊報刊報導上均說他享壽83歲,蓋舊時均以虛歲計算,應為81歲。死后,大抵按“天增一歲,地增一歲”計算,故以“八十有三”論。[14]307-308

這里其他毋論,根據我們上面的考察,按照古人以農歷計虛齡的傳統習慣,江朝宗享年正是八十三歲。當時“報喪文告及舊報刊報導上均說他享壽83歲”,正好可以作為有力的佐證。

至于《提要》定江朝宗生年為同治三年甲子(1864),蓋據其下文所述“宣統三年[辛亥,1911]任陜西漢中鎮總兵,時年四十八歲”逆推而來。而所謂該年四十八歲云云,經檢索很可能源自前及秦國經先生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履歷單·宣統朝”所收江朝宗的一份履歷[8]第8冊,765-766;但此種履歷往往會把年齡有意往小里說,所以一般不足取信。此外,關于江朝宗進入民國以后的生平事跡以及諸多字號之類,《提要》也還可以參考有關資料做些補充。

五 成多祿

成多祿,《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已定其出生

時間為同治二年癸亥十二月初八日(公元1864年1 月16日),而卒年尚缺[1]1932[2]377。按兩書均曾提及或著錄今人李澍田先生主編《長白叢書》(二集)本,翟立偉、成其昌兩位先生共同編注的《成多祿集》;該集卷首在成多祿《自訂年譜》之外又補編了《續年譜》,最末“民國十七年戊辰[1928]六十六歲”條明確記載:

十月初九日(11月20日)未時,病逝于吉林西大街二十一號本宅。享年六十六歲。[16]67

這樣,成多祿的生卒年問題就解決得十分圓滿了。年譜按照傳統習慣以農歷虛歲計年齡,同時在重要的月日之后又添注對應的公歷,既科學又周到,很便于讀者使用。

六 許鐘璐

許鐘璐,《提要》缺少生卒年[1]1961。按民國二十八年(1939)農歷正月佚名編印《城南詩社齒錄》,其中有許鐘璐,記其當時“年齡”為六十三歲[17]584。據此逆推,可知其出生于清光緒三年丁丑(1877)?!短嵋繁揪硪灾笾職w入“生于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者,相差不是很大。

另外,該齒錄記許鐘璐“別字”“珮臣”,也可以作為補充。

七 徐兆光

徐兆光,《提要》缺少生卒年[1]1967。按前及民國二十八年(1939)佚名編印《城南詩社齒錄》,其中有徐兆光,記其當時“年齡”為五十六歲[17]583。據此逆推,可知其出生于清光緒十年甲申(1884)?!短嵋繁揪硪灾笾職w入“生于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者,相差比較大。

另外,天津《今晚報》2011年9月26日第21版有曲振明先生所撰《名士徐兆光》一文,介紹生平仕履相當詳細,可供《提要》小傳采擇補充。

八 曠世斌

曠世斌,《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著錄民國十八年(1929)排印《潛江曠氏叢書》本《萬卷草堂漫稿》一種,而作者小傳僅有籍貫[1]1975[2]925。按民國二十年(1931)十二月“調制”的錢育仁編?!队萆缟缬唁洝?最末一人即曠世斌,“表字”“公質”,當時“年歲”為三十六歲[18]538。據此逆推,可知其出生于清光緒二十二年丙申(1896)?!短嵋繁揪硪灾笾職w入“生于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者,相差比較大。

另外,《提要》全書凡五十八卷,最末一人蔣國平“生于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⑤,此即所收作者生年下限。按照這個標準,曠世斌該條應當予以刪去。

九 陸文饒

陸文饒,《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1]1979[2]1209。按前及民國二十年(1931)錢育仁編?!队萆缟缬唁洝?其中有陸文饒,記其當時“年歲”為五十三歲[18]537。據此逆推,可知其出生于清光緒五年己卯(1879)?!短嵋繁揪硪灾笾職w入“生于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者,相差不是很大。

此外關于陸文饒的字號,《清人別集總目》無介紹,《提要》則稱其“字西村”。而《虞社社友錄》記其“表字”“霽云,字醉吟”,這里“醉吟”以及“西村”應該都是別號。

十 傅岳棻

傅岳棻,《提要》缺少生卒年[1]2021。

按傅岳棻在民國時期曾官至教育部次長、代理總長,是一個影響不小的人物,有關他的介紹很多。關于他的生卒時間,以已故陳玉堂先生編著《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全編增訂本”小傳(編號12916)為代表[19]1226,通常都說是清光緒四年戊寅(1878)至1951年。但是,這個生年卻值得懷疑。

前及朱彭壽先生《安樂康平室隨筆》,卷六記有曹秉章“生日會”有關“諸人生日”(總第六十九則),敘及:“江夏傅治薌岳棻,丁丑九月初九日。”[6]277這里生日容后再論,生年“丁丑”為光緒三年(1877),比通常所說早一年。又近年剛剛整理出版的《許寶蘅日記》,其中涉及傅岳棻生平事跡很多。例如“丙戌(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記“三月……初三日戊申(4月4 日)……赴張伯駒約修禊,至者卅余人”,就提到“傅治薌七十”[20]1459;次年“丁亥(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記“九月……初十日乙亥(10月23日)……赴藏園約……集者”若干人,又提到“傅治薌七十一”[20]1520。這兩處逆推,傅岳棻(治薌其字,《提要》“治”字誤作“冶”)的生年也都是光緒三年丁丑(1877),可以佐證。《提要》本卷將傅岳棻大致歸入“生于光緒二年至二十年(1876-1894)”者,雖然范圍吻合,但由于本卷屬于全書最末一卷,內部包含十九年之多,而傅岳棻排在若干生于光緒八年壬午(1882)者之后,因此還是有不小的偏差。

前及《清代硃卷集成》,還保存有傅岳棻的鄉試硃卷,其中記其出生時間為:“光緒戊寅年九月初十日吉時生?!盵10]第320冊,103通常所說的傅岳棻生年,很可能就是由此而來。但硃卷往往有意將年齡往小里說,所以不一定可靠。倒是所記生日,一般不會造假。結合鄭孝胥《海藏樓詩集》附錄之一《佚詩·傅治薌六十壽

詩》尾聯“不礙鄉談頻倚杖,為君更作展重陽”來看[21]476,傅岳棻的生日必在九月初九日正重陽節之后,因此應該以“九月初十日”為正確。換算作公歷,傅岳棻的生日就是1877年10月16日。

注釋:

至于傅岳棻的謝世,上及《許寶蘅日記》有十分具體的記載,忌日為“1951年”“2月22日”,農歷“辛卯年正月”“十七日癸巳”[20]1656。其享年,則為七十五歲。

①《清人別集總目》雖然按作家姓氏筆畫排序,但各家小傳也力求注明生卒年。

②參見《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前言》第一部分《人物生卒年考訂的文獻學意義》所舉“兄弟排倒”例,第2頁。

③《清人別集總目》記載高枬、高楷生卒年與《提要》相同,則卒年亦可照此處理,見第2冊第1915頁、第1918頁。

④《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前言》該處仍作咸豐二年壬子(1852),可能是沿用《提要》而來。

⑤見《提要》卷五十八,中冊第2028頁。本卷內文標題、頁眉“生于光緒二年至二十二年(1876-1894)”,其中“二十二年”應作“二十年”。卷首《目次》不誤。

參考文獻:

[1]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2]李靈年,楊忠.清人別集總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高樹.珠巖山人三種·金鑾瑣記[G]//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08-509合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4]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5]高樹.珠巖山人三種·鸰原錄[G]//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08-509合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6]朱彭壽.安樂康平室隨筆[G]//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2.

[7]朱彭壽.清代人物大事紀年[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8]秦國經.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G].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9]朱德慈.近代詞人考錄[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10]顧廷龍.清代硃卷集成[G].臺北:成文出版社,1992.

[11]易順鼎,程頌萬.湘社集[G]//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匯編:第1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3.

[12]天津市地方志編修委員會辦公室,天津圖書館.《益世報》天津資料點校匯編[G].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13]政協天津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天津近代人物錄[M].天津:天津市地方史志編修委員會總編輯室,1987.

[14]常人春.近世名人大出殯[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15]觀瀑主人.人鑒[M].民國十三年(1924)北京復報社排印本.

[16]成多祿.成多祿集[M].翟立偉,成其昌編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17]佚名.城南詩社齒錄[G]//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匯編:第7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3.

[18]錢育仁.虞社社友錄[G]//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匯編:第15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3.

[19]陳玉堂.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K].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20]許寶蘅.許寶蘅日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0.

[21]鄭孝胥.海藏樓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唐 普]

作者簡介:朱則杰(1956—),男,浙江永嘉人,文學博士,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清詩續考”(13YJA751074)、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清詩續考”(1362)、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清詩續考”(13NDJC024Z)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3-10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5315(2015)05-0163-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理论片|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性欧美精品xxxx|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在线一级毛片|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午夜免费小视频| 91色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一区二区影院|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91亚洲免费视频| 婷婷六月综合网|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性|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伊人色在线视频|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欧美天堂久久|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第三页|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3344在线观看无码|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看a毛片| 欧美在线黄| 88av在线看|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亚洲精|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欧美激情福利|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毛片免费试看|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免费毛片a| 亚洲天堂啪啪|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亚洲区第一页| 69综合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在线播放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