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黃杰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以網絡技術和數字化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新興媒體迅速發展起來,影響著我國傳統的媒體格局。新媒體時代給人們帶來更加豐富、快捷的新聞信息,同時也使傳統的新聞傳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通過對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特點進行分析,然后對其以后的發展趨勢進行一定的預測,從而提出創新性的發展意見。
新媒體;新聞傳播;特點;發展趨勢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新聞的傳播主要依靠報紙、廣播、電視等這些傳統媒介來進行傳播,傳統的傳播方式有其自身的優越性,諸如報紙上的重要新聞信息可以長期保存下來,廣播新聞通過聲音向人們傳播最新的新聞信息,電視新聞兼具聲音和圖片效果為一體,更加形象、生動。但是傳統媒介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方面的弊端。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網絡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促使人們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是指基于數字化網絡傳播技術,通過有線、無線(基站)、衛星等傳輸渠道,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為接收終端,以信息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是數字信息技術與媒體應用緊密結合的產物。有學者把新媒體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新聞傳播更加快捷方便。本文就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特點及發展趨勢展開討論。
第一,新聞傳播的內容信息容量巨大。新媒體依靠網絡化和數字化媒介的優勢為新聞信息的接受者提供了種類繁多、浩如煙海的信息,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這些海量信息通過數字化科技處理之后分門別類的存儲在網絡上,用戶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愿、有選擇性的閱讀,不僅可以了解最新的新聞資訊,還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查閱以前的新聞信息及背景材料和相關報道等等。
第二,新聞傳播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時實現了多點互動。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形式主要包括網絡傳播、無線數字移動傳播以及大眾媒體等方式,多元化的傳播形式可以實現互相補充,告別單一的傳統傳播模式,彌補不同傳播方式的不足,從而真正有效實現新聞的無縫傳播,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通過各種媒體來獲取新聞。其中尤以網絡傳播在社會中影響最大。
第三,新聞信息傳播的主體由傳統的新聞媒體人擴展至社會化的個體。傳統的新聞信息制作和發布都是由專業的新聞媒體人來做,對于客觀的新聞信息在制作時多少會加入個人的情感成分在內,使得新聞信息會帶有個人的主觀色彩。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網絡化影響著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社會個體,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信仰、不同教育背景的社會群體都可以通過網絡這一個開放型的平臺發布自己對于新聞信息的觀點和看法,同時還可以就某一新聞信息展開談話交流和討論。用戶通過移動網絡數字終端等發布公眾關注的社會輿論、生活熱點問題,進而引起人們對社會現象和人生態度的深度思考,這將是新聞媒體人采集信息的重要素材。可以說,新媒體實現了社會公眾真正參與新聞消息的發布。
第四,新媒體實現了新聞信息與受眾之間關系的多層次性。新媒體在向受眾提供海量新聞信息的同時,也使得新聞受眾出現分散,沒有了固定的新聞群體關系。新聞通過信息的交流與受眾達成一定的關系,新媒體的網絡數字技術對于這種關系的建立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新聞的發展離不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數字網絡技術,新媒體時代下將會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在傳播技術方面,科技的發展會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將會為人們呈現更多的新聞傳播媒介,通過具備更高科技含量的傳播媒介,人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接受新聞信息和發布、傳播新聞信息,新聞傳播技術將會向更深層次、更具科技含量的方向發展。
其次,從新聞傳播的內容來看,不斷發展的新媒體可以為人們帶來更多、更先進的新聞資訊。同時網絡方式傳播新聞還可以實現新聞信息的及時更新,保持新聞信息處于涌動的更新狀態,廣大的用戶群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對信息發表自己的獨到看法,實現新聞信息的實時交流互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新聞信息傳播主體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信息通過網絡媒體、無線數字移動終端構建新的節點和鏈接信息,可以真正推動新聞信息話題向不斷深入的方向延展。這種不斷延展的信息擴展模式在諸多用戶的深度交流下實現累積的信息沉淀,進一步推動新聞信息的社會性擴大化傳播。
最后,從新聞媒體的發展來看,新媒體的開放性、網絡化將會沖擊傳統媒介的發展,傳統媒介的生存空間將會被極大的壓縮。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新聞媒體將會更多地朝著數字化的方向轉變,使新聞的發展更具現代化的科技特征,順應社會、科技發展的潮流。
總而言之,新媒體下的新聞傳播已經成為當今新聞研究的前沿,很好地促進了新聞事業的發展。在今后的新聞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在保持傳統媒介新聞傳播的優勢基礎之上,更好的利用新媒體帶來的便利進行,共同推動新聞事業的發展。
1.陳麗娟.論新興媒體的特點及發展趨勢[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3(5):32.
2.暢榕,丁俊杰.數字時代新聞傳播的特征[J].當代傳播,2005(6):51.
(作者單位:許昌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