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維依 向歡
試論人才培育文化的輿論環境建設
□ 艾維依 向歡
高等學校的文化建設是育人的重要基礎,本文主要結合實地調研情況,運用分析比較的方法,探討了新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所呈現的特色以及在建設時應注意的文化宣傳,著重闡述了邊遠省份文化強校的建校理念。
校園文化建設;傳媒環境;文化
在大眾媒介構造出的“擬態環境”中,通過輿論引導,可以讓信息傳遞者與接收者之間產生良性互動,達成理解和共識,也可以消除不利于和諧的聲音。做好大眾媒體的輿論引導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大眾媒體的正確輿論也為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提供了良好的輿論支持環境。目前新疆共有自治區級廣播電臺6座、電視臺8座,廣播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到93.5%,有線電視用戶達163.89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32.42萬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上網用戶人數為117.8萬,占全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的比例為1.5%,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人口的6.2%。2010年中國各省互聯網發展狀況及網民數量新疆排名西北第一,為民族地區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提供了良好的輿論支持環境。
新疆職業大學傳媒教育主要培養兩方面的人才。一方面是從事電視媒體、廣播電臺、報社、網媒的新聞工作者;另一方面是廣告設計、廣告執行、廣告營銷咨詢等人才。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傳媒教育的人才培養傾向于為區域傳媒提供主持司儀、人物形象設計師等大眾傳媒專業人才和會展策劃與管理的專業媒體發布人才。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傳媒教育的人才培養傾向于為傳統媒體行業即電視臺、電臺、報社、網媒培養新聞事業接班人。
新疆職業大學傳媒教育的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主要服務于區域傳媒印刷媒介產業中的報紙產業,以及電子媒介產業中的廣播產業及電視產業中的新聞事業。而傳媒產業中的傳媒制造業、傳媒流通業、傳媒服務業幾乎沒有涉及。
新疆三所高職院校的傳媒教育在為區域傳媒產業服務方面做得較好的是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校抓住了大多數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即不愛鉆研深奧的理論知識,坐不住冷板凳,所以培養傳統的報紙產業、電視產業、廣播產業專有人才對學生來說有難度、對學校而言不現實的狀況,因此在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上專注于實際操作即為傳媒服務業培養人才,主攻方向是傳媒策劃業、傳媒會展業、傳媒廣告業、傳媒代理業等。
新聞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加強基礎、注重實踐、面向未來”。畢業頂崗實習的目的是鞏固和提高所學專業的實訓技能,注重素質教育,突出強調培養具有較扎實的新聞采編和秘書專業技術能力,以及一定的獨立分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使畢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實踐活動后,不僅具有新聞采編、廣告設計和涉外秘書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掌握了新聞采編和廣告設計的實際工作能力。畢業實習工作是在學校統一領導下,在教務處指導下,由學院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對畢業頂崗實習中的各項事宜進行全面的統籌安排。實習期間,畢業頂崗實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實訓基地,檢查實習情況。教研室主任、專業指導教師(班主任兼),根據本專業要求,對學員進行具體的組織安排,會同畢業頂崗實習工作領導成員、實訓基地負責人解決實習中一系列具體事項和問題,要認真負責,嚴格管理,為學生服務。將新聞教育的理念及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有利于培養適合需求的傳媒人才。
在當前新疆的特殊社會條件下,意識形態教育又體現于“五觀”“四個認同”的教育之中。新疆的學校多年堅持“五觀”“四個認同”的教育,并善于借助具體載體或形式去表現抽象的概念。具體如下:
在對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大前提下,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這已成為慣性定勢。在學校的各項文化活動中,包括科技文化、學術文化、文藝表演、體育運動會、辯論及競賽評獎活動中,都有各民族學生構成的團隊和多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微博發展迅速。高校團委自去年開通校團委、校學生會、權益工作和書記的微博以來,關注人數逐漸上升,發表微博貼近學生,微博反應迅速、語言準確、轉帖率較高,在本校學生中和相關校內外學生組織中有一定威信。
飛信傳遞信息。高校團委建立團干聯系飛信群,即時發布團學信息,交流暢通。團務通連接學生。在自治區團委的聯系下,高校已與上萬學生手機信息成功對接,發布周末文化廣場影訊等信息,方便快捷。
QQ群溝通上級單位。每天報學校穩定情況,上半年堅持每日上報,節假日“零缺漏”。
校內外建立的“紅網工程”,形成了“各自獨立、相互聯動”的完整體系。
新疆各高校都十分重視社團組織活動,學校領導親自掛帥,擔任指導,所有社團都統一歸口于各級團組織指導下的社團管理中心進行管理。這樣即保證了組織上對社團的指導,又最大程度保留了學生社團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正是由于這一系列的舉措,無論是校內活動,還是校外活動,尤其是媒體參與其中,或借助網絡傳播活動,都極大地宣傳了當今高校的時代風貌,及時傳播了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成果。
校內實訓基地要求:具有報紙編輯與電子排版實訓室。該實訓室用于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基礎性教學內容的實訓練習。其中主要教學項目包括:新聞攝影攝像、新聞編輯與電子排版實訓練習。還包括利用方正飛騰等專業計算機軟件寫稿、組稿、編輯、排版等實訓內容。
校外實訓基地以保證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求,同時使學生能夠較快地適應將來就業的工作要求。不同的高職院校依學校的具體情況而定,選擇不同的實訓基地。一般來說,校外實訓基地應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專業的實訓基地以本地的媒體單位為主,媒體既是學生的培養地點,也是將來學生就業的接收單位。實訓基地還應具有一定規模,管理規范。
通過示范校建設,先后多次送專業教師去“多對一”院校學習交流培訓,并規定專業教師每年完成1個月以上的企事業單位頂崗鍛煉,并作為專業教師晉升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必備條件。學員注重發揮參加培訓教師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要求教師參加培訓后提交相應培訓總結,分享教師培訓成果,借鑒成功高職教育改革成功經驗,廣泛討論,達成共識,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印發的《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和《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執業資格注冊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及中檢辦發【2011】45號文件,充分調動行業企業人力資源參與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和教學工作,外聘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和促進教學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行業企業技術人員獨立承擔玉器加工、軟件設計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為每名獨立授課兼職教師配備1名校內教師在教學方法、教學理論等方面予以指導,并通過參與兼職教師的教學過程,提高自身實踐教學能力,相互促進,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進行教學改革,共同參與示范校建設。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結對子”,為企業兼職教師全程參與教學和課程改革搭建了平臺,同時有效地克服兼職教師在工作時間與學校授課時間的矛盾,促進了校企的深層合作。
學校聘請新疆珠寶首飾行業、企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為我校寶玉石鑒定與加工技術專業客座教授,挖掘、整理、調研、觀察、研究寶玉石行業發展方向和行業動態,為學院專業建設提供國內外玉文化研究、玉文化產業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務。
學校聘請新疆珠寶首飾行業、企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行業企業技術骨干為我校寶玉石鑒定與加工技術專業兼職教師,擔任專業課程指導老師,全程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教學改革、實踐教學、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定期依據新疆寶玉石產業發展調整專業課程體系、增減專業課程教學模塊,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制定課程標準。
此文為課題 《高校應用型 (傳媒)人才培養模式研究》(XJED02014S090)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新疆社會經濟統計研究中心重點項目《新疆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動態調查分析研究》編號050314B05前期成果
(艾維依系新疆職業大學講師;向歡系新疆財經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