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山西省洪洞縣人民醫院 山西 洪洞 041600)
哮喘患者在臨床上呈現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損害,肺功能測定是哮喘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可以客觀反映患者肺功能損害的具體情況。本文從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1月間產生的哮喘疾病病例中隨機選擇105例,對全部患者的肺功能測定情況進行觀察和比較,重點分析了肺功能檢測在哮喘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方法與價值,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作為研究對象的105例患者均有哮喘疾病的病理特征,患者發病時均呈現反復發作、起病急等特點。105例患者中,男54例,女51例,病程2個月~6年,平均病程為(20.5 ±1.2)月;年齡5~68 歲,年齡位于5~14歲間的49例,55~68 歲間的36例,全體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6.48 ±2.17)歲。
在進行肺功能測定前,仔細分析患者生命體征、臨床表現和胸片結果,給予基礎性的抗感染治療措施,同時給予患者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和氨溴索,用于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
使用肺功能全自動測定儀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斷和疾病分型。使用Excel 辦公工具統計全部患者的性別、身高、年齡等,由儀器得出預算值。訓練患者掌握正確的吹氣方法后,利用肺功能全自動測定儀連續測量3次,最后測量結果取3 次測量中的最佳值。全部患者在結束肺功能測定后,均進行了為期3~6 個月的抗哮喘以及其他對癥治療,并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肺通氣功能復測。
分別對患者的肺功能大氣道、小氣道的測定結果進行比較,主要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數值、第1s 產生的最大呼氣量數值、最大的呼氣流峰值、用力呼氣產生的25%和50%流速數值。肺功能判斷的標準以預算值為主,根據實際測量的數值在預算值中的所占的比值來進行判斷,比值大于80%表明患者的肺功能正常,比值位于60%至80%間表明患者的肺功能受到輕度損害,比值位于40%至60%間表明患者的肺功能受到中度損害,比值小于40%表明患者的肺功能受到了重度損害。
針對上述基礎數據,使用SPSS 16.0 軟件來統計分析,使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統計方法包括t 檢驗和X2檢驗,對比以P <0.05 為存在顯著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患者在治療后的用力肺活量數值、第1s 產生的最大呼氣量數值、最大的呼氣流峰值、用力呼氣產生的25%和50%流速數值均大于治療前,治療前后的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表1 全部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各項肺功能測定數值對比結果(x±s)
治療前患者的用力肺活量數值占預算值的(71.45 ±2.41)%,第1s產生的最大呼氣量數值占預算值的(50.33 ±1.74)%,最大的呼氣流峰值占預算值的(42.54 ±1.84)%,用力呼氣產生的25%和50%流速數值分別占其預算值的(24.54 ±1.21)%和(32.75 ±2.06)。治療后患者的用力肺活量數值占預算值的(80.21 ±3.47)%,第1s 產生的最大呼氣量數值占預算值的(63.18 ±2.56)%,最大的呼氣流峰值占預算值的(54.31 ±3.81)%,用力呼氣產生的25% 和50% 流速數值分別占其預算值的(30.28 ±3.81)%和(36.16 ±1.88)%。綜合比較上述數據,可發現患者在治療后的用力肺活量數值、第1s 產生的最大呼氣量數值、最大的呼氣流峰值、用力呼氣產生的25%和50%流速數值占預算值的比值均大于治療前,其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 <0.05)。
支氣管哮喘以氣道慢性炎癥引起易感個體的氣道反應性增強為主要特征,在接觸刺激因素時,患者氣道內的可逆性氣流受到限制,其病情的嚴重程度與氣道反應性和氣道阻塞存在著密切聯系,因此,肺功能測定的結果可以作為哮喘病診斷鑒別的依據,也可以作為病情評價、療效判定的主要觀察指標。根據本文研究呈現的結果,患者在治療后的用力肺活量數值、第1s 產生的最大呼氣量數值、最大的呼氣流峰值、用力呼氣產生的25%和50%流速數值均大于治療前,治療前后的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0.05)。此外,患者在治療后的用力肺活量數值、第1s 產生的最大呼氣量數值、最大的呼氣流峰值、用力呼氣產生的25%和50%流速數值占預算值的比值均大于治療前,其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充分顯示在治療前后患者的肺呼出功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肺功能呈現出明顯的恢復趨勢。
患者的大氣道阻塞程度可以通過氣體流率呈現,最大的呼氣流峰值是指用力呼氣時可以達到的最大氣體流速,可作為哮喘病情的動態觀察指標;對用力呼氣產生的25%和50%流速數值進行比較,可以反映患者氣道的不穩定性,是判斷病情程度和衡量患者臨床治療反映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而最大的呼氣流峰值在反映小氣道阻塞程度和評估小氣道阻塞病情方面表現得更為敏感。該研究結果中還反映了患者的用力呼氣產生的50%流速為占其預算值的(36.16 ±1.88)% ,表明患者的肺功能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損害,針對哮喘患者,應堅持進行抗炎治療,抑制氣道炎性反應。以上分析體現對于哮喘疾病患者的診斷及檢查,將患者的肺功能測定結果納入到病情觀察指標中,能夠發揮很好的鑒別價值,并且能夠動態地反映患者的病情發展,為哮喘類疾病的臨床診治提供重要依據,可以在臨床診治過程中予以恰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