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青年鎮為例,探討推進畜禽養殖規模化、現代化的策略。分析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對策建議:(1)認真謀劃,扎實推進,落實養殖基地;(2)提高養殖戶養殖畜禽的積極性;(3)加強生態環境監控;(4)擴大優良品種;(5)建立畜禽標準化養殖,推進標準化生產,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6)提高基層獸醫隊伍的防疫意識,加強疫病監管力度;(7)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關鍵詞 畜禽養殖;規模化;現代化;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青年鎮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4-072-02
知網出版網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1230.1802.020.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5/12/30 18:02:00
國家對畜禽養殖發展高度重視,提出對畜禽養殖戶進行重點扶持、實行財政補貼等一系列政策,促使各類規模的養殖戶積極主動地配合發展,把標準化養殖體系作為發展的目標,讓他們認識到畜禽養殖規模化、現代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而為市場經濟提供足夠安全與高品質的畜產品。本文以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青年鎮為例,探討推進畜禽養殖規模化、現代化的途徑。
1畜禽規模化、現代化養殖的管理方式和基本要求
1.1畜禽養殖管理方式
(1)加強標準化生產,做好環境衛生,促進動物疫病的預防,加強圈舍定期消毒與垃圾污水的處理,以防止蚊蟲傳播疫病。(2)搞好綠化工作,改善畜禽的養殖環境,有效減少畜禽的發病率。(3)建立健全飼養管理的標準,加強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實行財政補貼,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畜牧業規模化、專業化和產業化建設步伐,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化畜禽養殖方式。
1.2基本要求
(1)實地考察本地的地理位置、市場行情、技術水平等因素,建立好規范化的養殖基地,對養殖方式現存的和潛在的不足之處進行綜合分析、分類指導。所在的地理位置可決定適合的養殖方式,通過市場調查可充分了解對畜禽的需求,改善技術可以提高生產率,從而獲得更高的效益。(2)提高養殖專業技術水平,擴大優良品種,使畜牧業穩定發展。調查研究適合青年鎮環境的養殖品種,切不可盲目引進畜禽品種。科學指導養殖技術,從實際出發,結合經驗,對養殖技術進行重點宣教。搞好畜禽養殖試點示范的推動工作,對分散飼養進行規范和引導,加大對適度規模養殖農戶的扶持和幫助,推進養殖方式的轉變,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的養殖積極性,把散養戶帶動為規模化規范化的養殖大戶。(3)突出重點、穩步推進。加強疫病防控工作,防止疫病突發事件,全面推行畜禽防疫工作,對畜禽做到頭頭注射,推進防疫證的發放工作,做到一頭(只)一證;圍繞優勢產區、主導品種在實現人畜分離和強化動物疫病控制等關鍵環節上實現大的突破,穩步推進適度規模養殖,建立健全防疫體系,減少疫病的發生,防止資源的浪費。
2萬盛經開區青年鎮畜禽規模化、現代化養殖現狀
(1)當前青年鎮農村的養殖戶養殖方式以散養為主,養殖方式比較落后,這樣的養殖方式人力投入大、收益低。(2)青年鎮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技術還不到位。養殖戶對防疫知識不夠了解,養殖體系不夠健全,村防疫隊伍還未落實,對疫病的防治不夠重視,對畜禽的防控工作落實不到位,沒有做到按時對畜禽進行疫病的防控工作。(3)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由于對糞便的處理不夠到位導致蚊蟲大量繁殖,造成環境美化困難和空氣污染。(4)養殖人員都希望在較短時間內得到經濟效益,從而忽視了產品的銷售質量,大多數畜產品都是用飼料來催熟,增加了畜產品體內的激素,間接地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5)許多養殖戶未能掌握養殖技巧,缺乏大型養殖經驗。
3青年鎮推進畜禽規模化現代化養殖的對策
3.1認真謀劃,扎實推進,落實養殖基地
科學規劃,因地制宜,不搞超越經濟能力的高標準建設,以免將資金花在圈舍上,造成養殖工作因資金的缺乏不能正常開展。應根據市場的需求來發展適合青年鎮的畜禽養殖,不可盲目發展,在確定養殖場地大小、資金多少、技術水平高低的基礎上,穩步推進、大力發展畜禽規模化養殖,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2提高養殖戶養殖畜禽的積極性
政府等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養殖戶,對他們實行財政補貼,增加他們經濟收入,同時為他們提供畜禽產品的供給需求,增加網絡銷售渠道,使畜產品得到有效的利用,從而提高養殖戶的積極性。
3.3加強生態環境監控
在推進畜禽規模化現代化的同時,要加強生態壞境的監控,做好畜禽排泄物、廢棄物和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從而有效改善周圍環境,減少疾病的發生,促進畜禽的生長,保障畜產品的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3.4擴大優良品種
良種是畜禽養殖標準化的基礎,擴大良種數量有利于推進畜禽養殖的發展。標準化養殖的應以良種為主,培育大批的良種,提高良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例如長白豬等為當前的優良品種。養殖品種必須進行考察論證后引種,實行集中規模化養殖。
3.5建立畜禽標準化養殖,推進標準化生產,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制定和落實畜禽標準化養殖的扶持政策,轉變養殖方式,大力投入資金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養殖技術,嚴格按照標準化管理的規程實行統一防疫、統一指導工作,從而降低養殖風險。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發展養殖小區,養殖小區建設應統一規劃用地、統一設計標準、統一養殖品種,突出動物防疫和環保設施建設,制訂實施嚴格的管理制度,規范養殖工藝和規模,實行統一的良種繁育、飼料供應、疫病防治、飼養管理、市場銷售服務。
3.6提高基層獸醫隊伍的防疫意識,加強疫病監管力度
加強對廣大畜禽養殖戶的疫病防治常識和技能培訓,不斷增強畜禽養殖人員的防疫意識,建立嚴格的動物防疫制度;貫徹落實獸醫專業隊伍,配備2個以上專業技術人員指導養殖戶做好養殖工作;切實為散養農戶和規模養殖場搞好防疫服務,指導畜牧生產者搞好圈舍定期消毒工作,做好動物的疫情監測,每天進行畜禽的觀察,發現疫病和傳染病時必須進行隔離和封鎖,對病死畜禽進行深埋或無害化處理;嚴格執行疫病報告制度,如果發現一類傳染病時,按照重大動物疫病急預案要求,在24 h內向區獸醫防疫機構報告,及時控制和撲滅動物疫情,防止疫病擴散,降低養殖風險。為確保畜產品安全,應建立消毒室和畜禽無害化處理的場所,把防疫要求貫穿到養殖的各個環節。
3.7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轉變畜禽養殖方式的動力來自市場,開拓市場的主要力量是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養殖必須建立在迎合市場需求且有益人工飼養的基礎上,加大龍頭企業的加工,提供產品一條龍銷售。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