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余額寶說起

2013年最火的金融產品肯定屬余額寶莫屬,余額寶作為貨幣市場基金,通過支付寶強大的用戶渠道,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聚集超過5000億元的資金,如此大而快的募集資金的方式也使得金融+互聯網的模式一時間拔地而起。此舉首先沖擊的就是傳統的銀行業,銀行存款利率低是個不爭的事實,定期存款的投資價值很低,基本上實際利率為負數。余額寶這樣的產品勢必使得很多網民將自己的存款轉入余額寶中,互聯網金融讓銀行1個月內存款掉了9千多個億,對于銀行業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
如此大的市場,如此大的吸金能力,房地產行業自然不會錯過,房地產行業長期以來都被稱為“第二金融”,不和金融搭上界就不是真正的房地產,平安好房、搜狐首付貸、易居房金所,搜房網的天下貸,都是當今比較主流的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產品。五花八門看的讓人應接不暇,說白了大家在干的事情就是一件,搶銀行的生意,分金融市場一塊蛋糕。以前買房貸款一般都是找銀行,可是現在有了這些個互聯網金融房貸產品,房貸可就真不一定要去找銀行了,就拿易居的房金所來說,既可以在上面投資又可貸款,互聯網金融就是一個類似于銀行的資金中介,你可以將閑錢用于投資以獲得不錯的回報率也可以缺錢時在線上借款,這種P2P的模式,已被復制了N次,這次也被房地產行業所引用,唯一不同的是,房地產大多標的物價格較高,比起一般P2P模式的小額借貸,可謂“大巫見小巫”。
最近又有消息稱,鏈家地產也將搭建平臺涉足P2P,房地產中介也將進軍P2P領域,將自身原本就很強大的線下門店資源,與線上互聯網金融結合,可能未來購房者通過鏈家地產買房貸款就可以直接上鏈家自己的P2P網站進行貸款,從而跳過銀行,這也勢必會分流掉不少銀行客戶。

眾籌,一元錢也能改變世界
眾籌,對于很多人來說或許是個有些陌生的名詞,眾籌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在筆者看來就是“大家一起出錢”的意思,其實在互聯網上眾籌早就已經非常火熱,項目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基本都可以眾籌,上到開發一個高科技項目,下到做一罐豆瓣醬,可公益,可盈利,都可以眾籌來募集資金,而眾籌的投資人在項目成功后也將獲得相應的回報,眾籌與其他融資方式不同的就是,回報不一定是金錢,而有可能是實物,或是一些精神性獎勵。眾籌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資金投入小,小到可以只用一元錢就行,不用像以前,說到要啟動一個項目融資,需要PE、VC、甚至要找天使投資人,眾籌將這一切變得簡單,一元錢你也能成為投資人,或許今天投出的一元錢,將來出現改變世界的產品,也未嘗沒有可能。
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眾籌也確實是個新鮮玩意,萬科與搜房聯手首度試水眾籌賣房,其實賣房眾籌較之于其他的項目眾籌,其實也只是換湯不換藥。萬科制定的規則是,只要投資1000元以上,就可以成為投資者,籌到54萬元總額截止,相當于總價的6折,眾籌成功后進行拍賣,萬科會在搜房網上對這套房進行拍賣,起拍價為54萬,拍賣時間為兩小時。所有認籌的投資者都可以競買,最終只有一位投資者買下這套房產,成交金額超出54萬的部分,將作為投資收益,分給未能拍得房屋的其他人。這樣的方式十分新穎,在筆者看來參與眾籌的人群中,應該有兩種,一是沖著眾籌回報而來,還有一種則是想通過此新方法購房的群體。
眾籌買房也給房地產市場帶來一些新變化,也將給買房者提供一種新思路。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眼下這種接近于零成本的房地產眾籌模式,因為門檻過低而缺乏普惠性。比起每年數千萬人在城市鄉村之間流動,以及數百上千萬套的住房需求而言,眼下這種新穎的“眾籌購房”模式,作為思想和商業模式變革的啟迪意義,或許遠大于滿足人們真實購房需求的意義。

聚光燈下,暗藏風險
越是在聚光燈下,就越是多的危險,如今正在迅猛發展的房地產互聯網金融也不例外,在筆者看來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現在最大的風險來源于法律。我國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還是相對空白,除非資金鏈斷裂,一般不會有監管部門去觸及類似的灰色地帶,出現了糾紛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管理。其次:是信用違約風險,即互聯網理財產品能否實現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率,第三:期限錯配風險,即互聯網理財產品投資資產是期限較長的,而負債是期限很短的,一旦負債到期不能按時滾動,就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最后:由于互聯網金融對貸款人資質審查自然沒有銀行那么嚴格,如果出現借款人攜款潛逃這樣的事件,怎么辦,是由平臺賠付,還是讓投資者買單,這都是一個個需要繼續明確的問題。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就是降低了獲取資金的門檻,簡化了獲取資金的程序,提高了資金在市場上的流動性,自然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前途自然光明,但也不能低估其潛在的風險,尤其是房地產這樣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無論是做P2P,還是眾籌買房,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游走在非法集資與合法金融的邊緣,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另一方面,目前行業發展魚龍混雜,不少實力強大的傳統金融機構紛紛成立互聯網金融平臺,行業競爭也日益激烈,行業風險存在?!?/p>
編后/ AODITIONALWORDS
金融市場正在逐步開放之中,未來更多的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對于購房者來說,未來無論是買房的方式與貸款的渠道都將有了更多的選擇,對于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創新則是企業前進的動力,對于銀行來說則是要如何頂住來自電商的沖擊。這看上去像是一把“三國殺”,但其實三方或是多方共贏才是你我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