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美,國內葡萄酒行業一個無人不曉的名字,盛名之下,這些年無論外界給予多大的光環,李德美還是認為大學老師這個身份才最為體現自己的本色。他曾擔任中法政府合作葡萄種植與釀酒示范農場首席釀酒師;目前擔任國內多家酒莊技術顧問,指導釀造的賀蘭晴雪酒莊“加貝蘭”獲得2011英國Decanter(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賽國際金獎;2012年榮獲“世界葡萄酒商業十佳人物”獎;2013年被譽為“世界葡萄酒界最有影響力50人”……但今天,他卻又告訴我們:要帶葡萄酒走下神壇。
飛行著的釀酒顧問
李德美如今依舊很忙,他自己甚至都記不清每年坐飛機的次數, 國內葡萄酒圈里人喜歡稱他為“飛行著的釀酒顧問”。如此頻繁的差旅,誰都不是鐵打的,李德美卻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和體能,他笑說:“許多人把飛機上的時間當作煎熬,我都拿來睡覺,不想浪費掉?!?/p>
盛名之下,這些年無論外界給予多大的光環,李德美還是認為大學老師這個身份才最為體現自己的本色。作為北京農學院的教授,除了在學校傳道授業解惑,他長年都在外面跑,但卻并沒有削減他在教學上的實力。從2003年至今,他一直在主講《葡萄酒欣賞》這門選修課,由于課程的特殊性,需要集體品鑒,人數一直限制在120人,并且由機器自動篩選。一名研究生曾跟李德美“抱怨”,大學四年,連報7次都沒有報上這門課。對此,李德美深感慶幸,因為學生對他主講課程的評估都很高。2015年9月11日,作為高校葡萄酒聯盟的首席講師,李德美又開講了第一堂聯盟微課,更為廣泛地傳播葡萄酒知識。平日為葡萄酒莊作指導顧問的實踐經驗,往往可以反哺到課堂上,讓理論更豐富,也令他更加堅信自己這種“奔波”其中所蘊含的價值。
這么多年下來,李德美也見證著國產酒莊酒的發展歷程,這幾年,寧夏、新疆產區傾注著李德美太多心血。2011年,他所指導的寧夏賀蘭晴雪酒莊“加貝蘭”赤霞珠獲得英國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賽金獎,這也是中國葡萄酒在國際上首次獲得如此殊榮。最近,賀蘭晴雪酒莊也剛舉辦完十年慶,接踵而至,新近崛起的新疆天塞酒莊、中菲酒莊,近兩年也屢獲國際頂級殊榮。
“某種意義上說,老師是一項枯燥的營生,面對不同的學生總要講相同的東西。我因為在外面長期接觸葡萄酒產區,會有許多新的探索與發現。葡萄酒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始終是無窮盡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產區、風土,也誕生了無數酒莊,這些葡萄酒你一生都喝不完。”李德美感慨自己各地作釀酒顧問,游走于大學老師與飛行釀酒顧問的雙重身份,累并快樂著。
喝酒本就該接地氣
對于葡萄酒,單寧是骨架,酸度是靈魂。這些年,走過許多地方的路,看過不計其數的葡萄園,喝過那么多葡萄酒。對于好酒的概念,李德美認為,平衡協調便是好。這似乎也迎合許多事物的規律。我們不應該因一瓶葡萄酒價格高昂,或是來之不易而別有青睞。葡萄酒與人的關系,就好像人與人之間,只有合適與否,并沒有對錯好壞。選擇葡萄酒,要跟當時的心境、情形相契合。比如周末聚會休閑的場合,葡萄酒是一個助興的手段,一般品質即可。李德美也遇到過類似情況,有人拿出羅曼尼·康帝,但被他勸下,因為這種酒更適合專業人士、愛好者和收藏家去品鑒享受。
由于葡萄酒在中國發展才十來年,絕大多數消費者對葡萄酒還處在入門級別,李德美給大家的建議是——形式大于內容。葡萄酒作為一種消費品,普通大眾只需知道哪種酒適合自己的口感就足夠,至于這個酒出自怎樣的風土、產區以及其中的釀造過程,并不是不需知道,但不要強求,否則會太累。過去,由于酒商利益需求,加之國內葡萄酒信息的不對稱,葡萄酒一度被神圣化,束之高閣?,F在,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李德美認為葡萄酒要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一種日常生活需要。搖杯、聞香、品鑒這些基本葡萄酒知識禮儀,普通消費者要知道,但不用太過拘謹,死板固化。因為即使在葡萄酒的故鄉法國,那里的人們偶爾也會一飲而盡。
趕上了葡萄酒的美好時代

20年前,葡萄酒這件事并未列入李德美的職業規劃當中。當初,李德美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的是園藝專業,后來參加工作后,一次去往美國的機會,令他結緣葡萄酒領域。那時正值11月,葡萄園采摘季已經過去,山丘上起伏著五彩斑斕的葡萄藤蔓枝葉,層林盡染,美極了。這次經歷讓李德美受到很大的震撼,他開始關注葡萄和葡萄酒。其實,在此之前,他已經有過品嘗葡萄酒的經歷。當年國際著名葡萄與葡萄酒學家李華在西北農大實驗室釀造葡萄酒,李德美懷著對前輩的敬重和好奇,拿出當月一半的生活費買來兩瓶。但那時的李德美并不懂得如何欣賞葡萄酒,酸澀感令他并不能體味其中的美好。
人生何處不相逢,當那片美麗的葡萄園在李德美心底留下深刻印記之后,一次法國資助留學的機會來到了他的面前,巧合的是,也與葡萄酒專業相關。李德美很珍惜這次留學機會,國外假期多,但他很少外出游玩,這在法國同學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當他學成歸來,正好是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開始崛起的時期,媒體也開始關注這個新興產業。那個時候,關于葡萄酒的報道很多,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和錯誤。盡管李德美也會給媒體們一些顧問性的專業指導,但自己還并未涉足撰寫專欄。一位葡萄酒界老先生說,你們這些人很沒有意思,別人寫得不對你們嘲笑,既然你們懂,也寫來試試。自此,激發起李德美開始在媒體上開設葡萄酒專欄,把課堂上的傳道解惑轉移到媒體平臺。尤其是在英國品醇客中國官網開設的專欄,影響力特別大。之前曾經到新世界葡萄酒產區考察,那里的人對李德美講,他專欄里寫的中西方對葡萄酒認識的區別,對方很認同,甚至對他們產生了實際的幫助。
長期撰寫葡萄酒專欄,有時候不免要用到圖片配合文章內容,從西北大漠到北國雪景,從冰山雪峰到塞上草原,凡是走過的地方,李德美逐漸學著自己拿起相機,留住那些美好的瞬間。所有的一切,都讓李德美充滿感激,他認為自己趕上了葡萄酒發展的好時代,他可以自由述說,關于葡萄,關于葡萄酒,還有那里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