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飲葡萄酒,有什么講究?
中國人喜歡把酒溫熱了喝。比如《三國演義》中就有關羽溫酒斬華雄的經典一幕。魯迅《孔乙己》中的那句“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也很有鏡頭感。不管英雄還是平民,可見國人對于溫酒的深厚情節。
但是對于葡萄酒,大多數情況下不適合加熱飲用。葡萄酒一般有最佳飲用溫度,叫侍酒溫度。香檳酒、起泡酒及甜白葡萄酒在6~8℃,干白和桃紅葡萄酒在10~12℃,濃郁的紅葡萄酒在16~18℃,只有在最佳飲用溫度下,才能體現其完美的特色。當然世事無絕對,在德國以及北歐一些國家,人們會把紅葡萄酒通過特殊工藝制成一種名為“glogg”的熱飲,別有一番風味。
為什么葡萄酒不適合加熱?

對于微生物發酵的純果酒葡萄酒來說,加熱會破壞其活性和有益物質,因此不僅不能加熱,而且要盡量避免手直接接觸杯壁,這也是為什么飲用葡萄酒要用高腳杯的原因——葡萄酒對于溫度非常敏感。而白酒除乙醇外,還含有甲醇、雜醇油、乙醛等有害物質,溫熱一下反而是一種健康飲用的方式。比如乙醛是白酒辛辣氣味的主要來源,會讓人頭暈,加熱到20℃以上,就能揮發掉。
冬飲葡萄酒注意事項
雖然葡萄酒有很多益處,也越來越取代白酒成為國人的首選,但是冬天在飲用葡萄酒時,也有一些特別要注意的事項。
1不要貪杯
葡萄酒相對于中國白酒而言,度數比較低,這會給很多人一種錯覺:跟啤酒一樣。其實干紅比大多數啤酒的酒精含量都要更高,因此不要因為冬天淺酌之后,感覺無比愜意舒適就放開飲用。
2不要與咖啡共飲
“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這首歌曾傳遍大江南北,深入人心。讓很多人誤以為美酒和咖啡可以一起享用。其實不然,大多數人記不得下面的歌詞“我并沒有醉,我只是心兒碎”,可見她并不是在享用,而是為了麻醉。咖啡含有咖啡因這種物質,適量飲用可以帶來興奮和提神醒腦的功效,但如果與葡萄酒等酒類同飲,則會加速血液循環,刺激心血管和大腦,對心臟、大腦帶來較大傷害。
3干紅不要配海鮮
干紅富含單寧, 這種物質是紅葡萄酒的一種重要風味物質,一般是由葡萄籽、皮及梗浸泡發酵產生,或者是橡木桶的天然單寧。單寧具有很多有益作用,但是與濃郁的海鮮一起享用,會讓海鮮的腥味更重,甚至產生“鐵銹味”,如果要搭配海鮮,最好還是干白或者甜白,花香與果香會帶來更美妙的用餐享受。
能讓食物流光溢彩的葡萄酒搭配
1腌魚、咸竹筍
搭配口感清冽的Fino雪利葡萄酒。鹽不僅能讓食物的風味流光溢彩,也能中和葡萄的酸,并釋放出葡萄酒中的水果風味。所以冬季一些重鹽、重口味的菜肴適合搭配高酸度的葡萄酒。
2重油、辣味菜肴
搭配清爽型白葡萄酒。甜度偏高的白葡萄酒既能清口又能解辣,還能為傳統辣菜增添柔和復雜的新感覺。
3熏魚熏肉
要遠離橡木桶陳釀。當煙熏味遇上相似的橡木桶,會讓魚和肉的味道、葡萄酒的果味和清爽感全被橡木桶型酒的油滑遮蓋,讓人頓覺很悶。
4甜香味食物如紅燒肉
適合甘甜且濃郁的葡萄酒,如波特酒,而不適合酸度高的葡萄酒。
5火鍋
如果是口味比較重的火鍋,可以嘗試佐餐一些濃郁的干紅,單寧可以很好地去掉油膩。如果是口味比較清淡的火鍋,如海鮮等,則盡量佐餐干白或甜白。
6水餃
要根據餃子用餡的不同來選擇葡萄酒,羊肉餡等適合佐餐一些干紅,海鮮以及素菜水餃適合佐餐一些花香、果香比較濃郁的白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