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整齊劃一的房屋裝修,在這個個性張揚的年代已遠遠無法滿足業主們的要求,因此室內設計,也因其可以實現個性家居、品質生活而日益重要。因此不管是請裝修公司提供的免費設計師還是請收費的設計師,設計師已經是裝修“必備”了。那么在設計中,到底是業主聽設計師的,還是業主自己做主呢?大家就和編輯一起去聽聽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吧。

業主說:
李女士:全盤聽設計師的,設計師通過設計彌補了房型遺憾
李女士的房子雖說兩房朝南,但衛生間是扁的,廳除去過道部分后是個很小的正方形,無論怎么擺電視機,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都得變成高度近視!設計師承諾“圖紙看到你滿意為止再開工”,李女士就心一橫拍板,表示全聽設計師的。不過至于能弄出什么結果來,業主對這先天不足的房子也心里沒底。沒想到設計房屋裝修圖紙出爐,業主全家都樂了。衛生間的隔墻向外拉出半米左右,在方廳的西北角墻壁鑿進一個缺口,大小剛好放下25英寸電視機的后半部,這么一來配合轉角沙發拉開合理的對角線,看電視不再局促,房型的缺憾被設計師巧妙地彌補了。
顧女士:總是感覺差一點,糾結
顧女士今年打算裝修婚房,從各大網站到各類雜志,一路細心研究,最終選擇了一位擅長簡歐風格,價格在中檔的設計師。前兩次見面,顧女士覺得彼此溝通的并不理想,主要在于她拿出的參考圖片多為國外案例,而設計師給的設計方案雖說不上相差甚遠,卻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張冠李戴”,無法百分百達到她的要求。設計師解釋國外的建筑結構與國內的本身就有很大區別,就算是完全復制,感覺上仍舊有差,所以在方案中做出適合房屋本身的改動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最終出來的效果才會理想。顧女士雖然同意設計師的觀點,但始終無法完全認同她對國內居室空間的處理方式。設計稿美觀度上說不上不喜歡,但整體感覺總覺得差那么一點。眼看這都設計了四五稿方案,對方也顯得有些不耐煩,那究竟自己是該聽設計師的,放棄那百分之五的堅持,還是繼續“完美主義”另覓乙方?時間緊迫又無裝修經驗的顧女士一下子變得糾結起來。
林先生:關于產品,究竟是自己買,還是買設計師推薦的?
業主林先生日前與一家裝修公司簽訂了半包裝修合同,到了購買材料階段,便由設計師陪同四處選材。起初林先生與設計師溝通的很好,確定下自己想要的產品檔次與規格后,設計師便向他推薦幾款同類產品進行篩選。誰知沒過幾日,林先生的施工隊長也向林先生推銷起產品、材料來。林先生的施工隊長是他的遠房親戚,算來也是半個自己人,據說很有經驗。他不僅拍胸脯向林先生表示自己介紹的東西肯定價廉物美,還“好心”提醒林先生小心設計師拿人回扣,買他推薦的產品等于上當受騙。經不住施工隊長的反復游說,林先生最終決定退掉同設計師一起選定的廚房設備,改用施工隊長所薦。這下設計師就不高興了,不僅不滿意業主新換的產品,覺得與自己原定的設計方案有沖突;還擔心萬一到時出現缺貨、斷貨的現象,還要連累整個裝修進程。這下林先生心里沒了主意,兩個似乎都有道理,可究竟聽誰的,想來想去還是沒有頭緒。

編輯說:
就算事先與設計師溝通妥帖,長達幾個月的裝修期,也不能保證不會因個人想法的變化而產生分歧。面對突發狀況,有的設計師一再和您保證“相信我沒錯的,這個我有經驗”,有的又是“改可以,出了問題不要怪我”……雖然設計師不能以“專業”為理由,完全扼殺業主突發奇想的創意靈感,但業主也不能因為“我出錢,就該聽我的”而否認自己想法的“天馬行空”。
空間設計,以設計師為主
雖然每個人對“美”的感受不同,但是在空間問題上,編輯建議業主還是適當聽取設計師的建議。許多業主對平面素材圖只能產生二維想象,三維空間卻缺少認知。其實,空間的構成不僅有色彩等塊面視覺,采光、人造燈都是環境構成的重要元素。大家可以嘗試將溝通的重點落到空間改造及細節裝飾兩個部分,一來思路更清晰,二來問題也能對癥下藥。
通常,在支付定金前,設計師只會繪制 “平面布置圖”,安排好家中各個空間的功能性才是這個階段討論的重點。像拆改墻體這樣的結構調整,不僅關乎“美觀”,更存在“是否可行”的問題,為避免留下安全隱患,還是該以設計師的建議為主。等新房結構確定后,才是具體設計方案的落實。這時業主就能充分堅持自己的喜好,購買自己覺得好看的產品,讓設計師融入設計。畢竟家是自己住。才裝修這么一次,當然要找到最合自己心意的選擇。
買材料,多看多比是重點
買材料該聽誰的?并非設計師,也不是所謂的“自己人”,了解清楚產品本身、廠家信息、貨源情況才是業主做判斷的依據。對業主來說,應該在購買材料前就對整個市場做基本了解,是否有買的必要,是框定整個裝修預算的基礎。在確定完基本要買的產品檔次后,再由設計師或專業人員介紹幾款同類產品做出性價比最高的篩選,這樣才能買到合適自己的產品。
當然有的設計師確實能拿到某些品牌的“業內價”,熟人介紹,也總能拿一個“友情折扣”,依此類價格優惠作為篩選的依據,往往容易忽略產品本身的質量,掉入價格陷阱。此外,產品的貨源情況也是業主要考慮的又一因素。有的廠商貨源不足,生產一批新產品往往要一兩個月;有的可能某個飾面、部件缺貨,臨時替換,效果卻沒有樣板的好。所謂裝修不等人,選了一款便宜的家具,卻延誤了工期,反而是一種得不償失。
裝修行業涉水不淺,魚龍混雜的環境還是需要設計師來做引導。如果實在選不出,業主可以讓設計師多陪自己逛些市場、多推薦一些商品,一味的否認、懷疑設計師的職業操守顯得沒有必要。這個階段的裝修業主仍有很大的主動權,但出于對質量的保證,業主還是應該相信有水準的設計師所作的推薦。
工程段不同,業主可以適當“干涉”
裝修每個階段的工程側重都有所不同,業主花錢請了設計師,當然希望他們能一手包辦所有麻煩問題,自己享個輕松、省事。但有些過于將全部工程全權委托給設計師的業主,卻發現久而久之裝修自己反倒插不上手了,所有事只能聽設計師安排。其實業主與設計師的合作本就該根據每個工程段的專業性質分開而論——溝通期、選材期是每個業主清楚表達自己需求的關鍵階段,為整個裝修定好框架才能保證以后的設計不會走偏。如溝通規劃期要以業主主導,設計師聆聽。到材料選購期,則是業主定位檔次及價格,設計師給予同類物資信息。而施工期應該還是以專業人士的意見為主,雖然可以據實際裝修情況做部分修改,但以免打亂計劃、浪費資源,業主還是應該和設計師討論清楚后三四而行。最后的軟裝布置期是業主充分彰顯自己個性的最好時候,大到一副珍貴的油畫,小到一張兒時的相片都可以提出要求,讓設計師融入空間,這樣的家才會是真正充滿自己味道的家。
設計師說: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原則上業主應該“聽從”設計師,設計師為主導,客戶積極參與并且雙方及時、深入溝通。有些業主們可能會質疑這一觀點:我花錢裝修為什么要聽你的,為什么要你做主呢?事實上,正因為設計師是我們業主提供服務,所以業主才要“聽”設計師的,否則,業主找設計師所為何事呢?還不如直接省了設計師這一道,叫一個施工隊進場就可以了。
為什么業主應當更多“聽從”設計師的主張呢?這取決于中國目前情況下雙方的“實力”。這種實力不是指財務或者其他實力,僅僅指在裝修的技藝、審美等專業程度上的能力差異。我們辛苦掙錢,好不容易買套房,但是應該如何裝修,或者說自己到底想住怎樣的房子,自己用預算內的費用能夠住上怎樣的房子,很多人是說不上來的,不要說說不上來,也許想象也想象不出個像樣的樣子來。很多業主并不知道,在他的裝修預算范圍內可以做出比他想象中更好的效果來,這就是設計的力量和貢獻所在。
之所以出現業主不清楚、說不清楚、想象不到自己居室的裝修效果,跟業主們各自的文化、眼界、性格等有關。而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中缺乏美的教育,所以審美能力的缺失在大部分人身上存在。很多人自以為很美很雅的東西,其實是很俗的,無論在心理感受還是生理視覺上,這種俗都不會帶給人美的享受,更無法提高業主的審美和檔次。典型的就是有些暴發戶總希望把自己的房子裝得跟五星級賓館一樣金碧輝煌,以為這樣就是闊氣,就是高檔,但是實際上自己居住失去了家的感覺,別人看了還要在心底里取笑,甚至被稍有品味的商業伙伴看到此人的修養底細。
當然,并不是說業主們都缺乏審美,設計師就審美能力非凡,其實是為了讓房子更美觀、更舒適,更人性而需要更專業的服務。設計師總體來說,在美感掌握、功能安排、施工工藝等各個方面相對業主來說是專業和熟練一些。設計師接觸的案例較多,再加上行業內的設計接觸,在裝修的視界上也比較開闊。在這些專業素質的基礎上,能夠了解業主的個性、愛好、追求等,就會給出較合情合理或者理想一點讓業主眼前一亮的設計方案。而且,設計方案不是一成不變的,專業的設計師和業主會在溝通過程中發現新亮點,直至彼此覺得較為完美。專業的設計師應該在設計中懂得引導、提升顧客,如果自己都對自己的設計沒有主見,一味的迎合、遷就業主,那才是真正的對業主不負責任。
在裝修中,業主應該更多研究自己所需要的功能需求,并且大膽、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愿,至于如何達到美觀、舒適、實用等,就讓設計師來提供專業服務,這也是考驗設計師的水平。并且需要在“考驗”過程中給與設計師信任。業主的信任會激發設計師的靈感,同時也因為得到尊重越加努力。
三個要點,教你正確“干涉”設計師
要點一:初次與設計師溝通的原則有哪些?
1.設計師的好壞不在于價位的高低,是否適合于你才最重要。溝通時充分表達自己的要求,觀察對方能否理解、契合自己的想法是選擇設計師的第一原則。
2.從設計師的談吐、設計方案中確定他的思維方式、專業水準是否令你滿意、適合于你。
3.意見上的分歧要及時提出、仔細推敲,竟可能的避免在施工階段反復修改方案。臨時增加項目,往往容易浪費一大筆額外支出。
要點二:初次與設計師溝通的內容有哪些?
1.房屋、樓盤的基本情況。
2.喜愛的風格,不僅是平面概念上的色彩、材質等信息,更可以從三維立體的空間概念上表明自己的需求 (如明亮、寬敞、有層次性等)。
3.細致敘事自己的生活習慣、職業特征、家庭結構、個性愛好、特殊生活需要等,便于設計師做空間布局。
4.框定大致的裝修檔次、規格、費用,偏愛材料。
要點三:業主選材的原則有哪些?
1.單幾樣產品的價格高低不足以說明產品的檔次,買東西還是要看性價比,了解整個行業的大致結構后再制定預算,相對來說更為準確。
2.燈具、家具等裝飾性強的家具,業主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喜好多參與挑選;像板材、膩子、五金等專用建材,還是專業人士的建議比較重要。
3.要定制的家具、產品應該在使用前一個月就先預訂,萬一斷貨不僅要影響工程,還要修改方案,十分麻煩。
[ 編輯留言 ]
業主在裝修中,關鍵是要找一個專業、負責的設計師,接受專業設計師的引導,不但會省心省力,同時也盡量避免出現無可救藥的紕漏。業主不應該將時間花費在如何讓設計師聽自己的話,服從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花錢來買一份“讓人聽從我”的滿足感,大家一定要走出這樣的誤區。如果你還有更多裝修問題,歡迎撥打電話:13611718623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