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游客而言,提到舊金山會想到的也許是金門大橋和美麗的太平洋海岸,也許是開滿鮮花的街道和永遠燦爛的陽光。的確,舊金山市是個美麗的城市,讓你一踏上它的土地便會流連忘返。但對于久居于此的我來說,舊金山更代表著兼容并包的美國西部文化和鼓勵追逐夢想的冒險家精神。這座因淘金而發(fā)展的城市,今日亦因勇敢開拓者的光芒熠熠生輝。
從淘金者到硅谷英雄
未去舊金山之前,提到舊金山腦中第一個浮現(xiàn)的便是金門大橋。金門大橋之于舊金山,就好像自由女神之于紐約,已經(jīng)成了城市的標志。整座橋從造型到色彩不僅和周圍背景極其協(xié)調(diào),更為這一片景致平添了許多美好。這10年間我從中國到美國也見過了十余處的海,它們都各自有著不同的藍,或深邃神秘或熱情奔放。然而金門橋下這樣綠色的海還是生平第一次看見。這片海既非招搖的碧綠也非深沉的墨綠,只是那樣一灣清淺,純凈嫵媚。白云,藍天,碧海,橙橋,帆影點點,鳥語陣陣。然而回溯到100多年前那個瘋狂的淘金年代,這里沒有橙紅的鋼鐵大橋,有的應該是晨霧中潮涌的淘金人群。
1849年,當加州發(fā)現(xiàn)黃金的消息傳遍世界的時候,舊金山只是一個200人的小村落。淘金者從美國以至世界各地蜂擁而至,據(jù)說因為到達舊金山灣的船只太多,很多船經(jīng)常要在水上等幾天,才能靠岸停船。然而,在那個時代,來加州淘金就意味著冒險,許多人變賣財產(chǎn),傾盡一生積蓄,遠渡重洋來到這塊充滿夢想的土地。他們中有的客死他鄉(xiāng),有的空手而回,也有一些人真的實現(xiàn)了夢想。如今,150多年過去了,淘金時代的舊址早已不見,淘金者自由冒險的精神卻深深地刻在了舊金山的文化基因里面。
而淘金時代涌現(xiàn)出來的一些企業(yè),至今仍在經(jīng)營。例如以發(fā)明了牛仔褲聞名的李維斯公司,據(jù)傳盡管李維斯公司在19世紀末才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牛仔褲,但是最早的牛仔褲是其創(chuàng)始人李維·斯特勞斯在淘金時代用粗糙帆布給當時的采礦工人制做的褲子。位于舊金山的李維斯總部的訪客中心里面就有號稱制作于淘金時代的牛仔褲。
我2009年到舊金山旅行時曾住在位于貴族山最高點的馬可霍普金斯酒店。位于酒店最高層第19層的酒吧Top of the Mark號稱是舊金山市中心最高點,沒霧的時候視野極佳。而貴族山的社區(qū),也和淘金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19世紀末吸引了一大批有錢人在此興建宅邸,其中包括因興建美國第一條貫通東西的中太平洋鐵路發(fā)跡的四大財閥。可惜,在1906年的地震和火災中大部分豪宅被摧毀。此后富人們另辟地點修房,而貴族山的廢墟上則蓋起了一批豪華酒店,在克羅克舊宅上則以巴黎圣母院為藍本修建了大教堂。雖然貴族山上已經(jīng)不是貴族的居所,但是這些氣勢恢宏的建筑似乎還能讓人看到當年的奢華景象。事實上,此處雖稱貴族山,但是四大財閥都是一介平民白手起家,如同當年的淘金者一樣,是從美國其他地方尋求加州夢的冒險家。
百年后,人們已經(jīng)忘記了他們當年創(chuàng)造的財富,唯有斯坦福因為他創(chuàng)立的斯坦大學而聞名天下,也成為了硅谷精神的一個代表性符號。除了是世界最知名的大學之外,也是新科技革命的一面旗幟,是硅谷形成的原動力,斯坦福工業(yè)園區(qū)半個世紀以來孵化了大批高科技公司。在淘金熱潮平息100年后,硅谷的形成讓舊金山又成了舉世矚目的淘金中心。
從上個世紀的半導體和計算機工業(yè),到新世紀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云計算、物聯(lián)網(wǎng),以及能源和生物技術(shù),硅谷一直是高科技技術(shù)的領(lǐng)軍者。以因特爾、甲骨文、谷歌、蘋果等為代表的大型公司都在這里誕生和壯大,并且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同時也造就了摩爾、喬布斯、扎克伯格等一大批硅谷英雄。與當年的淘金者一樣,這些人沒有顯貴出身,憑著自己的努力,突破常規(guī),成了真正的成功者。這些人大多平易近人,不會自詡貴族,甚至在萬圣節(jié)時會敞開家門,親自給孩子們發(fā)糖。硅谷精神就是這樣一種平民文化,激勵著無數(shù)青年人為夢想努力。可以說,新時代的硅谷精神氣勢是淘金文化歷經(jīng)百年的沉淀和發(fā)展。
多種族文化 他鄉(xiāng)做故鄉(xiāng)
2003年我首次來美就是在舊金山入的關(guān)。2010年,我們離開了生活了7年的美國東部,搬到了舊金山灣區(qū)定居。在我居住和旅游過的美國城市里,舊金山是我的最愛。若非坐落于地震帶上且終年天氣偏涼,舊金山便是一座完美之城。
舊金山是個名副其實的移民城市,白人、亞裔、拉丁裔、非裔各族裔居民散落在各個社區(qū),同時也保留著多處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各個民族的文化和風俗傳統(tǒng)在這些地方得以保留,令整個城市更加豐富多彩。華裔居民為最大的少數(shù)族裔,對舊金山的政治文化影響力很大,中國城也是舊金山文化的一大特色。
想當初,中國城形成的背景,正是萬千不畏勞苦、背井離鄉(xiāng)前來尋找財富的中國淘金客,他們的夢想、艱辛、收獲都與這里息息相關(guān)。也正是這些歷盡磨難的華人才將San Francisco稱做“舊金山”。中國城是北美最古老,亞洲之外面積最大的華人社區(qū)。遍布中國城的商店、銀行、會館、飯店、招牌全用漢字書寫。Stockton街偏北一帶到處是新鮮蔬菜水果、雞鴨肉蛋、生猛海鮮,老板和顧客都用粵語交流。漫步在這條街常給我一種身處國內(nèi)小城菜市場的錯覺。每年元宵節(jié),中國城都會舉辦中國農(nóng)歷新年大游行。漂亮的中式花車,精湛的舞獅舞龍,鑼鼓齊鳴,鞭炮陣陣,年味十足,很多美國白人黑人也加入游行隊伍中。在舊金山,中國新年是屬于所有族裔的。
從嬉皮士到同性戀 兼容并包
上個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美國,嬉皮士文化大行其道。奇裝異服以宣揚個性自由,游行靜坐以爭取權(quán)益平等。而距離舊金山市僅10分鐘車程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則是這種反叛文化的中心。嬉皮士在這場革命浪潮中逐漸接納了女性主義和同性戀權(quán)益者作為同盟,通過兼容并包來壯大力量。如今雖然嬉皮士文化已經(jīng)退出主流,其對社會政治和個人觀念的影響卻留了下來。
舊金山幾乎是全世界對同性戀最為寬容的一個城市。走進卡斯特羅區(qū)便滿眼都是彩虹,作為美國最早同性戀社區(qū)之一,不僅街邊建筑上掛滿了紅、橙、黃、綠、藍、紫六種顏色組成的“彩虹旗”,連行人過街的斑馬線都有被涂成彩虹色的。舊金山的同志驕傲大游行,是美國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同志驕傲大游行之一,來自全美各地甚至世界各國的同志以及同性戀支持者會趕來一起參與這項狂歡盛典。游行沿市場街一直巡游至市府大樓外的廣場,到處都是恣意的歌舞和快樂的表演。空氣中眼神里都是默默愛意和自由縱情。
包容的舊金山培養(yǎng)了自由不羈的人民,他們硬是把Bay to Breakers這一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yè)跑者參加的賽事也裝點成一個狂歡節(jié)。參與者穿著充滿驚喜與驚嚇的服裝:睡衣,病號服,超級英雄,獅子,狗熊……甚至裸體……只有想不到,沒有穿不出的。這一賽事始于1912年,當初是為了人民從1906年大地震中振作起來。100多年后,早已將傷痕抹平的舊金山人民把它變成了一場熱鬧開心的變裝秀。
舊金山,因其包容而格外豐富,每個人愛上它的原因各不相同,你的原因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