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開古堡之路上游人如潮的景點,那些散落在山間野外的一座座不甚知名的城堡里,古堡主人們過著超乎你想象的精彩生活。
荷恩貝格堡 留宿鐵手騎士之家
古堡之路是德國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假日旅游線路之一。它始于德國的曼海姆,一直向東延伸到捷克的布拉格,綿延近千公里,沿途共有90多座保存狀態不一的中世紀古堡和宮殿。雖然在這條德國人精心打造的古堡主題旅游線路中,不乏像海德堡、羅滕堡這樣為國內游客熟知的熱門古城,它的真正吸引力,卻在于那些散落在山間野外的一座座不甚知名的城堡和它們的主人。敲開幽靜的古堡大門,坐擁家族遺產的堡主們向我展現了他們別具一格的古堡生活。
揮別了歌德的海德堡和蘆葦之鄉施韋琴恩行駛出來,沿著內卡河岸邊蜿蜒的公路,穿過縈繞著各種傳說的奧登瓦爾德山區,門牌號為荷恩貝格路1號的騎士城堡Berg Homberg,就坐落在內卡河畔一座被葡萄園環繞的山丘上。
這座修建于11世紀的古堡,曾屬于德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鐵手騎士葛茨。在“既不神圣,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羅馬帝國時代,教廷、皇帝和各路英雄好漢都施展自己的武力,控制自己的地盤。鐵手騎士葛茨,“在野蠻和混亂的時代的一個強悍而善良的自助英雄”,最終定格為歌德年輕時期代表作《鐵手騎士葛茨·封·貝利欣根》那個“最高尚的德國人”。在鐵手騎士之后,城堡被幾經轉手,1612年被賣給格明恩家族,代代相傳至今。如今的主人,馬庫斯·馮·格明恩男爵已經是家族的第12代傳人了。
現代社會的德國貴族,雖然仍可以保留舊制的各種爵位,以及像城堡這樣的家族私產,但他們法律上和經濟上卻不享有任何特權,甚至反而要承擔更多的稅賦。所以這些貴族頭銜和財產的繼承人往往絞盡腦汁,避免讓家傳的古堡淪為負資產。
這位馮·格明恩男爵,就把古堡的酒窖、馬廄等設施改建成了一座帶有高級餐廳的四星級酒店,同時悉心打點環繞的葡萄園,自釀美酒出售,用這些資金來負擔古堡的維護費用。盡管如此,除了幾座尖塔,城堡的核心部分仍然只能保持數百年來的模樣——徒有四壁,卻沒有屋頂。和男爵的交流中我感到,這既有整舊如舊的考慮,其實也有資金匱乏的尷尬。但大家千萬不要因此而形成一種“破落貴族”的印象:反過來看,這是一家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四星級酒店,客房、餐食和服務水準絕不遜于同級的連鎖酒店,還經常舉辦各種騎士主題活動、酒會、婚禮等。最重要的是,酒店還擁有一座千年歷史的古堡,可供賓客徜徉其間,俯拾皆是歷史的厚重。拾級而上,在高塔上一覽內卡河谷變幻的時光。躺在客房的浴缸里,泡著澡喝著小酒刷著微信,我突然想到《權力的游戲》當中那些王侯將相,物質上其實也不過如此吧。
古滕貝格堡 猛禽出沒男爵的寵物
第二天在荷恩貝格堡全景餐廳用過早餐,拜別了男爵,啟程去拜訪下一座城堡——和荷恩貝格堡隔著內卡河谷遙遙相望的古滕貝格Guttenberg城堡和它的主人伯恩諾夫·馮·格明恩男爵。兩位男爵同源于格明恩家族,卻是分屬不同分支的遠親。和有幾分高冷的馬庫斯相比,伯恩諾夫更為平易近人,從頭到尾陪著我逛遍了城堡的里里外外。
這座城堡建于13世紀,略晚于荷恩貝格堡,但從未被戰火破壞,在長達七百多年的歷史中一直被歷代主人精心維護,于1449年就被格明恩家族收入囊中,傳到今天,已經整整17代人。與荷恩貝格堡不同的是,規模更大的古滕貝格城堡并沒有被改建成酒店。因為這位男爵玩兒得更高端,不僅在城堡里開設了家族歷史博物館,還把城堡打造成了德意志猛禽觀賞中心(Deutsche Greifenwarte)。簡單講,這座城堡就是一個私立動物園,專門收集、馴養、展示、保護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猛禽。聽完男爵介紹,我瞬間覺得咱們普通老百姓玩兒點無人機啥的,和人家高大上的貴族愛好相比簡直弱爆了。
男爵先生對這些搜集于歐洲、亞洲、美洲的各種猛禽顯然相當自豪,覺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于是在城堡里專門增建了一個露天劇場,每天向游客做兩次時長一個小時的Bird Show。各種鷹、隼、雕、鷲輪番生猛上場,在馴鷹人的指揮下,在游客頭頂肆意飛翔,甚至直接落在游客身旁各種互動。要知道這些猛禽可都不是吃素的品種,在飛禽的世界里都是相當于獅虎熊豹的狠角色,好多品種翼展都超過2米,喙長超過10厘米,在野外往往難得有近距離觀察的機會,也遠非普通動物園里慵懶的住客可以相比。每次近距離飛過的震撼都遠非語言可以描述。我利用300mm鏡頭,抵近拍到了許多令人咋舌的特寫鏡頭,大呼過癮。表演結束,男爵提出可以讓其中一只比較溫順的灰頭海雕停在我的手上合影留念。等這大鳥停在手上,四目對視的一瞬間,我不由打了一個冷戰。鷹眼中那種獸王的傲氣,和匕首一樣寒光閃閃的嘴殼,再加上隔著厚厚的皮手套也能感受到緊握的利爪,讓人產生一種我為魚肉的強烈無助感。接著又看了好久呆萌的白貓頭鷹,才讓我緩過勁來。
科爾姆貝格堡 空中放牧城堡鹿
轉天駕車來到鼎鼎大名的羅滕堡,放下行李,先直奔郊外的科爾姆貝格Colmberg城堡。少堡主翁貝豪恩先生親自接待了我。這是一座建于12世紀的城堡,曾經是霍亨佐倫家族的領地。而上一任堡主弗里奇博士,說起來還和中國頗有淵源。他在上個世紀初曾在香港、上海和漢口任德國領事,喜歡搜集東亞藝術品和家具,至今還能在城堡里看到一些他從中國帶回的藏品。其中一間客房,居然是全套中式家具,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在萬里之外的德國巴伐利亞州。
和前面兩位男爵不同的是,翁貝豪恩一家并非貴族。弗里奇博士在上世紀60年代去世以后,少堡主的爺爺,當年的泥瓦工接手了城堡,并根據弗里奇博士的愿望,把城堡改建為酒店和餐廳向公眾開放。經過3代人50年的努力,如今城堡經營得有聲有色,婚禮預約已經排到一年之后。城堡的多種經營上,也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少堡主頗為得意地告訴我,周圍的領地被用來散養鹿群。從飼養到獵殺到烹調,客人桌上每一份鹿肉的每一個環節,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交談之中,我發現少堡主也是無人機飛行員,并且所用的飛機型號都和我相同。原來這些散養的鹿群需要時時清點數量。但是散養的面積不小,之前人工清點費時費力。后來他決定改用無人機航拍的方式,從空中完成這個任務。于是我自告奮勇也嘗試了一回,發現空中放牧真的是好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