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洛哥北部小城舍夫沙萬位于里夫山脈寬闊的山谷之中,這里幾乎所有的房屋、階梯和門都被粉刷成藍色。氣候涼爽的小鎮遠離都市的喧囂,如同一片藍色的世外桃源。傍晚時分,燈光亮起,整座小鎮泛起幽幽藍色,仿佛一顆鑲嵌在山腰上的巨大藍寶石。
萬千藍色庇佑古老小城
正午陽光猛烈,但走在摩洛哥舍夫沙萬藍色的巷子中,會覺得溫度都變低了一些,藍色能讓心沉下來。你所看到的這些藍色房屋和街道,并不是某個街區的空間藝術展,也不是某座城市在舉辦節日,它是摩洛哥西北小城舍夫沙萬的麥地那老城。在這里,數個世紀以來,大多數房屋和階梯都被粉刷成藍色的。拾階而上,你會驚訝于這里的藍色并不止一種,深藍、湖藍、鉆藍、淺藍,甚至還有淡淡的藍紫色,而最受歡迎的是一種火藥藍。
通常來到這里的人會好奇地問一個問題,為什么這里的人要把房屋刷成藍色?這要從這座城的歷史說起。舍夫沙萬建于1471年,起初它是被西班牙驅逐的摩爾人建立的一座堡壘。幾個世紀以后,它發展成一座城市,并且漸漸容納了猶太人和基督教徒。舍夫沙萬的火藥藍色建筑正如摩洛哥晴朗的天空一樣,這種選擇主要是因為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原因。猶太人認為用Tekhelel(一種原始自然的染料)來粉刷建筑,人民就會被上帝保佑。因此,這種習俗被一直延續下來,人們世代把自己的房屋刷成藍色。
如今,有著悠久歷史的舍夫沙萬,是柏柏爾人、穆斯林、猶太人以及15世紀從西班牙被驅逐到這兒的摩爾人后裔雜居的城市。柏柏爾人可以從他們的裝束中分辨出來,一般他們都會穿著獨特的棉布衣服,戴著由明快顏色的棉線裝飾的帽子。
當我從停靠在麥地那的一座城門口的長途巴士上下來時,并沒有意識到,地圖上顯示的去酒店的短短一公里的路程會如此艱辛。背著沉重的攝影器材,拖著拉桿箱走進麥地那,顧不及兩旁多彩的商品,只顧咬著牙拎著拉桿箱爬上一級級臺階。
安頓好之后,我就被老城里無比魔幻的藍色迅速激活,滿血再出發,扛著三腳架和相機從酒店一路向對面的山上走去。山頂有一個清真寺,據老板說那里是俯瞰整個小鎮的最佳地點。
隨著夜幕的降臨,周圍的游客慢慢地走光了,只有我一個^在等待著夜景,周圍是微涼的風,時不時能聽到幾聲狗叫。守著這一片藍色的小城和如火的晚霞,此刻我是幸福的。
讓香料叫醒你的味蕾
摩洛哥的美食如同其他穆斯林國家一樣,離不開香料。在這里待了幾天之后,你的味蕾會被食物中上百種香料所刺激,食物豐富的口感及多樣的氣味與眾不同。這里的傳統美食值得你花些濺探尋。
在舍夫沙萬的一天是從美好的早餐開始的,這里的早餐通常是新出爐的面包,它們用傳統的木火烤制而成,有著非常酥脆的表皮,還飄著原始的香味。午飯你可以試試這個城鎮最著名的美食一塔吉鍋,它是用魚、蔬菜、香料和橄欖油在一個叫庫斯庫斯的容器中制作而成的摩洛哥傳統美食。塔吉鍋作為當地午餐、晚餐的主要菜品,其實是有著多種組合方式的,不過它大部分是由肉或魚,與各種混合的蔬菜及某種特定的香料烹制而成的。
飽餐一頓后,用一杯新鮮的薄荷茶來結束饕餮時光是再好不過的。薄荷茶是用新鮮的薄荷葉熬制而成的,適量加入一些方糖,清涼中透著絲絲甜味,味道會更佳。這種茶據說對健康很有好處,它已經成了摩洛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當地的會議和日常聊天當中都少不了這種茶。
酒足飯飽過后,想必你一定不會錯過一個五彩斑斕的好去處,這里古色古香且獨具特色。走入舍夫沙萬的麥地那老城就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蜿蜒曲折的街道,就像一個令人沉醉不知歸路的購物天堂,它也許會把購物狂的錢包徹底掏空。銅壺和盤子在陰影處散發著光芒:手工的毯子和披肩掛滿了整面墻,或是鋪滿桌子:烏龜在藍色塑料籃子里的萵苣葉子上緩慢地爬行著;阿茲特克圖案的包和摩洛哥式拖鞋隨意地堆在一起,從麻袋中恣意散落到街上。
如果想買一些銀制的盤子和珠寶,可以去哈桑一世大街附近的小店。繼續往前走一點兒,你就會發現賣羊毛衫、披肩和毯子的店鋪,這些商品都是用羊毛或駱駝毛制成的。繼續沿著坡道往上走,在城堡附近有個制作塔吉鍋器皿的陶瓷作坊,那些器皿仍舊層層疊疊凌亂地堆在一起。
在你急于用珠寶、毯子和香料填滿自己的購物袋之前,最好學會砍價的藝術。在摩洛哥的市場里買東西是可以講價的,成交之后一定要記得微笑著說一句:“Shukran(阿拉伯語的謝謝)”。
鏡頭之外的善意微笑
這座小城,能滿足你對于童話世界的所有幻想,這里有夢幻的色彩、新鮮的空氣、恰到好處的蜿蜒曲折的街道,以及淳樸憨厚的居民。然而,這座小城也有著它自己的個性,接受了它的個性,你才會發現自己對它的愛更加深了。
在街頭巷尾游走,我已經做好了多數摩洛哥居民也許并不喜歡被拍照的心理準備,所以在舉起相機之前,我都會禮貌地先爭得對方的同意。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在這里拍攝被拒絕的幾率比想象更高。有一次,我還沒有舉起相機,只是掛在胸前,很多十幾歲的小孩兒跑過來指著相機對我說:“NO!”于是,出于尊重,我盡量不帶著單反出門,而是掛著一個小卡片機,拍拍小景,拍拍街道,如果運氣好的話,也許會碰到幾位老者對著你微笑。
我問了解摩洛哥習俗的朋友,她告訴我,居住在舍夫沙萬的柏柏爾人是對被拍照最為敏感的一群人,他們認為如果你把相機對準了他們的臉,這會給他們帶來不吉利,尤其是給婦女和兒童拍照。柏柏爾人以外的舍夫沙萬居民對待鏡頭則會“開明”很多。知道了這一點之后,更多時候,我會選擇在舍夫沙萬的街巷當中拍攝人們的背影。選擇好一個街景的角度,等待著有人從我身前走過,把背影留給我的一瞬間,我才會舉起相機,按下快門。
有一次,當我拍完照片,發現鏡頭中的婦女并沒有繼續往前走,而是停下來,把兩手拎著的包放在地上,叉腰喘著粗氣。想起我第一天來這里提著行李箱時的狼狽樣子,我明白這樣往上爬是多么費力。于是,我主動走上前去,向這位婦女示意幫忙。雖然我們語言不通,但微笑是世界性的語言,就這樣一路爬上山頂,我把她送到了家,我收獲的是她和周圍鄰居善意的微笑,在一片平靜的藍色中,我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