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nick Alleno開創的法國醬汁新時代,可說是廚房里的科學試驗,是千錘百煉后的成果。以“味道要精準”為核心理念,Yannick把低溫慢煮的方法套入到制作醬汁中,以他最新實驗成功的芹菜頭醬來舉例:首先,把切粒的芹菜頭真空包裝好,然后放進84華氏度(約合28.9℃,編者注)的水中,慢煮12個小時。接著,便是使用凍結濃縮法(cryoconcentration),把低溫慢煮過的芹菜頭粒冷卻和凍結,將所含的水分變為冰晶,再去除掉冰晶,從而提取母液可溶性固形物的濃度。Yannick說,所謂烹煮,都是以熱量“破壞”食物的分子才能成事,然而,熱量也容易令味道流失。用低溫慢煮真空包裝的食材,便可以破壞最少的食物分子,而保留最多的味道。再通過凍結濃縮法萃取汁液,得到的就是最天然最原始的滋味。Yannick說這樣制作醬汁,不止味道清晰又集中,而且口感順滑無比,亦符合健康理念,貼近這個年代的飲食趨勢?!叭欢谏系暗哪莻€烹煮步驟,我還是會加入少量牛油。”他頑皮地笑笑:“沒辦法,我就是喜歡牛油,牛油也是法國菜的靈魂?!?/p>
在臺北101的STAY,由他親自主理的“傳奇晚宴”,有好幾道菜都留下不俗的印象:法國Gillardeau生蠔浸在加入苦艾酒煮成的奶油汁,面層有少許的蒔蘿和龍蝦卵,再配上以白酒熬煮制成的晶凍,生蠔鮮昧絲毫無損之余,還有一股清洌芳馥,活泉似的水靈鮮甜。慢煮波士頓龍蝦伴香檳泡泡——這種泡泡在fine dining不是新鮮事,種種細節更能見真章:龍蝦擺在作為配菜的菠菜葉上,香檳泡泡用來突出龍蝦的味道,再用洋薊泥和洋薊泡牽連菠菜葉和龍蝦,很復雜也很美妙。而我最喜歡的是烤鹿架,表面焦脆,里頭是完美的medium rare,一刀切下去卻幾乎不見流血,肉汁依然緊鎖在內,贊嘆!原來廚師先把鹿架慢煮四小時,上碟之前才切下輕煎兩面表層至香脆。至于那個汁,則是“以鹿取鹿”,把鹿肉用白酒腌泡一晚,再熬煮兩個小時成醬汁,汁昧豐盈有淡淡酒香,鹿肉蘸著一起吃,似還原又似提升,暖暖內含。
然而,叫人感動的美味,并非最挖空心思的菜式,而是一味親情的懷念,向祖母致敬的“瓶中雞”,這是昔日祖母最拿手的菜肴,如今也成為他的招牌菜之一:將脫皮的雞肉、豬脯肉、鴨肝、黑松露等材料各別按照不同方式處理過以后,塞進特制的瓶子里煮熟,脫模以后切成圓型肉片。里頭的材料隔著瓶子燜煮而熟,互相入昧、滲浸交融,吃起來滋腴甘香,風味致密。哎有這樣的孫兒,祖母肯定引以為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