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前夕,淮安禧徠樂國際商貿城(下簡稱禧徠樂)突然陷入返租困境,在淮安本地引起巨大反響,并迅速波及至南京。
據了解,在禧徠樂售出的2000多套商鋪中,有相當一部分由南京業主購買。由于禧徠樂對外宣稱資金困難,其合同承諾的第四年租金返還已陷入遲滯。
大批業主維權給淮安當地政府造成了巨大壓力。在當地政府協調下,業主代表多次與禧徠樂總部負責人舉行談判,但進展有限。目前,由于多數業主不同意禧徠樂方提出的分期付款方案,談判陷入僵局。
租金支付遲滯業主大規模維權
李華(化名)是南京某大型房地產中介企業的市場總監,她告訴南京樓市記者,自己在2011年因公司業務關系初次得知禧徠樂這個項目。
由于其專業人士背景,李華在投資前對該項目做了較為詳細地了解。了解后發現,淮安禧徠樂項目五證齊全,其總公司在全國已有多個較為成功的類似項目,淮安項目的政府合作色彩也比較濃重。
這些因素促成了她對該項目進行投資。李華透露,她本來想一口氣拿下4個商鋪,后來應一個朋友請求,她才讓了兩個出去。以其全款購買的其中一套為例,面積為20.12m2,折后總價18萬余元。
李華(甲方)與禧徠樂(乙方)簽訂的《統一經營管理合同》顯示,該投資性商鋪由“甲方委托乙方經營管理,期限為五年”,商場開業前三年為市場培育期,培育期內乙方無需支付租金。而在剩余的兩年內,“每年支付一次租金,按¥17925元,租金支付日期為每年的3月01日至3月15日。”租金支付比例為8%。
委托經營的方式使得李華沒有自營壓力,李華在簽訂合同的前三年并沒有對該項目投入過多精力,只在這期間接通知去辦理了一些手續。由于李華是全款購買,已經先期辦理了“兩證”,但部分按揭購買的業主還未辦理“兩證”。
今年3月,隨著租金支付日期臨近,業主們催要租金的行動日趨頻繁。3月8日,淮安本地業主傳來消息,稱禧徠樂支付租金行動遲緩、推諉,其無法支付租金的說法隨之在業主中間傳開。大規模維權如期而至。
大量南京業主深陷其中
李華透露,包括自己在內,有相當數量的南京業主深陷其中,而在當初的宣傳中,多數購買者都看好這一項目。除了李華所在公司的數名員工及20多位客戶外,來自南京玉橋市場的部分業主也購買了商鋪。
據李華提供的一份禧徠樂宣傳材料稱,“禧徠樂與南京玉橋強強聯手”,“南京玉橋市場集團公司經過一年多的認真考察”,“與中國禧徠樂集團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就淮安禧徠樂項目,南京玉橋選派專業管理團隊”等語。
禧徠樂官方網站一則題為《熱烈祝賀南京玉橋市場實力商戶集體進駐禧徠樂》的消息稱,早在2011年7月22日,“來自有江蘇省‘樣板市場’之稱的南京玉橋市場的40余位實力商戶集體入駐禧徠樂。”
南京玉橋商業集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南京樓市記者,淮安禧徠樂項目看中他們在市場經營方面的經驗,建立之初的確與他們存在一些合作,但合作僅限于業務顧問和指導,并無深層次合作。而玉橋業主的入駐是業主的自主行為,他們并無統計有多少業主牽涉其中。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淮安、南京兩地已有不少于400位業主參與到維權活動中。從南京樓市記者能統計到的數字來看,南京有至少41位業主已經參與到維權中。而據李華的估計,41位業主只是南京業主的一小部分,南京業主購買的商鋪數量應在150——200套。
禧徠樂稱遭遇資金困難業主維權陷苦戰
3月15日是合同規定租金返還的最后期限,在初期會晤后,大量業主約定于這一天集聚至淮安禧徠樂國際商貿城進行維權活動。
禧徠樂淮安項目總經理王剛在現場向業主們表示,目前公司確實無法支付租金。他透露,3月13日,淮安市清浦區政府相關領導已經約談公司總部負責人,督促其盡快拿出解決方案。而進一步的方案政府在當天尚無通知,他本人也無法答復。
根據合同,“任何一方怠于履行本合同項下義務的,必須按照該商鋪購房款總價30%的標準向對方支付違約金”。這意味著,如果禧徠樂在3月15日之前無法向業主們支付租金,可能將面臨違約責任,并支付巨額違約金。
王剛向南京樓市記者表示,公司目前遭遇資金困難,正在想辦法籌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希望業主能給予他們時間,而非追究違約責任。據了解,初期方案為禧徠樂公司利用十個月時間進行大額融資,保障業主的委托經營費的如數返還及公司的后期運轉。大多數業主否決了這一方案。
禧徠樂業主接待中心3月18日發布的公告稱,鑒于大部分業主不同意這一方案,公司改由小額快速融資支付,分別在今年4月、7月、9月和次年1月底前分別支付20%、20%、30%、30%的租金,其中第二和第三次支付款項時間按委托經營費的同期銀行利率支付相關費用。
這一提議也再次遇阻。業主們普遍認為,禧徠樂已經違反了合同規定,所以其應該迅速支付相關費用。此外,商貿城因經營不善導致客流慘淡,在委托經營的5年合同期結束后,自身收益也不能保證,這會給他們導致額外損失。
3月20日晚,部分南京業主在南京舉行了會晤,其邀請來的律師在了解相關情況后表示,如果到最后階段不得不采取訴訟手段,官司打贏容易,但錢要回來卻不是那么簡單。但是,隨著維權在后期陷入僵局,部分業主已經傾向于采取訴訟。
商貿城營業狀況慘淡
據百度百科,淮安禧徠樂國際商貿城項目地址為淮安市清浦區枚皋西路新汽車南站西側,總投資16億元,總占地面積12.3萬m2,總建筑面積36萬m2,由商貿城、商業休閑廣場、商務快捷酒店、倉儲物流配套等四部分構成。
淮安清浦區政府門戶網站一則消息顯示,在2012年9月8日舉辦的2012中國淮安服裝小商品交易會暨禧徠樂國際商貿城廣東名品展貿中心開幕儀式上,當地黨委、政府多位時任領導出席,“市委書記劉永忠宣布交易會開幕,市長曲福田致辭,副市長陳濤主持開幕式。”
淮安市市長曲福田在開幕儀式上指出,“作為引領全市大流通建設的龍頭企業之一,禧徠樂國際商貿城的建成開業,必將對繁榮城市商業、加快地方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然而,事實情況卻不盡人意。3月15日上午南京樓市記者走訪發現,整個商貿城空空蕩蕩,只有少數商鋪還在堅持營業,很多商鋪空留招牌卻大門緊鎖內部空無一物。
一位經營十字繡的楊姓男店主告訴南京樓市記者,商貿城近年來人流稀少,經營十分慘淡,“連過年都沒人”。目前,很多商戶都已經撤走,只有少數商戶還在苦撐。而另一位被周圍店主形容生意還算不錯的戴姓女店主則表示,自己在這里經營內衣店鋪三年來也僅能保證盈虧相抵。
王剛透露,商貿城近三年來投入近兩億元招商,實際效果卻非常有限。“導致這種結果我們也是始料未及。當年項目銷售非常火爆,售樓處玻璃都快擠破了。這與2014年整體經濟形勢有關,再加上電商對實體店鋪的沖擊很大。”
截至4月1日記者了解的情況,維權談判仍在繼續。禧徠樂總部上海禧徠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南京樓市記者的采訪請求未作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