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后的東盟將根據2015年定義和規劃,朝著提高合作的方向發展。從另一個層次上建立東盟共同體,(東盟社區:AC)來支持統一與廣泛的合作,由三支柱組成,包括東盟政治安全共同體(ASEAN Political-Security Community: APSC:APSC,東盟經濟共同體(AEC)和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東盟共同體Socio-Cultural(ASCC)。老撾準備的政策出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第7內閣的政策聲明中,2010-2015年,老撾作為指導準備機制以及力學委員會包括東盟國家有外交部長主持。
東盟是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Nations ASEAN) 于1967年8月8日年成立,成員國開始有五個國家,后來有更多國家加入,到目前為止,成員國有: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越南、老撾和緬甸,柬埔寨于1999年4月30日加入。
一、東盟經濟共同體AEC
1.一個地區擁有全球經濟一體化
東盟的意思。是指在連接的環境和網絡世界中,開拓東盟企業競爭國際市場。使東盟動態添加再制造商,在世界市場中保持概率。
2. 藍圖建立東盟經濟共同體AEC : Blueprint
二、東盟經濟共同體的公共行政
老撾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東盟。老撾政策說明進入東盟的重要性。老撾調整政策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積極與東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1996-2000)與鄰國和西方國家建立合作。并允許私人和外國投資者可以自由投資商業,促進交通,電信,貿易和工業發展。此外,還有助于結構調整,政府管理,依法放寬對外投資。
三、結論的探討和建議
并不是對所有類型的工業案例表明老撾進入東盟區內貿易可以創造產品的大幅增長。尚缺乏有力的證據。很難斷定(如農業原材料和產品也不接受)這個證據的假說,老撾影響區域內貿易,包括每一級可以導致誤解的貿易自由化,廣泛的各類商品讓人了解AEC最新的政府和私人的過程,同時有準備接受貿易自由化的東盟成員國。例如,老撾政府協議,包括所有的產品項目農業原材料和產品沒有被排除任何情況下如特許AEC的形成無疑扮演不同類型產品的貿易路線。由于貿易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應該檢查每個單獨的行業。研究發現,準備在老撾發展變化的結構。做必要調整承受變化的內貿進入東盟經濟共同體,發展的需要和資源條件作為重要的政策,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老撾進東盟經濟共同體 (新聞).2015.
[2]老撾勞動法的組織和執行.社會福利和勞動部印發.1995.
[3]農業和林業部.農業統計.萬象計劃,2004.
[4]東盟秘書處.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 2008年.2010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