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政府經濟責任審計問題是指對政府的財政稅務收支是否合法、是否真實以及是否具有一定效益的審計,并且調查相應領導干部的職能是否恰到好處地完成。如今,我國的經濟審計制度已經逐步走上了制度化和規范化的道路,其原因顯而易見,因為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同時,還有我國改革開放、體制改革深入的原因。本人研究了地方政府經濟責任審計問題,做出如下探討。
關鍵詞:審計;政府經濟;監督制度
政府經濟責任審計問題必須被相關部門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因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經濟問題變得尤為重要。
1.政府經濟責任審計問題的內容
關于政府經濟責任審計問題應該將審計范圍擴大,包括有關政府部門的所有有關人員,將審計手段可以觸及到的領域和問題進行財務收支審計,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和重大的問題進行集中審計。在政府經濟責任審計內容中,包括了內部控制制度審計、政府財政財務審計和政府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審計與評價。為有效促進政府財政管理系統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努力達到其管理經營都有所成效的目的,并促使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內部控制制度審計對政府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對政府的經濟責任進行審計以及對政府的經濟效益進行審計,并在相互的監督審計與管理中共同促進。政府有關部門的內部管理系統是否符合法律和相應的管理制度也在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審計范圍之中。因此,審計部門必須有效運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和手段來保證自己所確立并運用的各種制度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貫徹和落實。
2.政府經濟責任審計的特點
經濟責任審計是對政府、對政府人員的審計,在有關人事部門的委托下,審計機關對人和事進行相應的審計。國家政府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的所有經濟職責問題是審計機關的審計對象,除此之外,國家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本身的性格特點和業績狀況以及責任的落實程度等等都在審計的范圍之中。因此,政府經濟責任審計的特點之一是審計對象的復雜與特殊。
經濟責任審計中,同樣具有多種評價的指標。除了對財務進行審計,還要對經濟效益進行審計。同樣的,除了對財務收支狀況的審計結果進行評估,還要對政府財政的支出后取得的效益進行審計評估。另外,不同的審計對象須有我們運用不同的審計指標,比如在一個政府部門里,處于不同的領導位置的領導人員需要用不同的指標來衡量,因為不同人員的職能不同,因此考核指標也不盡相同。
審計機關必須明白經濟責任審計必須很嚴肅認真來對待,因為審計問題它直接關系到了被審計部門和被審計人員的任免與職位升遷。甚至有的人為了避免被審計部門查出自己的職能缺陷或者是自己以前的過失而花重金賄賂,殊不知,這樣做更是讓審計部門抓住把柄,由此失去工作機會甚至是惹來牢獄之災。對于政府工作人員來說,經濟責任的審計是關系到自己的前途的大事,因此從來不敢掉以輕心。經濟責任的審計必須堅持原則,客觀公正,真正做到為人民辦實事,不能因為一己之私害天下之公。由上可知,在經濟責任審計中,風險性也是其特點之一。
3.政府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
為了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時候做到保質保量,合理合法,審計機關必須在審計之前就做好準備工作。審計機關必須就被審計部門的具體情況、被審計人員的具體情況和應該采取的審計方法進行仔細斟酌與研討,確定整體的審計方法,確保其科學性、可行性和合法性。由于審計的項目繁多,所以在進行經濟審計前,應該安排有關審計人員實行審計組制度,合理安排人手,同時在審計時,確保每個人參與審計的人都嚴格遵循審計制度,并嚴格按照各自的分工在預計時間內完成任務。另外,在審計工作開展之前,負責人還需要明確告知審計人員工作目標和審計對象,不為外物所誘惑,行得正,坐得端。
在明確了審計目標和審計對象之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在現有的審計資源中,進行需要的資料收集。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人的檔案資料和平常使用的財務報告和財務報表都應該是被收集資料的范圍。被審計單位的管理水平、經濟狀況和監督上存在的問題,被審計人員的性格分析,管理能力和家庭經濟狀況是審計機關應該操心的問題。審計方案的制訂必須是在各種研究工作都做好的基礎上完成,作為審計工作的具體安排和總的行動方針,審計工作必須在它的具體指導下進行。針對具體的審計方案,審計機關必須明確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和風險性,找準經濟審計的審計對象和審計目的,嚴格遵循審計的規章制度,把握審計的范圍和重點和內容。
最后審計工作完成之后,審計機關需要對審計結果進行統計評估然后編寫審計通知書。根據收集的資料,綜合審計的各種事項,根據審計依據,統計的審計的范圍和時間,在遵循審計經濟責任問題制度的基礎上,審計機關才可以順利和有原則地進行審計通知書的編寫。審計通知書完成之后,審計機關必須將該通知書送到被審計的政府部門,然后由政府機關確認文件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并鄭重做出相應的書面承諾,同時被審計的領導和政府部門也必須按時向審計機關提交述職報告。
在被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提交述職報告之后,接下來應該合理正確的對政府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進行評價。和進行審計工作一樣,進行審計評價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經過對特殊的審計數據和審計的經濟事項的研究,審計部門的評論機構必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的原則。同時,為了加強對政府經濟問題的管理與監督,要以審計機關提供的數據資料為依托,加上對政府領導人員的業績的考評,再綜合整個部門對人事的研究討論,才可以決定各個部門對人事的任免與升遷。
綜上所述,政府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需要注意很多問題,還要加強干部的監督工作。為了杜絕腐敗現象,審計制度必須進一步健全,審計評價結果必須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不允許存在私人因素。除此之外,黨風廉政建設也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居楊.地方政府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林業科技情報,2013,45(1):86-87.
[2]王曉霞,王萌,王文青等.經濟責任審計在現實中的運用[J].企業技術開發,2012(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