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勢下,國家審計工作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本文將簡要地提出國家審計的概念,并從一定的角度對我國國家審計的理論基礎以及制度功能進行研究,希望推進我國國家審計制度的改革,同時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意義上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國家審計;理論基礎;制度功能
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經濟實現了迅猛的發展,對上層建筑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上層建筑,審計制度不僅具有自然屬性,還具有社會屬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審計制度深受社會生產方式等的影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要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就要重視并有效地發揮國家審計的職能,不斷建立并完善審計監督機制。
1.國家審計的概念
國家審計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經濟監督活動,其審計主體是國家或者國家審計機關,其審計對象為國有企事業單位、國家金融機關、各級政府機構等的財政收支、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是一個對財務收支、財政收支的效益性、合法性以及真實性進行監督、審查以及評價的過程,是一種國家監督活動。
2.我國國家審計的理論基礎
分析我國國家審計不能孤立、抽象,思維方式要聯系、系統,將審計視為完整的系統,并將其置于一定的空間及時間內對其理論基礎進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國家審計存在的必要性,對國家審計的發展規律進行更加深入的探析。
2.1政治環境
審計工作的展開是以政治環境為基礎的,政治環境與審計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目前,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創造了優良的政治環境,為經濟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近年來,政府更加重視并積極的推進審計工作,反過來,審計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也服務于政府工作,為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我國,有關查處以及反腐敗的經濟案件越來越多,涉及的人員更加廣泛,涉及的金額數量急劇增加,審計在反腐倡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力地促進了廉政建設,不僅被政府肯定,還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好評。
2.2經濟環境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審計由此產生。審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經濟因素的深刻影響,并隨著經濟發展的情況產生發展和改革的變化。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審計也會產生不同的作用,作用的力度以及廣度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由于在計劃經濟末期,我國的國家審計才逐漸地形成,這一時期賦予了國家審計強烈的行政色彩,國家審計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也切實產生了很大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形成并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政府與企業的職能產生了新的變化,政府的工作重心開始淡化對企業的管理,轉移到企業運作環境的完善方面,國家審計工作重心也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發生轉移。
2.3法律環境
對于國家而言,不管是政治生活還是經濟生活,還是其他方面,其約束力量不僅來源于道德,還來源于極具針對性的相關法律法規。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地建立健全,法治社會開始形成并實現了較大的發展,無論是組織還是個人,都不得有任何的特權,其行為要遵守法律規定,一旦產生違法犯罪行為,都不得逃脫法律的制裁。審計人員及機關也是如此,必須在國家法制允許的范圍內開展審計工作。法律環境有利于利用法律手段指導和干預審計,促進國家審計工作的順利展開,也有利于保障依法審計人員的合法權益。我國的法律也對國家審計的范圍以及權限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明晰了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權限以及職責等,為執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據,有利于使審計機關和人員在自身的職權內開展審計工作。
3.我國國家審計的制度功能
3.1責任監督職能
作為我國的國家審計基本職能,責任監督職能在審計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反映了審計的本質。無論在哪一個時期,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責任監督都是審計的基本職能,然而必須要注意的是,這一項職能雖然重要卻并不唯一。國家一般是通過督促、監察以及審查等方式發揮責任監督職能,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的運行情況進行審計;對經濟責任者進行督促以及監察,確保其經濟責任的履行;除此以外,對于造成浪費和損失的行為進行稽查,對違反紀律和相關法律的行為進行揭露,同時查明存在弊端和錯誤的行為,謹慎的判斷存在缺陷的管理,另外,還應對這些行為相應的經濟責任進行追究。國家審計是以審核檢查通過為工作的重心,對被審計的經濟事項進行查明,并通過相關標準對審計單位經濟活動有效性、合法性以及真實性做出有關的結論。責任監督職能貫穿于依照法律對審計單位經濟活動進行檢查、評價和處理的整個過程中。
3.2責任鑒證職能
責任鑒證職能主要包括責任評價以及責任鑒證兩個部分。我國的國家審計的責任鑒證職能即通過檢查以及驗證被審計單位的經濟資料和會計報表等對其經營成果以及財務狀況的合法性、公允性以及真實性進行了解以服務于政府的職能,這項職能的有效發揮有利于社會公眾信服度的提高。我國國家審計的評價職能是指對被審計單位的計劃、方案以及預算等的可行性進行審核及檢查,確保經濟活動按照目標以及決策方案展開,以有效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不斷地發現并深入地挖掘存在的偏差,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通過有針對性的建議以及建議使被審計單位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經營管理,促使經濟效益的提高。
總之,除了責任監督職能以及責任鑒證職能外,我國國家審計的制度功能還包括了其他多種職能,本文就不進行贅述。
總結
總之,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經濟社會領域產生了更多的問題,我國國家審計工作要正確認識并重視這些問題,除了政治、經濟外,國家審計的性質和職能還深受文化、法律、意識以及道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開展國家審計工作的過程中,要對這些因素進行全面充分的考慮。
參考文獻:
[1]蔡春,蔡利.國家審計理論研究的新發展——基于國家治理視角的初步思考[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27(2):3-10,19.
[2]應淑香.我國國家審計模式的分析與探討[J].新財經,2010(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