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益是衡量人們活動有效性的一把標尺。平衡是指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保證各方利益,使事物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法律的設定也有利益與平衡,民商法保護個人最基本的利益訴求,行政法維護國家的最根本權益。而經濟法律則是對經濟領域中參與者的利益進行最基本的保護。本文旨在探討經濟法中的利益與平衡關系。首先,文章對經濟法律利益與平衡進行詳述,找出經濟法律中利益平衡點。最后,本文給出經濟法律如何尋求利益平衡。
關鍵詞:經濟法律;利益;平衡;關系
在我國,以經濟法為首的經濟法律在國家的各項事務中有著重要的位置。在當今社會中,如何保證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引起了法學界的重視。利益是法律實施主體的自身權利的標尺,平衡則是追求利益的均等關系。本文將詳細闡述經濟法律中的利益與平衡。
1.經濟法律的利益與平衡
經濟法律的利益的概念較為易于理解,人們在經濟活動中得到的“好處”即為利益。而平衡的概念更多的是的對各種利益進行的比較和選擇,特別是當各方利益發生沖突時,如何做出有效處理,均衡各方利益。平衡是法學中經常涉及的一個范疇,在探討法律領域中,利益的分配問題,權利與義務的配比問題時,平衡范疇是一種重要的依據和標準。筆者認為,經濟法律的利益與平衡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
(1)從利益平衡的定義角度出發。從利益平衡的定義角度出發,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應當注重經濟法律中實施主體的利益以及經濟法律調整內容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作為重點。對于市場經濟的參與者,也就是經濟法律保護的主體而言,他們的權利與義務是否對等,在經濟活動中受到非法損害時,是否能夠得到應有的補償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利益平衡問題。
(2)從法律制定到實施的過程出發。法律從制定到實施的過程分為立法、司法和執法。在立法過程中,立法機關要重點做好經濟法律中權利與義務的利益平衡關系,如果在立法過程中,權利與義務的利益配比不能達到平衡,那么在司法和執法的過程中,經濟法律的利益與平衡就無從談起。至于經濟法律中利益平衡的“度”,是一個根據社會基本經濟環境,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
2.經濟法律中的利益平衡點
經濟法律中利益平衡點就是經濟法律中確定利益平衡關系的“度”。在經濟法律的制定過程中,如何保證經濟法律中利益平衡,關鍵看如何確定利益平衡點。因此,在整個法學界,包括經濟法律在內,利益平衡點的確定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根據前人研究,筆者認為,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點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找尋:
(1)應當從經濟活動的實際中找尋。經濟法律約束市場經濟活動,也就是保證經濟行為主體的根本利益。經濟法律的制定,包括經濟利益平衡點的制定都是為了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證主體利益。因此,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點應當從經濟活動的實際中尋找。經濟活動直接反映了參與主體的利益訴求,只有充分認清經濟活動中,參與主體的利益訴求,才能真正找到確保經濟活動長期繁榮昌盛的利益平衡點。
(2)應當從利益的追溯中確定。利益永遠是經濟活動的最根本目的。利益追溯的規范和約束也是經濟法律的最根本目的。利益平衡分配是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根本條件。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點應當與市場經濟中的利益訴求保持一致。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點是市場經濟利益的法律表現。
(3)應當符合時代要求和客觀實際。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點不是一成不變的。應當隨著時間、空間、政策、主體等活動不斷的發生變化。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處在計劃經濟階段,經濟活動中的利益以服從國家的利益安排為主。而21世紀,我國進入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點更應當注重經濟活動中每一個主體的利益。充分發揮法律的作用,使每一個主體都能得到最基本的利益保證,實現權力與義務的平衡。
3.如何追求經濟法律利益平衡
經濟法律的利益與平衡關系與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利益關系緊密關聯。因此,如何找到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點,實現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就必須要在充分認識當前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基本利益分配的基礎上實施。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以公平、自由、效率、可持續發展為最根本的目標,因此在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的追求過程中,也不能脫離這些基本要求。筆者認為有以下三點:
(1)立法部門要充分考慮利益平衡實際。立法部門握有建立健全法律的權利。經濟活動中所有行為的法律規范都出自立法部門。因此立法部門要在充分考慮當前市場經濟實際的情況下,綜合各方因素制定符合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的法律。
(2)執法部門要全面反饋經濟法律的不足。經濟法律的實施過程中,執法部門要及時找出法律制定與事實相悖,或者偏頗之處。這樣,執法的過程就成為了糾正經濟法律不足的重要環節。執法過程中,執法部門發現法律中不符合經濟法律利益平衡標準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立法部門。
(3)經濟活動主體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經濟活動的主體是經濟法律的主要規范對象,也是整個經濟活動中的利益訴求主體。因此,經濟活動主體能夠最深刻的感知到經濟活動中的利益分配不均等問題,特別是經濟法律的利益平衡問題。經濟活動主體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對經濟法律中的利益不平衡問題及時反饋。
小結
經濟法律的利益與平衡問題,是經濟法律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基本問題之一。經濟法律的利益和平衡關系的確定就是找到經濟法律中利益平衡點的問題。要想確定利益平衡點,就要在經濟法律的立法、執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各自權限,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接受經濟活動主體的監督。
參考文獻:
[1]戴維·M·沃克.牛津法律大辭典[Z].北京社會與科技發展研究所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454.
[2]張文顯.法理學(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68.
[3]羅斯科龐德.法理學(第3卷)[M].廖德宇譯.法律出版社,2007.291.
[4]郭道暉.論法理中的利益分配與調節[J].湘潭大學法學院編.湘江法律評論(第2卷)[C].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2.
[5]陳興良.社會危害性理論[J].中國法學,200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