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餐在外國人眼中,和中餐是不分伯仲的。泰餐與中餐相比,不單單是色彩紛呈,味道酸辣,最大的區別還是泰餐的用料要更精致、更天然。
就在不久前的一次酒會上,鄰座一個在比利時生活多年的海歸博導和我探討眼前的一道咖喱雞,這泰餐還算是正宗!隨后,熱衷泰餐的他又給我上課:泰餐精致繁復,幾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比如泰廚會把雞翅膀上的精肉掏出,只留如膠似漆的皮,再把入了味兒的餡料藏進去,做成美味。他說:泰餐在外國人眼中,和中餐是不分伯仲的。
經他這么一說,我頻頻點頭,并想起過去曾遇到的一個美國老板,記得那時每到中國,他總是選一家高檔泰餐館去“咪西咪西”,當時我還很納悶,為什么不吃北京的那些宮廷御膳或烤鴨什么的,卻對泰餐情有獨鐘?今天,聽君一席言,才恍然大悟。之后,我突然想起用營養眼光來衡量泰餐,經過認真地專業分析,結論也讓我喜出望外:原來泰餐這么好!
看過一部電影《青木瓜之味》,很美,真的像泰餐里的那道青木瓜沙拉,新鮮、青澀、恬靜,給人無限享受。
泰餐的美和營養,來自它的色彩紛呈。
淡綠色的青木瓜,口感獨特,內合豐富的木瓜酵素、木瓜蛋白酶、凝乳蛋白酶、胡蘿卜素和17種氨基酸及多種營養素,是一種營養豐富、百益而無一害的“果之珍品”,最近還發現它的抗癌作用也很不一般。
深青色的青檸檬,泰餐里酸味的主要來源,味香不苦,還可以降血脂、降血壓、美容,是減鹽的獨門秘籍!
泰餐里的黃色來自咖喱,很多人只知道咖喱好吃,卻不知咖喱中的姜黃成分是一味中藥——郁金的塊根,不僅可以降脂、抗氧化,而且有防老年斑、防阿爾茨海默病,以及防癌的功效。另外,在解酒方面也非常有效,尤其是酒前食用,可以保肝,還增長酒量。所以,在日本,很多家庭主婦在家中都常備咖喱給天天出去喝酒的男人。
紅色的有張牙舞爪的蝦蟹,“咖喱蟹”“酸辣蝦”都有誘人的顏色。海鮮是泰餐的特長,而蝦蟹殼中的蝦紅素本身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抗氧化劑,對心血管有益。泰餐烹飪時使用的泰椒,大都以鮮辣椒為主,這樣可以充分保留維生素C。
泰餐與中餐相比,不單單是色彩紛呈,味道酸辣,最大的區別還是泰餐的用料要更精致,更天然。比如在泰餐中就絕不會見到醋的成分,取而代之的是青檸;也見不到醬油或是鹽,而清淡的泰餐中的成味都是由氨基酸含量豐富的魚露帶來的;而其他的香料,比如金不換、椰漿,它們除了是香料之外,另外一個身份就是藥材。而且,泰餐原料上使用大量的蔬菜、魚、檸檬和大蒜,烹調方法上也多以蒸為主,所以泰餐在美味之外,更有健康的食療功效。難怪有國外營養專家評價“泰餐”為世界第一健康飲食。
除了美味與健康之外,又酸又辣的低能量泰餐也不會使人肥胖,這對我們這些尊重自己身體,講究飲食健康的人來說再合適不過。
在這次酒會上,因這位統計學博導的點撥,恍然:“泰餐,原來這么好!”記住,這可是營養學家和統計學家經過嚴肅的研究得出來的共同結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