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原陽縣人民醫院(453500)王超亞
規范門診用藥、加強門診處方用藥合理性,對減少患者用藥不良反應,提高疾病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抗生素臨床治療應用較廣、消耗量較大,我國為抗生素濫用較嚴重國家之一,約60%的藥物不良反應與抗生素相關,每年約8萬人因抗生素濫用死亡。因此,應規范使用抗生素,減少耐藥菌株產生、降低藥源性疾病、節約醫療成本。本研究選取我院門診193例抗生素處方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處方不合理用藥情況,并探討其改進對策。
1.1 一般資料 采用分層等比抽樣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門診抗生素處方2000例,處方樣本選取包含門診各個科室。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符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抗菌藥物專項治理活動方案》(2015年)及抗菌藥物說明書等要求,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對處方存在問題進行點評分析。由主管院長、醫務科科長、臨床科室主任、藥劑科主任等組成處方評定小組,采用三級點評法對門診抗生素處方進行點評,依照《全國抗菌藥物臨床使用專題整治活動方案》中抗菌藥物點評規范為點評重點,結合我院門診抗生素排名前10類藥品,并參照抗菌藥物說明書等,采用Excel電子表格對所選門診抗菌藥物處方中不規范、用藥不適宜、超常處方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處方點評內容主要包括藥物使用是否滿足其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聯合用藥是否符合用藥指征,中西醫聯合用藥是否滿足辨證施治原則,分析門診處方藥品用法、用量是否符合病癥需求。用藥過程中是否滿足用藥經濟性,聘請專家對點評結果進行核對,提高點評準確性。
1.3 觀察指標 分析我院抗生素不合理處方情況,主要包括:無指征用藥、重復用藥、臨床診斷書寫不全、聯合用藥不當、用法用量不當、適應癥不符合。
我院抗生素不合理處方情況分析,2000例門診抗生素處方中,存在193例用藥不合理處方,發生率為9.65%,其中適應癥不符合占5.30%,用法用量不當占2.40%,聯合用藥不當占0.95%,臨床診斷書寫不全占0.30%,重復用藥、無指征用藥各占0.35%。
抗生素廣泛應用于預防、治療感染性疾病,隨著醫療技術水平提高,抗菌藥物種類逐漸增加,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情況也隨之增多。據統計,全世界約50%抗生素存在濫用現象,中國抗生素濫用比例達80%,不但延誤患者病情、增加不良反應,還加重患者經濟負擔[1]。因此,醫療機構必須強化抗生素應用管理。衛生醫療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要求,抗菌藥物處方點評應作為抗菌藥物專項整治重要內容,通過對不合理處方進行有效干預,以加強抗菌藥物使用合理性。
本研究對我院門診193例抗生素不合理處方進行點評分析,結果顯示,2000例門診抗生素處方中,存在193例用藥不合理處方,發生率為9.65%,其中適應癥不符合占5.30%,用法用量不當占2.40%,聯合用藥不當占0.95%,臨床診斷書寫不全占0.30%,重復用藥、無指征用藥各占0.35%。針對抗生素不合理處方點評分析結果,應提出相應改進對策。針對聯合用藥不當、重復用藥、無指征用藥,醫務科需加強醫師培訓考核,督促臨床醫師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熟練掌握各類抗菌藥物相關知識,充分了解藥代動力學特點,保證合理用藥[2];針對用藥適應癥不符合,醫師需結合患者體征變化、生化檢查結果、臨床表現等對癥用藥;針對用法用量不當,醫師應依據電子處方,遵守填寫標準,降低人為錯誤率,藥房藥師發放藥物時需嚴格審核,對錯誤處方及時糾正;醫院依照每月門診科室用藥點評結果,給予懲戒,加強門診醫師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重視度,同時進行醫德醫風教育,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
綜上可知,通過對我院門診193例抗生素不合理處方點評分析及改進對策探討,可強化門診醫師合理應用抗生素理念,為抗生素藥物合理應用奠定基礎。